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征戰學測辛酸路/孩子後段班 父母同受罪

【聯合報╱吳芯/教(彰縣員林)】

2010.01.31 04:44 am

又是考季,多少學子背負著家人的期望趕赴考場,對多數人來說,考前考後所承受的壓力,似乎都很難如專家所說輕鬆以對。

在陪兩個孩子考場征戰的那幾年,現在想起來,真的是血淚斑斑,不堪回首。幾年來,我一直在調整自己面對朋友詢問孩子念哪裡的態度,或許他們是出於關心,卻毫無疑問的會偷偷在心裡給我這個家長打分數。

因孩子成績居後段,當時面對這樣結果,我總是忙著解釋孩子的考運差,或是自承孩子實力不夠。現在我則會自我解嘲:「誰叫孩子的父母,沒有遺傳給他好的資質。」

從前大學錄取率低,上得了大學,人人稱羨;上不了大學,得另謀出路,反正又不是大家都適合讀大學。可是,當錄取率高得嚇人,且家長們都把讀大學當作理所當然時,就不再只是上榜與落榜者,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差別而已,上榜的,一樣也在發愁。

考上國立一定比私立的好,國立的還一定要台、清、交、成才算好;同樣考上醫學系,非T大不念的大有人在。有個朋友的孩子上了中部某國立大學,她鬱悶不已,理由是以孩子資優班實力,他應可上更好的學校。當然上了好學校還不夠,得選對未來有出路又好賺錢的科系才行。於是矢志重考的頂尖學生越來越多,升學壓力不減反增,至於成績不佳的孩子們,好不容易拚到一間學校可念,卻被萬夫所指,說他們會拖垮大學生的素質。

試問,進入多元的社會,我們的多元觀念建立好了嗎?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遺毒,讓無心戀棧書本的後段班學子抬不起頭,除非他再拚個國立碩士或博士,他的努力才能讓大家看得見,否則他的父母勢必得低聲下氣,隨時接受別人的詢問和評比。

我常自我惕厲,人生本來就是一場馬拉松,不應只看孩子目前的短跑成績,至少還慶幸孩子沒有做出社會不容的情事。但是,如果社會能再開闊些,大家的價值取向能再多元一點,孩子的未來是否將更精彩!更寬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