誰誤了我們的青春期?

 

自由時報 2010.07.28 ◎ 呂政達

 

受到畢業生投入職場的影響,主計處公布六月份失業率微升到五.一六七%,隨著政府幾項美化粉飾年輕失業率的補助陸續結束,也勢必將回歸到「高學歷高失業率」的現象。

 

有學者在《中時》為文指出,目前偏高的青年失業率代表的是該有的過渡現象,當青春期過後,就業與勞動參與都將步入正常的軌道。其實,這樣樂觀的論調,忽視了高等教育、勞動政策和工作供需三重長期失衡下,台灣畢業生的迷茫青春期是延長了,而非只是樂觀的過渡。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確曾在《青年路德》一書裡,提出「青春期是生涯懸盪期」的理論,許多偉人如馬丁路德、蕭伯納在年輕時利用這段人生的空白探索、尋找興趣,以及對生涯的熱情。然而,台灣的大學生若在學業告一段落後才進入空白期,卻連基本的興趣和熱情皆付諸茫然,其實只是生涯教育的挫敗。

 

教育當然不能僅是就業的先修班,然而,就業率回過頭,已成為台灣大專院校評量成敗的具體指標。就業不易,美好的青春為錯誤的教育政策所誤,台灣年輕人被迫進入懸盪的空白期,而不是像五○年代末美國嬉皮文化那般的主動選擇,當然,我們就無法期待這群人在中年後,會自動成為社會的中堅份子。(作者為大學心理學講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