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 夢魘一場
2010-07-02 中國時報 【蔡璧煌】
這幾天天氣悶熱,許多莘莘學子揮汗參加指考,許多家長也頂著酷暑陪考。如此景象每年上演,但我們的教育內涵是不是趕得上時代,卻是到了該檢討省思的時候了。
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正處在典範轉移、價值重整的年代。政治上,兩次政黨輪替,「主權台灣」已成共識,庶民聲音蔚成主流,截然的藍綠之分已被效率、清廉的指標所稀釋;經濟上,「海島台灣」對「大陸中國」既依賴又設防,既充滿期待又探足不前,在資本主義世界分工體系之下,兩岸關係也深深影響人力布局;社會文化上,工作與生活界線逐漸模糊,強勢弱勢重新詮釋,公平與正義雖仍備受尊重卻似乎走向相對定義。而一向反應慢半拍的教育,則正在這波浪濤中摸索掙扎。
教育的決策出現太多政治的影子,講求教育中立或學生優先的黃金年代早就不再。立法院可以為陸生來台或學歷認證大打出手,波蘭學醫風波已經不僅是專業考量或學制差異,更多的是利益分配。五年五百億的大學頂尖計畫,可以在財政大餅擠壓下明年就開始減半。中小學的教學改革,也可以在十二年國教的美麗口號聲中把大量經費挹注在補助私校與公校的學費差額、技職學校建教合作及實用技能學程全面免學費、國小課後照顧及離島與原住民幼兒免學費就學等速食政策之上。
二十世紀國外教育社會學者眼中的「文憑病」(The Diploma Disease)目前正在台灣發生。當政府各部門卯足全力搶救失業的同時,勞委會的另一項統計卻發現:年初至今,電子、電機、工業工程等某些高科技產業的徵才媒合率僅有二○至四○%。換言之,目前台灣有近六十萬人找不到工作,卻也有很多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才,教育與就業之間正明顯供需失衡。教育政策決定者做夢也想不到,當年大量擴充高等教育以求製造文憑,而放棄由專科技職教育培養實用人才的堅持,眼前的台灣社會正嘗惡果。
而考試的框架正持續僵化學子們的思考。標準化測驗大行其道,標準答案是唯一的衡量指標。我們能否想像:國中基測五科二百五十題,想進第一志願學校的學生最多僅能錯三題!這樣緊張兮兮的考試,考出來的究竟是學習能力還是錙銖必較?這樣磨練出來的機械式反應到底為我們的未來二十年預示了什麼世代?
此外,教育也成了助長社會不公平的幫凶。富裕家庭的孩子請家教進補習班,遷好學區讀私校,連甄試入學資料也有專家代勞;課程及考試內容充滿中上階級的意識形態,上了公立大學不僅資源豐富而且學費低廉;貧寒的孩子連營養午餐都吃不起,進學雜費昂貴的私立大學,還要忍受標籤化的二度傷害。
傳統師範教育薰陶培養而以終身從事教育為職志的老師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修了速成教育學分強調學科專長的教書匠。於是,日常教學出現班級經營的失控,莊重授證的畢業典禮不再是學校生活最後的回憶與叮嚀,而是媚俗搞笑、迎合觀眾口味的電視節目的翻版。台大校長對教育成果與就業方向不成比例的慨嘆成了空谷足音。
眼前的台灣正是需要重新選擇價值取向的年代。政治考量是否應該釋放給教育專業一些空間?技職教育是否應該在經濟的務實衝擊中重新定位?家庭教育與親職社會教育是否應該在傳統學術偏見的扭轉後分配到足夠的教育資源?而教育決策者更需要遠見,需要如哲學家般的洞見,千萬不要讓「拒絕學校教育」(Deschooling Society)的社會悲觀論調成為台灣在二十一世紀的夢魘。
(作者為考試委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