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出沒注意>到民主之路(熊秉元)
2010年07月14日蘋果日報
在二十一世紀初,民主已經成為普世價值;可是,民主這兩個字的實質內涵,依然眾說紛紜。即使如此,具體的反映在制度上,直接選舉、定期改選和代議等,幾乎已經是民主的同義字。
對華人社會而言,台灣的民主發展過程崎嶇,但是已經有亮麗的成果。這個軌跡裡,有幾個關鍵的時刻,具有里程碑的含意。1949年內戰失利含意,國民政府渡海東遷,以台灣為復興基地;一方面戮力建設,一方面積極準備反攻大業。
1950年,通過「台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開始鄉鎮市長和民意代表的選舉。1987年,戒嚴終止,民眾可以自由組成政黨。1991年,在大陸選出的「國民大會代表」終於退職,中央民意機構全面改選。2000年,陳水扁以民進黨候選人身分,擊敗連戰和宋楚瑜,當選中華民國總統;這是華人幾千年歷史上,第一次透過和平選舉的方式,完成政黨輪替──陳水扁卸任後不久就身陷囹圄,也是前所未有!
2008年,馬英九贏得大選,國民黨重新執政,完成第二次政黨輪替。以投票選舉的方式決定政權歸屬,已經成為台灣民眾習以為常的運作模式。
相形之下,中國大陸的投票選舉,則是姍姍來遲。鄧小平南巡,確定了改革開放的路線,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政治領域裡的進展亦步亦趨。1989年,正式在農村基層開始,由村民直接投票選舉書記和村長;定時改選,開啟了地方自治的先河。
觀念上,由下而上,由基層往中央,確實是發展民主的穩健措施。村之上還有城鎮、縣市、省乃至於整個中國大陸,循序漸進、不疾不徐、穩紮穩打、水到自然渠成。然而,事實證明,在這條民主之路上,摸著石頭過河的作法卻是命運多蹇。原因很簡單,因為一開始就選錯了出發點!
在中國大陸的農村裡進行選舉,是新生事物。對於新生事物,自然是循過去的行為模式、風俗習慣和人際網絡來因應。因此,透過傳統社會裡繁複綿密的「關係」,動用人情關說拉票、買票賄選;威脅與利誘雙管齊下,文明和野蠻交互運用。不斷重複的場景,令人不得不疑慮困惑:難道這就是舉世頌揚的民主嗎?
中國民主應都市開始
其實,如果不是由農村開始,而是由都會區先試行推動;穩健成熟之後,再橫向縱向發展──水平的往城鎮農村推展,垂直的往上一層的省市中央推動──將會是很不一樣的景況。
原因也很簡單,都會區裡有一些特質,更利於選舉投票的作法:流動人口較多,人際網絡較鬆,教育水準較高,社會條件較好,民眾自主性較強,司法資源較豐饒等等;這些因素會使得賄賂買票困難,透過人情操縱或左右選舉不易。換句話說,支持一人一票和票票等值的條件,都會區要遠遠優於農村地區。以都會區為起點,民主的腳步將是明快平坦;以農村為起點,民主的步伐將是沉重曲折、充滿荊棘和坎坷。
由社會科學和旁觀者的角度著眼,兩相對照,取捨並不困難。然而,為何中國大陸會選擇一條崎嶇難行的民主之路呢?存在不一定合理,存在一定有原因。
兩點解釋,或許雖不中亦不遠矣:對於決策者而言,欠缺社會科學的相關知識;對於執政者而言,由農村開始影響小而風險低。兩個因素相互影響,結果就是漫漫長路。
海耶克的名言:「到奴役之路,是由善意所鋪成。」到民主之路,追根究柢,無關善意與否。然而,如果能多運用社會科學所累積的成果,多依恃其他社會所經歷的起伏,確實可以使民主之路變得容易和光明一些!
作者為台灣大學經濟系及研究所教授、山東大學客座教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