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經濟其他 (7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測測你的失業指數

 

自由時報 2010.07.27◎ 張維光

 

ECFA簽署之後,只見馬政府大肆宣傳「早收清單」的好處,吳揆還得意洋洋的說,「ECFA早收清單如此漂亮,超出各方預期」。然而,對於「早損清單」受害的企業有多少家?有多少被僱用的勞工會失業?消費者安全會受到多大的威脅,馬政府則是刻意隱瞞。

 

根據筆者統計比對,這次列入「早損清單」的二六七項產品,總共涉及六十三個行業、五萬三千家企業、八十七萬名僱用勞工,其中又以機車零件、玻璃製品、鐘錶、照相機、電池、眼鏡、電燈泡及燈管、電扇、壓縮機製造等內需消費市場的中小企業受到衝擊最大。且逐一檢視「早損清單」的二六七項產品,還可以發現有許多藏在細節裡的魔鬼。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郭董喪志 勞工如何抗壓

  

【聯合報╱王方/文化大學勞工關係所副教授、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學界連署書連暑人(台北市)】 2010.07.23 02:39 am 

廣東奇美電子廠又驚傳跳樓事件,鴻海總財務長黃秋蓮日昨表示,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對大陸廠區接連發生跳樓意外,被台灣學者連署批評為「台灣之恥」感到「很受傷」,有意暫緩在台相關投資計畫。經濟部長施顏祥則力挺郭董,指責批評的學者。

 

個人身為參與連署的學者之一,感到鴻海集團與經濟部長都未看清楚連署書,有些反應過度了。連署書上並無「台灣之恥」的字眼,只是一位出席記者會的學者口頭提到,該學者用詞或許過於激烈了些,但出發點是值得重視的,相信是基於對勞工的高度同情,而產生的義憤。在外界嚴重誤解的情形下,有必要回歸到連署書本身,以免失焦。

 

首先,連署書呼籲對象包括全體台商,非只針對鴻海富士康集團。「我們呼籲包括鴻海富士康在內的台商,終結軍事化管理模式,…這不只是郭台銘一個人,或富士康一個廠的問題,而是所有台商需要嚴肅面對的企業責任。」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得廣廈千萬間-「輕稅簡政」不能一廂情願

2010-07-19 中國時報 【朱敬一】

 馬總統在競選時提出「輕稅簡政」的政見;所謂「簡政」就是簡化稅政,減少徵納雙方的困擾,這一點大概沒有人會反對。但是對「輕稅」而言,則外界有相當多不同的聲音。大體而言,我們可以將爭議的論點粗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減稅刺激經濟發展、擴大稅基、稅收未必減少」論;第二類是「減稅預算失衡、排擠公共建設經費、反而不利經濟發展、債留子孫」論。以媒體論述來區分,絕大多數的社論與民意均支持後者,但政府官員多支持前者。

 

 主張「輕稅」的人常將台灣的租稅結構與香港、新加坡相比,然後以星洲營所稅十七.五%、香港所得稅十五%的觀察,來要求台灣比照降稅。他們的論點簡而言之就是:「新加坡、香港能、台灣為何不能?」但實際證據顯示,國與國之間的情境、環境均相差甚遠,甲國能乙國卻不能的例子比比皆是。以下,我們就來檢視租稅議題的跨國歧異性。

 

 世界上諸多國家以降稅為手段,試圖吸引外國來本國投資的競逐,稱為租稅競爭(tax competition)。如所周知,開曼群島與維京群島都是稅率極低的低稅天堂;亞洲的香港與新加坡,其稅率較鄰國為低;歐洲的愛爾蘭也是著名的租稅競爭國,其營所稅率只有十二.五%。相對於這些低稅國,美、法、英、日等國營所稅則分別為卅五%、卅三.三%、廿八%、四十餘%,與愛爾蘭相差甚多。即使是窮盡手段吸引外資的韓國,營所稅也達廿二%。

 

 讀者由上述諸例當可發現:小國、以過境商務為主、著重服務業而非工業的國家,其租稅競爭較具優勢,也能採用較低的稅率。但是所有大國或是部分工業取向的國家,則稅率就是低不到哪裡去。降稅可以吸引外人投資,本國因此就可因稅基擴大而多收到稅。這麼「好康」的降稅效果不要,美英日法等國維持高稅率,一定不是「不為」,而是「不能」。

