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幫落後的小朋友

自由時報 2010.04.03 ◎ 曾世杰 

教育部同意各縣市自行辦理國小的學力普測,教師和家長團體強力反彈。 

學力測驗經常被妖魔化,反對者認為它會加重孩子的考試負荷、會造成以考試領導教學、會使學生沒有創意等,這些說法在台灣是不是對的?仍有待實證研究的檢驗。但至少我們看到,美國不但不排斥,反而強調要做學力普測。 

台灣的情況當然和美國不同,台灣許多中產家庭的孩子唸書考試的時間超過美國孩子太多,但是,反對學力測驗的人士也要想想各地方的差異─各縣市間兒童的學力程度是有天壤之別的。 

以台東、花蓮的國語文學力為例,研究指出,兩縣國中三年級的弱讀學生,其平均識字量不到全國小三的平均值;而且學力低落的兒童,普遍分散在各個學校,教育行政部門努力的重點,就是要把錢用在刀口上,讓需要幫忙的學生、老師及學校,得到較多的資源解決問題。這時,學力普測的重要性就不可忽視了。例如,若能用一個三十分鐘不到的測驗,找到全縣哪些學校的哪些一年級小朋友沒有學會注音,以確定各校需要的補救教學經費,我看不出這樣做有什麼不好。 

學力測驗有其診斷的功能,它可以非常有效率的找到需要支援的學生或老師,它也可以做為「補救介入」是否有效果的良好指標,教師及家長團體反過來要求教育部強制各縣市不准辦理普測,這是因噎廢食的。 

(作者為台東大學教授;永齡希望小學教學研發中心主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