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除海地外債(張鐵志)
2010年01月25日 蘋果日報
日前國際組織巴黎俱樂部呼籲海地的主要債權國之一台灣能夠免除海地積欠的債務,許多台灣民間團體也響應這個呼籲。台灣外交部原本表示拒絕減免,但後改口表示願意積極研議所有可行方案,以協助海地進行災後重建。
海地的巨大悲劇不是單純的自然災難,而是貧窮:海地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有80%的人口每天生活不到2美元。而貧窮使其面對天災時格外脆弱。但海地的貧窮也不是意外的,而是和國際政治經濟體系的結構性矛盾不無關係。
從上一世紀末,先從民間NGO發動,到國際組織的支持,國際社群慢慢形成共識,解決貧窮國家的策略之一,就是推動世界銀行或債權國解除對這些國家的債務。因為沉重的債務負擔,使得這些國家根本無力去推動教育、醫療、公共衛生的投資,因而很難進一步有經濟發展,造成貧窮的惡性循環。
債務阻礙經濟發展
海地屬於世界銀行名列的「重度債國」,且是一個典型的因為負擔沉重債務而難以發展的國家。例如在2003年,海地用了5700萬美元來還債,但是收到關於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外援卻只有3900萬美元。亦即其付出的比收到的還多。
更可怕的是,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或是其他國家的貸款,往往有附帶條件。這些附帶條件或者是讓債權國及其私人企業獲益,或者是由意識形態主導的自由化經濟政策,如私有化、推動自由貿易、削減政府的公共支出,而這些政策早已被諾貝爾獎得主史蒂格里茲等人質疑無益於真正的經濟發展。
以海地例子來說,去年海地爆發抗議高糧價的嚴重暴動。這是因為國際貨幣基金曾要求海地把稻米的關稅從35%降到3%,導致海地成為稻米進口國,並出現糧食危機。而這些進口稻米九成是來自美國。此外,2006年美國通過援助海地法案還規定海地必須持續消除美國投資和貿易的各種障礙。上周國際貨幣基金又承諾給海地10億美元貸款,但同樣附帶許多新自由主義的條件。
但另一方面,海地也是國際刪除債務運動的關注焦點。過去幾年,許多國家都取消了海地的外債,但還有8億9100萬美元債務,其中一半歸屬美洲開發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另一半歸屬台灣與委內瑞拉所有。
取消外債當然不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唯一途徑。國際的援助、更公平的貿易體系、清明的政治和政策或者對個人的微型貸款,都是解決貧窮的不同策略。
但龐大的外債卻絕對是一個窮國發展的緊箍咒。台灣要真正有心幫助海地,要在國際社群中贏得尊敬,就必須認真考慮取消海地債務,讓海地人民可以重新站起來。
作者為作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博士候選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