 

 政府收稅,是為了因應其開支。一般而言,製造業所涉實體運輸較多,故更需要種種公路與橋梁的運輸支援。製造業比較會創造汙染,但服務業汙染較少,而汙染防治需要政府支出。製造業有漫長的生產線,勞工條件與誘因較為複雜,勞資糾紛較多,需要政府處理。不論是汙染或勞資爭議,都要用到司法資源,而這也需要國家預算。再以最典型的政府支出國防來看,製造業的關鍵零組件(如IC晶片)常是兵家必爭,最需要國家的保護,以免落入敵人之手。台灣的竹科戰略位置重要,政府可能要布置種種反飛彈措施保護之。但相對而言,如果開曼群島遭到攻擊,只要銀行帳目有備檔,則完全沒有嚴重後果,故開曼的金融服務業也就不需要國防支出的保護。

 

 以上討論大概彙整出國家大小、製造業/服務業比重不同,其所對應的政府支出需求就不同。寫到這裡,我們就可以檢視一下台灣的處境了。與星、港相較,台灣不論就面積、就人口而論,都是「大國」。面對這種不對稱情境,台灣的政府支出就是遠比星港為大。台灣如果真要與星港拚降稅,在支出限制之下,台灣必然落敗。簡言之,要比拚降稅,其結果就是「星港能,偏偏台灣就是不能」。

 

 真要和台灣相比,韓國也許是個好例子。南韓要維持龐大國防、南韓也有雄厚的製造業,但是這就進入本文最後一個論點。學者馬庫森(J.Markusen)指出,綜觀一個國家的產業競爭力,其中租稅的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以韓國為例,其近年汽車、電子、面板工業的突飛猛進,大概與其政府的扶助、大財團呼風喚雨的影響、韓國人極端進取的個性、在全球各地步局的自由貿易協定等因素有關。文獻上鮮有人將三星、現代的成功歸因於韓國的營所稅率。如果將評比項目再放寬,則各國環保規範、勞工意識、執法寬緊、行政效率等諸多洛桑評比項目,都是影響外資是否進入投資的關鍵。我們不敢說租稅完全沒有影響,但文獻上卻沒有任何支持的證據。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審慎面對國銀登陸的風險

 

【經濟日報╱社論】

2010.07.01 02:18 am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業已簽署,中國大陸對台灣金融業提供數項優於世貿組織(WTO)待遇的進入市場條件,例如允許國內銀行業在大陸設立代表處一年以上,可申設獨資銀行或分行;開業一年以上且提出申請前一年盈利,可申請經營大陸台資企業的人民幣業務;開業二年以上且提出前一年盈利,可申請經營人民幣業務等。金管會已核准土銀、合庫等銀行可向大陸申設分行,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符合條件者申請。這樣的發展尚符業者期待,但環顧大陸未來經濟與金融風險,及國內銀行業的海外經營能力,銀行業者、主管機關與投資人皆需審慎面對國銀登陸的風險。

 

大陸地區自2001年底公布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與2006年11月取而代之的外資銀行管理條例之後,外資銀行陸續競逐中國金融大餅。但在多年努力下,外資銀行在中國銀行業務的市占率僅介於1%到2%之間,並普遍認為相對大陸銀行,仍存在許多不公平競爭之處。例如,中國銀監會可要求風險較高、風險管理能力較弱的外資銀行提高資本適足率,某業者即被要求每天資本適足率需高於12%。再如商業銀行的貸款與存款比率不得超過75%的標準雖一體適用中外資銀行,但因外資銀行吸收存款相對大陸銀行不便利,放款額度自然受限。還有,外資銀行業者也認為,在可提供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方面,相對大陸銀行受限更多。

 

台灣銀行業大約明年以後投入大陸市場營運,儘管享有大陸台商市場,但必將面對外資銀行與大陸銀行業者的高度競爭。外資銀行在大陸的布點、網絡開拓早於台灣業者,經營至今仍關卡重重;大陸銀行業除固有的布點、網絡與政府保護外,近年因運用外資策略投資人與聘用海外管理者,其管理與金融服務能力亦在提升中。因此,台灣銀行業者赴大陸營運還有多少競爭優勢,有待審慎評估。

