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知己知彼 換工作…停看聽

【聯合報╱彭懷真/東海社工系主任(台中市)】

2010.02.13 04:02 am

最近收到許多昔日學生來信詢問「要不要換工作」,我也在考慮下一學年要不要繼續做系主任。趁著年假,該把這問題仔細想想。

今年經濟情勢與去年有明顯不同,就業市場提供較多的機會,二月號的哈佛商業評論有一專文「轉職五大敗筆」,該文歸納換工作的錯誤是:未做充分研究、把金錢看成最重要的考慮、只為了想離開現在的工作而不瞭解新的工作、高估自己對原單位的貢獻、未能看到自己在原單位五年之內的機會等。

轉職是大事,需對自己與就業狀況充分認識。但年節時,我們忙著與人互動、忙著旅遊、忙著吃喝玩樂,沒留多少時間在「知己知彼」上,去研究與思考換跑道。放完假,關於換工作大事,還是沒進展。

人際關係可以分好幾層,最熟悉的是「強連結」,如家人、親屬、要好的朋友等,這些人也是年假期間密切互動的對象。但有一項研究:工作的獲得與職位的晉升,透過強連結的不到六分之一,反而與「弱連結」密切有關。弱連結主要有三:一是家人、親屬、好友,二是昔日的老師、主管、同事、同學,三是因為宗教、興趣、政治立場相熟的同道、同好、同志。想換工作,過年期間應積極與他們互動。

換工作主要原因是工作累,又有很多挫折。這方面用些數學可以思考,大原則是弄清楚自己在生涯的那一個階段;小原則是考慮每天的節奏。每天廿四小時扣掉睡眠、吃飯等必要時間外,主要是工作與交通時間,大致用十六小時來計算。

在職場第一個十年有如春耕:八分之七,十四小時處理工作有關的事,每天允許兩個小時的不愉快。第二個十年有如夏耘:八分之六,十二個小時工作,其中一個半小時承受不愉快。第三個十年已是秋收:八分之五,十小時打拚,只忍受一小時的不愉快。第四個十年冬藏:八分之四,八小時努力,不快樂不能太多。

以我來說,五十幾歲的人已經是秋天了,若每天工作超過十二小時,或每天不快樂超過一小時,短期還可以撐,撐久了就勉強。

工作基本上是一種交換的過程,付出時間、體力、智慧等去交換,知己是分析自己要付出多少及能付出多少,更知道自己想換到什麼。年輕時,缺錢是常態,應該拿大量時間去換金錢;接下來,缺地位與影響力,基本上是拿體力換職位;生涯的秋天,時間更可貴,比頭銜更重要。年紀再大一些,健康居首位。

多數人換工作都因為討厭主管,工作要與人相處,主管只是其中之一,還有:更高的主管、常接觸的其他同事、部屬、秘書或助理、常打交道的客戶、合作單位等。如果這八種人際網絡有超過一半很難相處,該考慮換跑道,若只有少數人讓自己生氣,還可忍受。

最近最夯的問候語是「虎虎生風」,問題是要繼續在原單位虎虎生風還是另謀戰場創造新局,放假期間多想想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