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裡的科學教育
2010-07-30 中國時報 【黃俊儒】
每年的這一個時期,總是會有許多關於國際奧林匹亞科學競賽的相關報導,包括物理、化學、生物、數學等相關競賽,而不管名次上升或下降,台灣學生總是這類競賽中的領先集團。每年,鎂光燈也照例會焦注在幾位表現優異的資優生身上。
這些競賽的優異表現固然可喜,但諷刺的是,就在這些競賽捷報頻傳的同時,台灣社會卻也身陷在許多科技社會的爭議中。例如國光石化的建廠、台塑六輕的工安事故、科學園區的土地徵收…等。難道這些科學競賽上優異表現所體現的國民素質,無助於這些科學議題的解決嗎?
這裡的每件科技爭議都與「科學知識」高度相關。例如石化業中就牽涉了化學、物理、數學、機械、電機、環保…等知識,似乎也與奧林匹亞競賽中的「科學知識」很有關連性。如果比較其差異,可以說,前者是被置放在一個「實戰場」中的科學知識,後者則是一個「實驗室」裡的科學知識。
實戰場中的科學知識處於一個廣泛的社會文化脈絡中,需要接受其他知識、情境及價值觀的整合與挑戰,往往需要在「平衡點」與「最大公約數」上進行努力;實驗室中的科學知識,會伴隨著許多邊界條件的控制,較為純粹,卻也是許多科技發展的基礎。
這兩種知識都有其價值,只是對於一般大眾或是公民社會的發展而言,「實戰場」的知識或許更加重要與息息相關。但是我們的社會價值卻常常僅止於欽羨「實驗室」知識的光環,而在考試及升學主義的魔咒下,變調地將它轉化成另一種「溫室中的知識」。也就是除了服務考試的目的之外,它冰冷、去脈絡、無熱情、對社會無所謂…。至於實戰場的科學知識呢?徹頭徹尾,從來不在被關心與被討論範圍中。
台灣身處在一個小小的島上,卻承載了許多高耗能與高汙染的產業。也因此屢屢需要面對因為科學與科技發展所引發的爭議,社會也跟著需要不斷付出昂貴的代價。尤其是隨著產業型態的轉型、國際版圖的重組,台灣的產業發展勢必要在許多根本的衝突點上尋求解決。
原本這些科技社會爭議,理應是一般民眾藉以瞭解科學及科技發展的最佳素材,也是協助台灣社會面對科技爭議的重要憑藉。但是我們的社會在面對這些狀況時,不免考試歸考試,爭議歸爭議,似乎八竿子打不著。而我們也習慣這樣「精神分裂地」看待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教育,並且縱容政府與政治人物的各種反覆與立場不一。
以最近「國光石化設廠」的科技社會爭議來看,這一個議題以科學知識及科技發展為主體,往外牽涉了經濟政策、環保生態、公共安全、衛生健康…等問題,這是一個活生生的科學知識實戰場。在這一個實戰場中,我們的科學教育理應可以鼓勵學生思考石化工業帶給台灣的經濟產值與耗能比例合不合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間的平衡點應該設在哪裡?國家利益與土地情感間的關係該如何取捨?也可以進一步檢視,政治人物大聲疾呼的「節能省碳」政策是否在國光石化建廠的態度上自打嘴巴?號召大家愛護地球的全球暖化紀錄片,是否用同一標準檢驗大企業與大財團?
對於這些問題的反思,適可以鼓勵民眾對於公共議題的理解與參與,也才真正有機會面對這些層出不窮的科技社會爭議。只可惜,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中,我們的學生向來很少有這樣的思考機會。只有拒絕這種溫室中的科學教育,我們才有機會在科學資優生的光環之外,也看見、也關心這些「實戰場科學」背後的重要意義。
(作者為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