 

另一核心問題是,大陸台商是否仍深深期盼台灣銀行業赴大陸提供貸款服務?大陸台商在地深耕多年,已逐漸與外資銀行、大陸銀行業者建立金融往來,台灣銀行業提供的金融服務可帶來多大的獲利空間,需要業者再好好估算。再者,國內銀行業或因保守,或基於既有客戶考量,分行或子行開設地點普遍集中於長三角與珠三角,令人擔心在台殺價競爭的模式再於大陸複製。此外,台灣銀行業者也可能將國際金融業務分行與香港分行的大陸台商客戶,移到新設立的大陸據點,倘若業務未能持續、順利拓展,對整體競爭力的提升仍屬有限。

 

近年來,一些大型外資銀行為開拓新市場與配合大陸發展農村政策,逐漸設立農村商業銀行,ECFA並為台灣銀行業赴大陸中西部、東北部開設分行設立快速核准的綠色通道,但我們不一定有足夠的經營競爭力。台灣銀行業較有經驗的是提供中小企業金融服務,ECFA也同意台灣銀行業設立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但許多外資銀行認為在大陸經營此一領域是困難的,且已忍受相當程度的損失,值得業者警惕在心;尤其,台灣銀行業者赴海外經營多年,但市場拓展成果寥寥可數,前二年整體還呈現虧損,在大陸開疆闢土的能力又豈會在旦夕躍升?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以正專欄-G20為安理會敲喪鐘

2010-06-28 中國時報 【本報訊】

 一九四四年成立的聯合國,曾被理想主義者譽為二十世紀人類的救星,如今已變成會而不議、議而不決的演講比賽場所。任何爭議,到紐約東河(East River)岸邊那座卅八層大樓附屬的聯大會議廳裏,總是一拖再拖,無法解決。

 

 經過六十幾年後,各國心知肚明,聯合國尤其是所屬的安全理事會,早已無法反映今日世界的現實局勢。當年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五強,除中、美、俄三國外,英、法的國力已經衰退。另一方面,比它們強大的新興國家,卻須競選剩餘十席的非常任理事國席次;選上後不能連任,以便別的國家也有機會參與。

 

 聯合國憲章授予安理會對特定國家實施國際制裁(如二○○二年對伊拉克海珊政權),採取維安行動(如二○○九年派軍入駐厄里垂亞Eritrea),甚至出兵平亂(如一九五二年對北韓)的大權。但整體而言,世人都感覺安理會乃至聯合國本身,正逐漸與現實脫節,需要由一個能反映世界現況的新組織取代。

 

 十一年前開始的G-20恰好填補了這個空隙。G-20其實只有十九個國家,第二十名成員是歐盟(European Union)。因緣際會,一九九○年代後期,亞洲金融困難引起的經濟問題,促使G-20不得不挺身而出,幫助平息。二○○七年由華爾街開始的真正金融風暴,因聯合國安理會和經社理事會束手無策,儘管G-20不情不願,也不得不出面收拾這個爛攤子。

 

 為何必需由G-20挑起重擔呢?第一,因為它們代表了今日世界所有的重要國家。第二,因為大家都沒有否決權,不致重蹈安理會的覆轍。第三,因為今日難題都在經濟方面,而G-20恰好有現成專責應付經濟問題的機構。所以胡錦濤帶了三百人的代表團赴會。

 

 G-20的成員包括:阿根廷、澳洲、巴西、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印度、印尼、義大利、日本、墨西哥、南韓、俄國、沙烏地、南非、土耳其、英國、美國、和歐盟。前、昨兩天(六月廿六、廿七日)在加拿大安太略省多倫多舉行高峰會。已經被人淡忘的G-8也擠進來,趁機開個高峰會,希望世人別忘記它而已。

 

 所謂高峰會者,只是做給各國人民看的把戲,表示他們的國王或主席也好,總理或首相也好,時刻關懷人民福祉。實際上埋頭工作的,是各國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總裁。去年十月,這十九國財長和央行總裁,外加國際金融機構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等,已經在華盛頓開過一次會議,在「加強鞏固、可延續、及平衡成長的架構(Framework for Strong, Sustainable and Balanced Growth)」的標題下、激烈辯論左列幾項議題: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升息…宣告防通膨穩房價

