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專家論壇-重新確定正體字的地位

 * 2009-12-28

* 旺報

* 【陳達弘】

  馬英九總統昨天出席第九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開幕典禮時,再度為正體漢字背書,強調語文決定文化,文化決定民族,為了保存世界上最優美、歷史最悠久的文字,他已責成行政院政務委員曾志朗推動申請正體漢字列為聯合國世界遺產。

  本文以「中華文化」為關懷核心與思考視域,論證並確定正體字在中華文化中所居之正統地位。所持理由如下:

  一、正體字體現中國文字之特性與造字原則

  中國文字特色與拼音文字不同,中國文字乃「一字一音,一音一義」之單音節文字。不同於簡體字企圖將漢字「表音化」,正體字恰恰體現了中國文字的獨特性與主體性。

  漢代許慎歸結漢字造字原則有六,是為六書。中國文字經歷了古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各種不同階段,皆體現了漢字「形、音、義」兼具的特色。正體字與中國古文字一脈相傳,繼承了這樣的特色,也體現了漢字造字原則。如「點」字,《說文》云:「小黑也,從黑,占聲。」而「黑」字,《說文》云:「北方色也,火所熏之色也。從炎,上出。」也就是說「點」字乃從黑義、占聲,但在簡體字中,卻簡化為「」,黑義的失落,也造成此字本義的不完整。

  至於簡體字的製作原則中有「草書楷畫」原則,或許有人認為,這也繼承了中國古文字「由繁入簡」的原則。然而,回歸書法藝術脈絡,其講求整體性的藝術之美,草書、行書筆畫的簡省乃隨上下左右文而調整,講究通篇文氣和美感,但「草書楷畫」原則並未把握這樣的精神,反而使之僵化,進而遺失漢字之美及其主體性。

  二、正體字作為中華文化之表徵

  因著漢字特色,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詩、詞、曲、賦、文等皆有高濃度的意義承載量。舉例來說,近體詩格律講究音韻、對仗,亦是立基於漢字特色。而古文之所以能夠精鍊,正導因於漢字「形、音、義」兼具之特性。正體字仍具備如斯精神,因而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表徵。就研究實際操作面而言,習用正體字在古籍閱讀上也無障礙,這證明了正體字乃中國古文字傳統的當代演化結果。

  反觀試圖表音化的簡體字,在文化、文學研究上已無法從「字」深入形、音、義的探究;閱讀古籍文獻時,還必須先克服「認字」問題,距離當中的美學層次又隔一層。因此我們可以發現,正體字在古、今、中、外,不論是工具使用或美學意義上,皆有其不可替代之地位。

  三、正體字於中國歷史上歷久不衰

  中國歷史五千年,文字隨著歷史發展,到了唐朝逐漸形成今日的正體字,隨後經歷了元、清兩代異族統治,正體字卻仍歷久不衰,不但沒有被蒙古文、滿文消滅,反而更成為異族認識中華文化的首要步驟。由此可知,正體字在中國歷史上的歷久彌新,主因其體現在造字原則,且為中華文化的表徵。

  簡體字在書寫使用上具有不容否認的便利性。但回歸許慎《說文解字序》中揭示文字的意義為「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將當代漢字置放文化脈絡中思考,可以理解正體字具備文化正統與文化功用,足以代表整體中華文化傳統與特色,亦可凝聚兩岸四地、海外華人圈之中華意識;在文化輸出上具有代表性與正當性。(作者為台灣環宇出版社社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