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行一:重振逐漸消失的創業家精神
【聯合報╱周行一】
2010.05.08 01:28 pm
哈佛大學的波特教授四月初在2010年全球領袖論壇中演講「全球經濟變局:美、中、台的機會與挑戰」,指出台灣的競爭優勢之一是創業家精神。毫無疑問的,過去台灣創業者在資源極度缺乏的環境中創業,傾家蕩產日以繼夜的投入研發,提著皮箱在世界到處奔波,才創造出了台灣經濟奇蹟。
決定國家競爭力的因素不一而足,包括商業環境、政府政策、教育投資、融資的便利性、企業經營能力等等,但是一旦國民失去了創業家精神,國家就失去了進步的基本動力,再好的環境也會因缺乏持續改善的動力而日益衰頹。簡單的說,創業家精神就是自力更生、不畏競爭的精神,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憑著一股意念,堅持理想、募集資金、感動創業夥伴、善用資源、努力經營、拚命競爭,一點一滴腳踏實地的實現夢想。
我非常擔憂台灣的創業家精神正迅速消失當中。現在企業家與中小企業主經常發表的聲音是:台灣的經營環境不佳,競爭過於激烈,政府的獎勵不夠,賦稅不合理,人才不好找,銀行融資不易等等,換句話說,就是要政府的幫助與貼補。改善經營環境當然是政府的天責,但是創業家精神就是不論外在環境如何惡劣,靠自己拚命突破困境,這是即使過去環境不理想,台灣仍有許多創業典範的原因,如果企業家瀰漫著要別人幫助的心態,台灣企業的未來就堪虞了。
我也很擔心台灣年輕人會愈來愈害怕競爭,最近立法院為了開放陸生來台就學大打出手兩次,教育部為了取得反對派的認同,強調會保護台灣人的權益,打出「三限六不(限校、限量及限域,不加分、不影響招生名額、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允許校外打工、不可考照、不可續留台灣就業)」的大旗。這種政策所能吸引的必定是那些付得起學費(但不是最優秀的),也不想在台灣生根發展的陸生。
世界各國都競相吸引優秀外籍生就學及就業,由於台灣現階段無法提供外籍人士舒適的工作環境,最務實的方法就是吸引優秀陸生來台就學及就業,教育部的政策暴露的是台灣年輕人的不安全感,害怕陸生搶了我們的機會,我們不但沒有像優秀選手遇到勁敵的興奮目光,反而怕無法贏得競爭,久而久之創業家精神就會在年輕人心中蕩然無存了。
我也擔心台灣民眾愈來愈覺得別人幫助我們是應該的,譬如社會應提供高品質,但是學費低廉的教育;環保雖然重要,但是社會應貼補自己的油、電、水價;健保、社福、公共建設都要,但是賦稅不能加;在發生意外的時候,我們較易於歸咎於社會,而忘了自己的行為通常是造成意外的原因之一,因此社會要負擔自己的損失。當我們習於依賴別人幫助的時候,也就是自力更生能力消失的時候。
曾經有一位令人非常尊敬的企業家告訴我,他的公司從未接受政府補助、一向誠實納稅、他是清寒子弟,靠著創業家精神,從不間斷的努力終於有了今天的成就。台灣現在充斥的是懼怕競爭、希望補助的氣氛,我們一定要扭轉這種情勢,發揚創業家精神,自己及國家才有希望。
(作者為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所教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