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傅斯年反對學校讀經說起 談台灣史上溯三國時代的爭議
自由時報 2010.09.15◎ 陳儀深
教育部公布的新高中歷史課綱引起的爭議之一,是台灣史宜否上溯至三國時代。參與其事的王曉波振振有辭舉出中研院院士凌純聲、郭廷以、曹永和三人認為是,而史明、柏楊認為不是,來「證明」其觀點可信。凌純聲是人類學者可以不論,創辦中研院近史所的郭廷以則有一本風行一時的《台灣史事概說》,書中對於《尚書》禹貢篇或《三國志》、《後漢書》中的夷洲傳說比較保留、存疑,但他認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可以作為夷洲就是台灣的「極有力的證據」。歷史學者曹永和,在一九七九年出版的《台灣早期歷史研究》中說:
隋書所記流求,其所指究為今日台灣,抑為今之琉球,數十年來中外學者聚訟紛紜,各持己見,至今仍時有爭論。隋書所載流求人習俗,顯與臨海水土志所記夷洲多有吻合,亦大可與今日台灣土著民族古習俗相印證,因此學者對此雖有爭論,而大多說隋代流求即今台灣。
可見曹先生當時的立場雖與郭廷以相近,但只以「大多說」含糊帶過。
應知,戒嚴時期形格勢禁,學術界誰敢公然割斷台灣與中國「自古以來」的連結?不過一九七一年二月出版的《台灣風物》,仍有一位「佚名」勇敢寫出〈郭著「台灣史事概說」摘評〉,文中說郭廷以「係一愛國史家,民族意識濃厚,所說牽強附會之處頗多」;目前在南部任教的林柏維,則在個人網站不客氣地批評郭廷以:混淆琉球、台灣、澎湖的歷史關係,是「把文學意境當成歷史想像」。個人認為,郭廷以台灣史觀的可議之處,還包括把鄭成功之驅走荷蘭人說成「光復」、「收復漢人已喪失的故有領土」,相對而言,著名的歷史學者楊雲萍曾引述施琅的話:「台灣一地,原屬化外,土番雜處,未入版圖也。」(〈靖海記事下卷〉)他強調鄭成功是「開台聖王」,不是「復台聖王」。
現在的問題是,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的台灣史,何必以充滿爭論的議題作為開端?另一位參與其事的學者竟然說:「不如把學術爭議擺上檯面,可使學生了解歷史問題的歧異性及多元性」。這讓我想到一九三五年傅斯年反對學校讀經的理由:「六經雖在專門家手中也是半懂不懂的東西,一旦拿來給兒童,教者不是混沌混過,便要自欺欺人。」胡適也附和說,古代的經典今日正在受到科學整理的時期,「在今日妄談讀經,或提倡中小學讀經,都是無知之談,不值得通人的一笑。」熟悉民國史的人都知道,從袁世凱的祭孔到廣東軍閥陳濟棠的提倡讀經,都立刻受到胡適這種自由知識份子的批判。
我的感慨是,馬政府邀請的學者專家若有認同中國的情懷,更應該想想傅斯年和胡適若復生於今日會怎麼想怎麼做,才不會引來「一蟹不如一蟹」的譏評。
(作者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