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學怎麼會不倒(吳書青)
2010年06月17日蘋果日報
學校難得請外面的人到校進行有趣的演講,我興沖沖跑去聽,卻發現裡面空無一人,我懊惱的回到住所,打開電腦,想了解到底發生什麼事,發現校內主辦單位把演講地點「又寫錯了」。
一次又一次,叫我如何相信這個大學不會倒?
學費高卻享低資源
一直念所謂的「好學校」,「習慣」享有最多最好的資源,在國外拿到博士學位,到台灣所謂「後段班」的大學教書。我以為自己可以為這個地方、為這群一直被教育放棄的學生做一些事,一次又一次,我的熱情慢慢被澆息,陷入「困獸之鬥」的窘境。
這是個惡性循環,一而再、再而三,台灣整個教育結構與社會環境造成M型化的資源分配不正義,對學生而言更是社會不正義,學生花了國立大學近2倍的學費,享有的資源卻是不到國立大學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甚至更少;學校行政人員不足,負荷量大,往往出現許多差錯;對老師而言,則是一連串的消耗,因為除了教學、研究,還要幫忙處理行政人員與助理的「不力」之處。
由於學校沒提供什麼資源,系上老師只能積極爭取國科會補助。即使拿到了國科會計劃經費,所有的「研究助理」充其量只能是「報帳助理」,我們沒有國立大學那麼「優秀」的學生可以幫教授做研究,因此自己「校長兼撞鐘」,經費還得給名目上的「撞鐘人」,這部分我們覺得尚可接受,因為這些經費可幫助學生完成學業。
大學M型化代價高
我們沒有「減授鐘點」制度,無法像國立大學教授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研究,反而卻是更多的行政與雜務工作。系上老師很有教學熱忱,許多老師甚至自掏腰包請人演講,希望可以帶給學生更多的東西,有時,學生也並不怎麼領情。
偶爾,與在國立大學任教的朋友聊天,那種「相對剝奪感」總是愈來愈深。我教學比你認真、研究不比你差,只因機會結構因素,我只能困在這裡,難以施展,儘管經常讓自己往正面想,讓自己重拾力量,遭遇到的問題,往往又把自己拉回原點;一些人卻因關係進入國立大學,有著用不完的資源,包括「可用的學生」,卻沒能做出什麼研究,某程度是浪費納稅人的錢。
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M型化大學現象,讓社會不正義的程度愈來愈深,未來將威脅到國家整體發展,其代價也是全民要共同承受的。
作者為私立大學助理教授、此處使用筆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