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il spill isn't Obama's Katrina

華盛頓郵報, June 15, 2010; A15

作者 Anne Applebaum

編譯 黃名妤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哲學與公共事務研究室成員

原文位址: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10/06/14/AR2010061404432.html

 

        墨西哥的海灣中,黑油正不停湧入海洋,不僅覆蓋在海鳥的翅膀上、毒害水中生物,甚至讓佛羅里達雪白的沙灘佈滿了焦油球。這是一場生態的災難,經濟的夢魘,然而美國總統可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其實美國政府根本沒有解決漏油污染的秘密武器,這是令人難以接受的真相。即使有如歐巴馬的強力智囊團一群來自哈佛的經濟學者、辯論家及政客也不能阻止數百數千噸的石油從深海中湧出。除了鄰近路易斯安那州沿岸的地區,這場災難與卡崔納颶風並無相似之處。卡崔納原本只是一場無法避免的天災,但因政府的應變措施不當而演變成人禍。然而這次漏油事件只是一場無法阻止的災難,會成為人禍也只是因為政府無能為力,如此而已。

        我不禁懷疑,既然漏油無法停止,為什麼總統歐巴馬還要裝作一切仍在掌握之中?他完全依賴英國石油公司(BP來拯救墨西哥灣的魚類鳥類是顯而易見的,那為何還要裝作一付另有妙策的樣子?為什麼歐巴馬不停地想找人來好好教訓?我認為他如此的改變有許多原因,且部分與意識型態有關。這當然包含了一位總統深信政府應當且能夠解決所有問題。然而,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文化因素:歐巴馬被媒體及有兩個政黨的政治強迫得在一項“不可能的任務”中扮演指揮官角色。近年來大部份美國人,不分黨派,都希望得到政府對於危機事件強烈且明確的回應,而此次事件也絕非例外,無論如何我們都指望總統來領導我們。幾天前,紐約時報表示“總統和他的執政團隊得更加把勁來證明他們能夠克服問題,而且早該對英國石油公司施壓”儘管這一點用也沒有。

        Mitt Romney的說法也相當接近,“歐巴馬應當領導、集合各個石油公司的主管、工程師以及相關的學術研究人員”。這則評論讓我想起之前歐盟成立的反失業委員會--還自以為真的能解決問題。另一個讓我覺得有趣的是,那些專門處理近海油汙的工程師,各個蓄勢待發,只差總統一通電話就要展開行動了。事實上,有這些“專家”的電話號碼的組織,應該是英國石油公司而不是政府。最希望把專家們盡快送到路易斯安那州的也是英國石油公司而不是政府。我會這麼說並不是因為我喜歡、欣賞這間英國石油公司,而是因為英國石油公司的股東已經損失了數十億美元,而且英國石油公司的行政部門絕對比白宮更積極的在尋找解決方式。因此,抨擊或懲罰英國石油公司是毫無意義的。這不只是因為我們即將發現包含了美國、日本甚至是哈利伯頓等公司都對漏油有責任,還有因為不管問題最後如何解決,英國石油公司肯定都有份。

        面對漏油事件展現強硬態度只會讓歐巴馬和美國在國際上看起來更軟弱就如同當年布希政府之於伊朗。如果措詞強烈是為了展現堅定意志且有計畫的想解決問題,那也無可厚非。但若使用情緒化的字眼,如反英國石油公司、反英、反石油公司,只是因為你沒別的辦法了,那還真是可悲!歐巴馬要考慮到這次災難所帶來的影響,但裝作一切仍在掌控之中是錯誤且危險的,我們也不應該指望他辦的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