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該如何面對中國?(劉吉宴)

2010.04.21  

      中國和俄羅斯近年來的強大已成為全世界另一個強權,許多人甚至開始認為中俄兩國某些的政治社會制度有值得借鏡的地方。美國和俄國在經歷冷戰後,並沒有就此不相往來,前陣子還簽署了限定核武條約;美國最強勁的敵手元首胡錦濤,日前還出訪美國參加核子安全高峰會。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就算是敵人,也不代表就不往來。中國一直以來都不是我們的好朋友,未來也很有可能不會是,然而,台灣若光只是仇視中國而不與其來往,絕對無法為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帶來任何好處。所以,如果我們只是消極地抵制中國而不更積極地尋求與之相處之道,恐怕只會損害自己的利益。

       許多政客只把兩岸議題等同於統獨問題,誤導人民去認為和中國合作就等同於賣台,這只會使得許多民眾忽略了真正的問題。事實上,統或獨並不是現階段最重要的問題,也不是現階段能解決的問題。在生育率逐年下降和外藉配偶的比例升高下,現今台灣出生的嬰兒,大半都已經不是所謂的「台灣人」和「外省人」了。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族群會更多元,在這個土地上的人民對於「中國」會愈來愈沒有認同感,這使得現今的族群問題和統獨議題可能就會達成共識,既然我們現今對這議題無能為力,何不交給下幾個世代去決定。

       現今更重要的問題是:台灣要如何和中國合作,才能為自己和下一代營造更好的環境?ECFA的辯論即將展開,我們希望國民黨能清楚地陳述ECFA能為台灣人民帶來的好處,而民進黨能就政策面做出適當的批評,這才能為兩岸經濟合作激盪出更有利的政策,而不是又訴諸不相干的議題,再次讓台灣民眾失望。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生、哲學與公共事務研究室成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parccu 的頭像
    pparccu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 哲學與公共事務研究室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Research Group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