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等教育需要什麼樣的學生? 

  繁星放榜了!在此也要恭喜他/她們,踏上了人生新的歷程。然以臺灣高等教育發展至今如此普及而言,對於國家理當是件好事。但近來卻有許多教授及企業主顯然不同意這樣的看法。不過,我們是否也該反過來想想,為何高中所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滿足大學的需求。且有論者認為,開放大陸學生來台,才能提升學生的競爭力《為何該開放陸生來台(包淳亮)》。

     假若考試成為唯一的,或者是決定性的入學標準,則學子們大概也永遠擺脫不了從國中到研究所、公職、國營事業的補習文化。若我們默認了補習文化的存在,則是否意昧著根本無須將教育資源投注在這麼多的大學身上。因此,若大學所教授的知識,學生無法受用時;若學生最後還是只能選擇進補習班或通過公職、國營企業考試時;若大學將『培養通過國家考試的能力』作為教學目標時;又若大學將『公職/研究所的榜單』作為辦學績效的指標時,則大學存在的價值是否應當被澈底地審視一番呢?

     追根究底而言,僅當大家不再盲目地追求分數後,弱化『考試』的決定性功能,中學教育才有機會往正確的方向前進。但這在目前的臺灣裡似乎不是個很切實的問題,反而等到錄取進來後,才再抱怨學生一點獨立思考能力都沒有,只是等著將標準答案背起來。

  所以,我們誠摯地希望大學教育者多多考量自己的社會責任,多思考兩個問題。第一,現在錄取學生的方式是否恰當,大學該錄取什麼樣的學生。第二,大學現今的教育方式和內容是否能培養出符合大學教育期待的知識分子。

      此外,筆者建議宜以推甄申請作為大學入學的主要管道,交由學校自主決定合適的學生,指考則應予以廢除,同時也可藉此導正社會的價值觀。至於開不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其實跟提升學生競爭力一點關聯都沒有。只要我們的升學制度跟教學品質有所改善,健全學習環境,則一切都只是資源分配的問題。因此,在臺灣的整體教育環境尚未健全的此時,倉促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勢必是弊多於利。

      期盼大學在這裡面能扮演更積極的角色,畢竟大學教育者在這社會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也被認為有更高的能力。相信高等教育的改善,一定能帶領教育走出更好的前景。(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哲學與公共事務研究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