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失業 政府別幫倒忙
【聯合報╱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2010.10.13 02:45 am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美英三位學者共同獲得,獲獎原因是他們以搜尋成本分析市場供需的理論,有助於了解為何經濟政策與法令會影響就業率與薪資。在全球陷於「無就業景氣復甦」窘境的此刻,饒富意義。對近年來不斷以公共就業政策,來壓低失業率的台灣,更有寶貴啟示。
三位得獎者的理論重點在於強調,勞動市場的供需雙方無法完美遇合,亦即市場上許多公司有許多空缺職位卻等嘸人,而另一方面卻有不少失業人員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原因就在資訊不完整、當事人主觀考量、交通等等成本的存在,於是如何降低雙方的「搜尋成本」就成為關鍵,而市場中無時無刻都有失業存在就是常態,失業率決不可能為零,至少有所謂的「摩擦性失業」。所以問題就在:如何降低搜尋成本?而政府政策究竟會降低失業率或者反會讓失業率居高不下?
耐人尋味的是:以三位得獎者姓氏縮寫而成的「DMP」模式指出,市場買賣雙方資訊並不完整,要組成「天作之合」非常困難。結論是:失業福利較優厚的社會,通常失業率較高,勞動市場供需雙方相互搜尋的時間也比較長。
這樣的結果我們可用另一位經濟名家、曾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也曾是雷根總統首席經濟顧問費茲坦教授,在一九七八年提出的一篇討論「失業成本」觀念的短文來說明。他將失業成本分為「私人」和「社會」兩種,認為失業的私人成本如果低,將會導致高失業率;而此成本會低,乃因薪資所得稅高且失業津貼免稅,致私人較願享受閒暇或從事非市場工作行為,這也是美國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的主因,而且使原本只是短期失去工作者,也寧願賦閒在家領救濟金,而不願賺取差額不大的工資。
至於失業的淨社會成本,係指設法將失業者送回工作崗位去的潛在利益,以及政策所耗成本之間的差額。不幸的是,降低失業的政策會引發通貨膨脹,以政策來減低暫時性的失業是得不償失的。不過,如果是結構性的高失業,不有效解決,就可能演變成歐洲國家的「壓低失業」模式,即不經政府允許,廠商無權解雇工人,而失去工作的工人,也無權決定何時返回及回到那個工作崗位。更糟的是,長期高失業率更會迫使採用引發加速通膨的擴張性總體政策。如此,在勞動市場失去自由和加速通膨雙重壓力下,將使整個經濟蒙受重大損失,而結構性高失業最好是以稅收方法來解決。所以,費茲坦教授對失業保險或津貼,採取保留態度。這似乎也是前述DMP模式之結論。
如何縮短失業期間、如何降低搜尋成本,讓勞動市場更自由、競爭程度更大是較有效方法,政府救失業的政策則往往幫倒忙,甚至於培養一些懶人。本屆諾貝爾獎委員會遴選的三位經濟學獎得主,捎來的訊息,提供了可貴的啟示!
常見的工作搜尋系統
勞委會全國就業e網 eJob http://www.ejob.gov.tw/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事求人系統」http://web3.cpa.gov.tw/want03front/AP/WANTF0000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