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失業率高漲 誰敢生小孩(劉競明)

2010年03月29日蘋果日報

日昨行政院院長吳敦義在高雄一場就業博覽會中,一名婦女衝來向其哭訴道:「找不到工作?」吳揆回應:「年底失業率若降不到5%以下,對不起國人!」

面臨即將簽訂的ECFA,很多年輕人都憂慮,究竟簽了之後會不會「綁死」台灣的經濟與貿易發展?中國的「讓利說」?又會「讓」到何種程度?讓到何時?偏偏此時內政部次長簡太郎又拋出另一驚悚議題:「為了促進生育率,就算『未婚生子』亦可!」接著旁邊的一些媒體馬上就陪著應和文,認為生小孩生6個才可「夫妻甜蜜蜜、子孫一袋袋(代代)」。其實筆者是婦產科醫師在醫院門診裡,看到的卻不是如此。應該多生小孩的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中產階級健康夫婦,反而怕將來小孩的撫養及教育費用高;常常生了一或二個小孩之後就自然節育。


反倒是一些族群,瞌藥、吸菸、不重視產檢與避孕,中低收入戶或本身條件極差:譬如有先天性心臟病、嚴重肥胖及糖尿病或地中海貧血或根本不知自己懷有畸形胎兒的婦女,才根本不知避孕及節育,反而因此生下一大堆「父不詳」、「先天畸形」、「可能智障」或其生身父母根本不想負養育責任之「非婚生子女」?此種不考慮台灣社會未來人口品質的「人口政策」?出自內政部次長之口實令人不敢苟同;筆者每天門診都要碰到來準備「人工流產」的夫婦,最多的答案也是養不起。

人口政策質重於量

這些夫婦似乎還有「自知之明」,假如遇到那些「敢生」、「亂生」、「不想養」、「不負責任」、毫無「優生」觀念的父母,要獎勵這些人生育,不如讓他們節育,不但可避免婦產科層出不窮的醫療糾紛─有些連超音波在產前「照」不出的先天畸形,都會被告;自己屬「高危險群」之孕婦卻不知節育及避孕,不小心懷胎後連醫師都會連帶擔心,可是萬一生產過程發生問題,醫師一樣被告。最慘的是在大醫院裡常常接到外面臨時轉來,根本從初始就應該避孕、節育、好好產檢的「高危險」妊娠病人,當然生出一大堆不健康的早產小孩。筆者想問內政部長的是:未來的台灣社會,若充斥一大群「先天不足」或「後天失調」的極可能之智障小孩,國家及社會能否負責認養得起,或提供足夠財力來補助這些弱勢家庭來撫養及教育這些孩子呢?

 
筆者認為,國家的人口政策應該是「重質不重量」,台灣的資源有限;過多的人口將會拖垮經濟,假如人口不足,未來自會擬定優勢人口族群的移入計劃,最要緊的是:要將國家有限的資源與財力,搞好經濟建設,拓展貿易及安定社會與降低失業率,才能鼓勵健康正常的夫婦想多生,養育小孩。婦產科今日會走向「少子化」之境界,實非醫界之「原罪」,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矣!大家身為男性同仁只有大力實踐「努力增產報國」,不論是「自己生」或「幫別人生」或如簡次長所云:「和『二奶』生」等,均都以增加生育率為己任,但是遺憾的是:「效果仍然有限」!也讓人感慨的是:生育,豈能靠嘴巴說說而已呢? 

 

作者為林口長庚醫院總院暨嘉義分院婦產部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