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等公民論(李拓梓)

2010年04月06日蘋果日報

你能想像台灣未來會分成「五等公民」嗎?這個可怕的夢魘就要在馬政府為因應五都升格推出的「財政收支劃分法」和「公債法」通過之後發生。未來第一等的居民維持原狀,是台北市人、第二等居民是其他直轄市居民,第三等人是工商大縣居民,第四等人是有特別發展條例的東部和離島民眾,最慘的是中南部農業縣市的第五等人,沒有特別條例保障,也分不到什麼統籌款,只能靠政府接濟過活。這和當初訂定財劃法是為了解決各縣市貧富不均,以尋求妥善公平的財政安排機制精神,顯然是相互違背的。

為了要讓五都的新財劃版本過關,財政部規劃出一套人人增加的試算,並且洋洋得意於餅的擴大可以使人人有獎。但仔細觀察財政部的試算規模,大概有幾個問題,第一,比起2008 年因應台北縣升格而討論出的各縣市「六四共識」,這次的實質內容大幅縮水。第二,公式或許遠比過去的比例要科學,但各縣市對於公式怎麼制定的想法顯然不太一致,是否要將農牧人口列入?或者工業產值才是關鍵,各縣市沒有共識。第三,各縣市之間仍會有分配的排擠效應,未來在立法院的討論中,各縣市可能會因為產業型態而先刀光血影一輪。

沒有考慮財政規模

除此,新版財劃法的試算基礎,也沒有考慮到財政規模的問題。未來可能升格的直轄市,人員與開支會大幅的增加,但現行的試算卻沒有注意到這個。

以現有財政規模作為計算基礎,不僅讓原有直轄市本來可分得較多,亦未考慮其他縣市學校、醫院及其他公務設施基礎是否已被滿足;反而因為他們的設施沒有被滿足,而以為他們的需求很低,需要用的錢很少,這是本末倒置。這種規劃就好像大哥哥要買摩托車交女朋友,所以需要用比較多錢;而小弟弟年紀還小,不需要用錢;結果小弟弟要讀書或者買奶粉的錢,也都被財政部這位不公平的爸爸拿去給大哥哥買時髦玩意了。

財政部顯然沒有考量到,未來縣市合併升格者,財政規模必然不會是現有基礎的相加,而應該會更大,不然升格所為何事?

面對統籌分配款可能引起的問題,行政院的解決措施也很荒謬,他們想要修改公債法放寬債限,讓各縣市預算不足之處可以靠舉債解決。

事實上,依照審計部評估,台灣的隱藏式債務早就已經達到15兆元的規模,甚至超過年度GNP規模,比起國際媒體嘲笑的債務「金豬四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政府實際的財政赤字飆高,有智之士莫不搖頭的當下,行政院解決各縣市統籌分配款不足的方式,竟然是無條件的解除債限,就像濫發現金卡債留子孫,一點世代正義的觀念都沒有。會訂定這樣的五都升格配套措施,就可以看出李述德平常在家都很少看電視,信用卡廣告最後那句「謹慎理財、信用至上」對他來講,猶如耳邊風。

作者為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究專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