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社論-台灣經濟過度依賴三角貿易的隱憂

 

* 2010-05-22

* 工商時報

* 【本報訊】

 

 行政院主計處日前公布台灣經濟概況,看到這些數據讓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今年經濟有機會回升至6%以上,終於遠離世紀金融海嘯的陰霾;憂的是台灣近年經濟成長來自三角貿易的貢獻愈來愈大,令人擔心。

 

 依主計處這份最新的報告可以發現,台灣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高達13.3%創下近31年最高,比2月的預測高出4個百分點,而全年的經濟成長預測數,也由4.72%大幅上修至6.14%。包括府院高層看到這樣的資料都欣喜不已。持平而論,經濟成長率有這種水準的表現,是該高興一下,但在欣喜之餘,政府更應深入經濟指標的核心,去發掘台灣今天總體經濟所面臨的深層問題。

 

 依主計處所公布的統計,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所以會大幅修正,對外貿易表現優於預期是重要原因。此處所講對外貿易除了指商品出口大幅成長外,服務貿易裡的三角貿易淨收入(三角貿易收入減支出)較去年同季巨增一倍更是重要原因。事實上,台灣的三角貿易淨收入已由2001年的68億美元倍增至2007年的158億美元,去年雖受金融海嘯衝擊,但仍有132億美元的水準,今年首季又呈倍數升高。以這一情勢研判,三角貿易長期走高,已成必然趨勢。

 

 所謂三角貿易是指「國內接單、海外生產出貨」的貿易型態,早年並不盛行,惟近年隨著中國崛起,各國生產線絡繹移往中國大陸,使得三角貿易日趨普遍,其中台灣因有地利之便,外移情況尤為明顯。2000年台灣製造業的「國內接單,海外生產」比率僅 13%,最近已升逾50%。隨著這些年生產線外移,如今許多國內大企業已紛紛轉型為運籌中心。

 

 大企業成了運籌中心,對台灣經濟究竟有何影響?從收入來看,大企業雖移走了生產線,但透過接單運籌,依舊能創造可觀的三角貿易收入。依據 2006年的工商普查結果,台灣製造業的三角貿易收入占營收的比重已達25.2%,其中電腦、電子產品製造業更高達70.7%,顯示三角貿易已成為主導國內經濟成長的重要動能。

 

 如此看來,台灣因生產線外移,在商品出口失去的收入,經由三角貿易收入又補了回來。三角貿易雖可彌補因產業外移所失去的GDP,但是若從就業面來看,情況就沒有這麼樂觀了。因為生產線外移所失去的工作機會,並不可能經由三角貿易補回來。一般而言,企業一旦成了運籌中心或營運總部,是創造不了多少就業機會的,依主計處統計,鴻海、華碩、佳世達、廣達、仁寶這五家大企業2006年在國內總共僱用了2萬3千人,相較於國內企業總僱用人數637萬人,顯得微不足道。

 

 由此可知,運籌中心-海外生產-三角貿易這樣的發展型態,勢將衍生出許多總體經濟問題。短期而言,運籌中心-海外生產-三角貿易的發展型態雖有助於GDP的成長,但長期而言,隨著就業不足、所得停滯,終將影響民眾消費的意願,而一旦占GDP達六成的民間消費起不來,台灣經濟又豈能維持長期穩定的成長?

 

 其實,不待來年,近幾年隨著海外生產、三角貿易走高,其負面效應已漸顯現,包括結構性失業、財富集中、民間消費停滯等病灶都已露端倪,例如:五等分位家庭所得差距十年間已由6.5倍升至7.7倍,幸賴政府發放各式津貼才得以讓所得差距維持在6.0倍的水準;而民間消費近五年平均年增率竟只有1.3%,比起十年前5%到6%的高成長,已有天壤之別。至於結構性失業、隱藏性失業之高,更已非十年前所可比擬。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日前走馬上任時表示:「總體經濟的目標除了追求經濟成長之外,也應該追求就業的增加、物價的穩定及所得分配的均衡。」我們認為這是極正確的看法,因為GDP想維持長期穩定成長,便不能忽略分配的問題。從1930年美國大蕭條的經驗可以明白,一個失衡的分配終將導致經濟停滯甚至陷入衰退、蕭條的困境,過去如此,未來當然不會例外。

 

 三角貿易推升了當前台灣的經濟成長,但也推升了台灣所得分配、結構性失業及長期經濟成長的隱憂,這個事實明確擺在眼前。我們希望馬政府在欣喜於經濟成長率達到「六三三」的承諾之際,更應朝乾夕惕,正視三角貿易所潛藏的長期經濟失衡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parccu 的頭像
    pparccu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 哲學與公共事務研究室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Research Group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