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部的三百座泳池談起
【聯合報╱社論】
2010.02.02 03:36 am
教育部日前宣布,要在十年之內在全台各級學校,補助興建三百座游泳池;這個政策還取了個暱稱,叫做「泳起來」。如果以每座泳池造價五千萬元計,這個宏願將耗掉國家一五○億的經費。在國家預算如此拮据、各部會紛紛喊窮之際,教育部如此大手筆的支出支票,真是令人咋舌。
在此同時,內閣中另一個部會衛生署,則是為了健保業務的五百八十八億虧損而焦頭爛額。衛生署長將烏紗帽提在手上,誓言一定要在近日調漲健保費。從數額來看,五百八十八億的財務缺口並不是大到不可思議,教育部一句「泳起來」就彌平了四分之一的健保赤字。為什麼同是內閣部會,教育部像是豪門巨賈、衛生署卻像是小媳婦呢?比起劉內閣任內吵擾不休的營養午餐與十二年國教,游泳顯然不是什麼急切的教育業務。教育部這麼勇敢地花錢,或許是與馬總統喜歡游泳、鼓勵游泳有關。這就值得好好評論一番了。
馬總統在擔任台北市長任內就鼓勵游泳運動,而當時的教育局長,正是現任教育部長吳清基。游泳確實是個好運動,但健康運動種類繁多,外人問起為什麼馬市長特別鼓吹游泳,他當時也只能開玩笑地回答:「台灣四面環海」,說不出個必然的道理。更何況,當年台北市推動學童游泳,只是學校找地方上游泳課,並沒有到處興建游泳池,當然也就沒有預算擠壓、投資評比的顧慮。一旦牽涉到一百多億經費的實體預算,那就不能再用「四面環海」這樣的理由來敷衍了。
游泳池不只是興建的問題,更牽涉到保養經費與需求強度。扁政府任內一堆公共建設場館使用頻率不高,造就了「蚊子館」一個專有名詞。萬一將來數百所泳池又有若干使用率不佳,這些池子夏日雨後積水就成了「孑孓池」,不但在蓄養蚊子的幼蟲,且有助長登革熱之虞。此外,台灣少子化趨勢日益明顯,將來就學人口將日益減少,不僅若干學校有可能要面臨裁併,繼續存在的校園也可能要合併使用設施。以目前學校總數來規劃游泳池興建,是不是粗糙了些?這些未來變化都涉及複雜的學齡人口計算,不是體育司胡亂推估比例就算數的。無論如何,教育部「泳起來」專案的規劃細密度,恐怕是禁不起考驗的。
教育部如果真的關心學童的健康,那麼除了在游泳運動面尋思突破之外,恐怕更要關注學生的學業壓力。在鄭瑞城部長任內成立的「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不僅是關乎萬千學子升學壓力的重要研議會議,其實也與學童的近視、惡補、課外活動時間的壓縮密切相關。全國家長聯盟一再反對採計在校成績,其所論所述皆言之成理,為什麼教育部卻堅持要執行呢?一旦學生在校內忙於成績比拚,其體育活動難道不會受到排擠?鄭部長任內規劃的十二年國教,現在究竟是什麼進度、什麼期程呢?國中升高中的基測,究竟是考一次還是考兩次呢?這麼多棘手而重要的問題不處理,偏偏提個「泳起來專案」,也難怪立委要以「拍馬屁」來形容了。
馬總統目前的聲望很差,民間信任的比例不高、支持的比例更低。執政者在這樣一個嚴峻的時刻,真的需要冷靜理智地思考過去做錯了什麼、未來該做些什麼。忠心耿耿的部屬往往會仔細研讀老闆的政見,然後賣命地貫徹。殊不知當初馬總統的數百項政見,有若干(諸如三都十五縣)其實是在一、兩個月內草率粗疏彙整而成,根本禁不起考驗,倉促貫徹反而更使老闆灰頭土臉。
教育部拋出蓋三百座游泳池的政策,我們從中得到兩個啟示:一、馬總統現在聲望低,絕對與其用人是否妥當有關;二、馬總統未來聲望能否回升,也與其用人是否妥當有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