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早收對台灣經濟的影響(顧瑩華)

 

2010年06月28日蘋果日報

由這次台灣爭取到的早收項目可以發現以傳統產業為主,高科技產業不多,主要是因為大多數高科技產品已是零關稅,而需課徵關稅且台灣出口金額大的項目(如面板),表示台灣具有競爭優勢,不會受東協加一太大的衝擊,因此不易爭取大陸先行降稅。

基本上,我們可以將台灣早收項目分成兩種類型,一類是相對資本密集的傳統產業,這些產業因為競爭力不弱,對陸的出口金額不小,但因遭受到東協加一的威脅,因此列入早收項目不僅可以幫這些產品保持在大陸市場的佔有率,同時也可以具有取代日、韓產品的功效,一舉兩得,如石化、機械、紡織中上游產品等。

另一類是相對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這些產業在大陸高關稅障礙下,出口大陸不易,因此目前我們看到這些產業出口金額非常小,如自行車及其零組件、汽車零組件、馬達、運動器材、不鏽鋼、鞋材、橡膠、醫療器材、小家電、光學儀器、玻璃纖維、視聽設備、電子管、電線電纜等。這些產品關稅大都在10%以上,台灣因具有技術上的優勢,若能透過大陸關稅減讓,大陸市場的商機是非常大的,政府可以利用ECFA早收降稅優勢,幫助這些廠商攻佔大陸市場,開創新的契機。

 

ECFA對台利多於弊

對台灣來說,若傳統產業可以透過兩岸ECFA早收的實施,開拓大陸廣大的內需市場,對台灣經濟發展是利多於弊。此可從以下幾個層面說明。

1.平衡產業結構。台灣過去20多年經濟發展太過依賴高科技產業,造成資源過度集中高科技產業且易受國際景氣影響,每逢全球經濟風暴時,台灣均受傷嚴重。若台灣能藉由大陸內需市場的開拓,將帶動傳統產業再生的機會,對台灣產業結構平衡會有很大的幫助。

2.平衡區域發展。台灣傳統產業,例如石化、紡織、機械、自行車、運動器材、鞋業等大都聚集在中南部地區。若能透過ECFA讓台灣傳統產業有重新發展的機會,對中南部區域的發展及就業機會的創造將有極大的幫助。

3.分散出口市場。台灣一直依賴歐美市場的出口,經濟表現深受歐美景氣影響。雖然目前對大陸市場(含香港)的出口已佔台灣總出口的40%,但這些出口絕大多數只是在大陸加工後再出口到歐美市場,並不是真正賣到大陸內需市場之用,這也是2008下半年、2009上半年,當歐美經濟衰退,中國經濟成長,但台灣對大陸出口卻大幅衰退的原因。中國大陸現在已是全球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台灣地理位置接近,又有兩岸ECFA的加持,台灣應該增加對大陸內需市場的銷售,分散出口市場。

4.增加就業機會。台灣目前失業率居高不下,高科技產業因屬資本及技術密集產業,對創造就業幫助不大,若能協助傳統產業開拓大陸內需市場,對國內就業機會的增加較有幫助,相對投資金額也小。不僅如此,傳統產業對一般勞工的僱用較多,可以解決部分結構性失業問題,對提升就業效果較大。

台灣的產業結構及企業的經營模式,若能透過ECFA早收的實施而發生實質的轉變,對台灣經濟的穩定成長、區域的平衡發展及就業機會的創造均將有非常大的助益,這也是政府簽署ECFA最大的目的及目標。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