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別讓薪貧成新貧

2010-03-17 中國時報 【洪奇昌】

 行政院長吳敦義宣示,年底前把失業率降到百分之五,「沒做到就我負責,負責包括辭職」。作為最高行政首長,將「失業率」念茲在茲,我們予以肯定;但「就業問題」本身,不僅是「失業率數字」高低而已。萬事莫如就業急!

 

 一年半前,我曾提出「經濟寒冬,中小企業災情慘重」的呼籲;因為,金融海嘯下,經濟產業結構分工上處於相對「經濟弱勢」的中小企業,在企業經營上倍顯艱辛,而中小企業就業人數約占總就業人口七十七%,其經營好壞,與就業市場息息相關;其所僱用員工、及員工所需負擔的家庭眷屬,毋寧更屬於社經結構「M型左邊」、弱勢中的弱勢。果不其然,經過統計資料分析,在「就業者之從業身分」中,二○○九年「雇主」人數,比金融海嘯前的二○○七年少了五.三萬人。每一位雇主,就是代表著一間中小企業、一間商號或店鋪;政府疏於照顧這批弱勢族群,一間間小店關門、一間間公司倒閉,「失業大軍」人數,當然激增。

 

 去年平均失業率五.八五%,歷史新高。今年一月份失業率,稍降至五.六八%,「失業率」數字下滑,是政府大量雇用臨時工、以短期就業方案美化出的數據;長期失業、隱藏性失業問題,依舊嚴重。「就業結構」、「薪資問題」恐怕才是「就業問題」之真正所在。

 

 「就業結構」方面,主計處公布二○○九年人力運用調查統計結果,並未納入「失業」的「非典型就業」者,亦即從事部分時間、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共六十八.七萬人。這個數字比總失業人口六十二.六萬人還高,換言之,若以傳統嚴格的「全時員工」定義,失業率數字已突破十一%。他們的薪資,僅為全時員工的四十九.七%。

 

 於是,「薪貧」成為「新貧」!

 

 從「國內投資成長率」來看,以「民間投資」為例,出現連續兩年負十三.二八%、負二十七.四三%的大幅衰退。經濟成長,喪失活水動力,便反映在受薪階級「薪資增長停滯」。依主計處資料,二○○九年「名目平均薪資」四.二五萬元,比二○○八年減幅四.三一%,為有此調查以來最大減幅。計入物價通膨因素後的「實質平均薪資」,僅四.○六萬元,退至一九九七年水準。換言之,絕大多數的「薪資階級」,這十二、三年來,再怎麼撙節收支,也沒有多餘的錢「儲蓄」。

 

 進一步分析,「長期失業者」以二十至三十四歲年輕人最多,占四十九.五%,學歷大專院校以上者高達四十%;十五至二十四歲的青年失業率十三.二二%。年輕、高學歷者成為長期失業族群大宗,問題益顯嚴重。

 

 個人認為,政府應該從「產業政策」出發,積極振興公私部門國內投資、全面思考「就業問題」病源!

 

 政府應該將資源放在「能創造就業」以及「承載就業人口多」的產業,例如「服務業」、「中小企業」。執政者應該跳脫「好大喜功」思維、「投資金額」迷思。試想,至少需要一千億投資的晶圓代工、面板業,能夠創造出多少就業機會?事實上,這些產業雖然帶動整體國家「名目GDP」成長,但是卻對就業問題改善,沒有幫助。反而,若透過融資管道、政府帶頭支持,以一百億重點投資、扶植優質中小企業、服務業,例如:「85℃」之類的加盟連鎖業、民宿旅遊業,以及因應人口老化的「長期照護產業」,即能有效創造出為數可觀的穩定就業機會。

 

 (作者為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曾任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