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牛吃豬 害慘地球(周晉澄)

2010年04月02日蘋果日報

2006年聯合國農糧組織發表畜產長陰影(Livestock’s Long Shadow)指出,畜產業產生與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如甲烷、氧化亞氮與二氧化碳等,佔了全球人類製造的18%,2009年11月《看守世界》雜誌進一步依畜產業直接與間接生產的資料更正為51%。

上述引用的生產資料,有很大的部分是跨行業使用的,應該要明確精算各領域的分配量,即其貢獻量不夠精確,有再修正的必要,也因此美國加州大學學者米特洛納指出,將氣候變遷歸咎於牛和豬是欠缺科學精確性,但是說減少肉品消費及生產,會對氣候帶來更不佳的影響,我則有很大的疑惑。

減少肉品消耗總量

過去30年來,世界肉品產量大約以5%的年增率成長,主要的增產是在開發中國家,約增加了三倍。儘管工業化國家的人均食肉量為開發中國家人民的三到四倍,但是開發中國家目前的產食量已超過世界肉品總量的一半,尤其是中國在過去20年來增加了一倍以上的消耗量。如果持續以這個速度增長,工業化畜產工廠與飼養動物的玉米與牧草作地,將不斷的增加,而且會落在過去人口稀少但林木茂盛之處。如此,將使原來是儲存碳的自然森林與草原被釋出開發使用,加速溫室氣體的產生與釋放,改變了地球動植物碳循環的規律。

少吃肉、騎單車、少消費是阻止地球快速暖化的重要法門。台灣人愛吃肉,每年每人食用畜產肉品約77公斤,與多數歐美國家相當,而遠高於日韓等國,然而在穀類與蔬菜食用上則低於上述國家。考量動物性蛋白質的需求不可以完全偏廢,可以調整食物的量與種類,減少肉品的消耗總量,尤其是紅肉的食用。地球暖化會增加蟲媒疾病的發生與傳播,尤其異常氣候引發洪氾後,會造成牧場沖刷與廢水浸漬,破壞了原已建立的自主防禦管理系統,引入了新興傳染病與造成再現性疾病的盛行,近年不斷有過去罕見的惡性人畜共通傳染病出現,其造成跨領域的盛行與傳播,可能與此有關。台灣在八八水災後,局部亦有疾病的分布與再流行,因此畜產基地是否適合飼養、疾病如何防禦,均需要跨領域共同思考。

台灣要多鼓勵使用輔助營養補給及新的混和飼料,增進飼料蛋白的消化,減少甲烷的排放,減少溫室氣體的增量;畜產動物糞肥處理消化所產生的沼氣要進一步的回收利用,所轉化的能量可以做為能源供給使用,甲烷經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但其暖化潛勢僅為甲烷的25至50分之一,對環境而言是相對較友善,不過多數農民不善此道,政府曾有努力但效果亦不佳,建議以集中處理方式,請專業人員協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畜產朝精緻化發展

基於台灣安全存糧與環境保護考量,畜產業要考慮改變大量集約生產方式,朝精緻化發展而降低飼養密度,除了減少緊迫導致疫病發生的頻率外,亦可避免高傳染性動物疾病爆發,引發大量動物死亡與損失。尤其要開創自有品牌,依優良方式飼養、不要亂添加藥物,建立國人對自有產品的信心。雖然肉品需求降低,但有台灣自產安全衛生的肉品可以選擇,藉此擺脫畜產強國強行輸入之工業化肉品及其可能帶來的疫病,如狂牛症的困擾,且由於有自我產銷的適度供應,農牧畜產仍然可以保有快樂的願景。

作者為台灣大學獸醫學系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