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設5年500億 扶優兼導劣

 

【聯合報╱郭位/中研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學校長】

2010.07.05 01:53 am

 

教育部五年前啟動「邁向頂尖大學」計劃,撥款五百億新台幣。如今第一期的五年計劃即將完成,政府較早時表示,要把原定於今年六月底提交第二期計劃書的日程延至九月以後。雖然有傳聞透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第二期的預算在第一年可能減半。如此消息在教育界人士呼籲下,聽聞政府正在慎重考慮,即日宣布計劃如期進行。

 

發展當代教育,經費資源至關重要。五年五百億曾經被詬病為提升少數大學排名的藉口;其實是為加強教研投資、為社會進步的長遠規劃而舖路。台灣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教育投資在泛政治化下被攤薄了。五年五百億其實不算多。台灣高教界發展的瓶頸,在於現有的大學竟然多達一百六十餘所,令本已拮据的資源在薄弱之下更遭稀釋,致使過往政府對大學的政策拘泥於典型的「均貧」狀態,人人有飯吃,個個吃不飽;每所大學得到的資源因而大大少於香港與新加坡的大學。

 

台灣廣設大學。本意是效法美國,但學樣的結果是不像樣。美國青年進大學比今天在台灣的年輕人入大學困難,此外四年制大學的畢業率只約百分之五十,所以美國大學的畢業生大都具備基本的品質保證。台灣的大學門戶洞開,但大學精神欠奉,青少年進學容易,入學者更幾乎全數畢業。可惜的是,畢業生的平均素質因而降低;畢業生被大學與社會誤導,失卻信心,既浪費了人力資源,又辜負了社會的期待。

 

有人發現,執行五年五百億計劃中有大學將經費用來修路、整下水道或蓋學生宿舍,何來卓越可言?但是這恰恰再次反映出台灣的大學基礎設施普遍落後,又是一個均貧的佐證,說來令人汗顏。請記住,辦大學不像擺地攤,無須灌注資源,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教學研究也不是社會福利,參與者可以不計表現與重點,資源分配人人有份。此所以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如期進行的傳聞對台灣絕對是一大利多。否則大學過多是已經鑄成的一大錯誤,則經費縮小必是另一個錯誤。

 

科技是廿一世紀強大的生產力,此理至明。美國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每年獲得政府的經常資助原已高達十億美元;2009年美國遭遇金融海嘯,政府對它的投資不減反增,幾乎翻倍而達到十八億美元(折合新台幣逾五百億)。美利堅的國力強盛,非為無故。

 

日本的「Global COE」、韓國的「Brain Korea 21」、中國大陸的「985工程」與「千人計劃」,都對重點大學、重點學科投入巨額經費,以扶持優質教學研究和科技研發,其撥款有增無減。

 

台灣早期的成就,與重視教育關係重大。若要持續發展,不再滿足於小康之安,並且提升工業代工的層次,政府應當把每一會計年度的一百億撥款加倍並定為常規預算,如數編列。請將教研的資金編列作為對社會的投資,不必當做一般開支而斤斤計較。

 

當前台灣高教當局的要務之二,且從高教界導劣扶優著手,設立相關機制,促使表現不佳的大學收攤或合併;對教研兼優的重點大學,則應投入更多資源,大力扶持。經費的撥付也應及於科技以外的文、理、社會等各類學科的教研。

 

經費的分配經過第一期的經驗之後,應該朝向鼓勵卓越並以學科的表現為分配原則,未必以個別大學為分配的重心。如此斧正,不僅在於獎勵優質大學,更能提醒大眾資源稀少的事實,並能疏導辦學不佳或無力辦學的大學與其學生從事其他專業訓練、另闢廣闊的天地。其結果是社會全體進步,人人得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