【聯合報╱許振明/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2010.06.25 03:38 am

 

 

中央銀行昨日下午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議後,宣布今日起重貼現率調升半碼,上升至百分之一點三七五;擔保放款融通利率與短期融通利率亦同樣上升半碼,調升至百分之一點七五與百分之三點六二五。此為我國央行為減緩全球金融海嘯衝擊,從二○○八年九月起連續七次降息後,又在維持五季未變動之政策下,利率首次調升,代表央行貨幣政策可能將開始變化。為何央行選擇昨日宣布調升利率?對社會大眾又將發生哪些影響?

 

理監事會議決議充分說明,央行宣示引導市場利率逐漸回復正常水準,達成金融安定與物價穩定的央行貨幣政策目標。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亞洲新興國家等主要貿易夥伴需求升溫與兩岸ECFA即將簽署之預期,我國出口及廠商投資大幅擴張,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高達百分之十三點二七,行政院主計處於五月將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由原估之百分之四點七二上修至百分之六點一四。有鑒於國內經濟復甦,銀行放款與投資持續成長,市場利率開始回升,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已於去年下半年逐漸退場,昨日宣布調升利率,將可循序引導市場利率回復正常水準。

 

但全球經濟復甦亦帶動全球需求增加,推升原油等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加上近期大陸華南地區水災影響,國內零售市場為反映成本,開始調高售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今年前五月我國消費者物價(CPI)年增率為百分之一點一九,主計處亦調升今年全年CPI年增率預測值,由年初的百分之一點二七上修為百分之一點四。為避免我再次出現物價年增率高於名目利率的情況,是央行昨日宣布調升利率的考量因素之一。

 

此外,央行昨日亦同時訂定「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特定地區購屋貸款業務規定」,顯示房地產價格持續攀升,可能也是央行宣布調升利率的另一項考量因素。根據昨日新聞稿公布的統計數據,全體銀行房貸(含購置住宅、房屋修繕及建築貸款)占總放款比重仍達百分之卅八點三,相對國內生產毛額比率達百分之五十二,且新增放款偏重在台北市及台北縣十個縣轄市。由於金融機構資金主要來自社會大眾,金融機構放款過度集中並不利風險控管。為保障民眾權益與維護金融安定,央行宣布調升利率並訂定特定地區購屋貸款業務規定,確有其必要性。

 

最後,因為歐洲五國(葡萄牙、愛爾蘭、義大利、希臘與西班牙)政府債務問題遲遲未解決,國際熱錢持續流向亞洲;上周末十九日大陸人民幣放寬浮動匯率區間,更導致近期新台幣匯率大幅波動。為避免國際炒家投機操作影響新台幣匯率,故央行宣布調升利率,增加國際炒家借貸新台幣的資金成本。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技轉有弊? 在國外是常態

【聯合報╱林群倫/企業評價師(台北市)】

2010.06.24 02:47 am
 

針對中研院生醫所長陳垣崇院士,被檢調懷疑涉及違反政府採購法、貪汙治罪條例圖利罪,僅就國內外技術移轉、產學合作模式及生醫產業發展等相異點提出淺見。

 

首先,生技新藥產業要研發一個新產品,通常必須投注高達幾十億台幣之投資,才有可能開花結果;即使是初期觀念驗證階段也需要幾億台幣,是風險相當高的產業。在國外,政府或學校會以相當優渥條件,鼓勵促成技術之再開發或衍生應用,投資者也願意與公司共同承擔風險,提供相當足夠的資金讓公司發展。反觀國內,政府雖有鼓勵措施,然而執行面上多以防弊方式進行;投資者部分會提出「創辦人/發明人需共同出資」的條件,如果不接受這樣的條件,不是公司無法成立或就是缺乏足夠的資金來進行研發。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於二○○五年曾指出,陳垣崇所長發現「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的致病基因,是全球針對這種嚴重藥物過敏症,第一個找到的基因標記,好幾家國外知名大藥廠來接觸,想買研發成果發展試劑,「但我們認為應由院內育成中心的衍生公司來做,雖然辛苦一點,卻對台灣生技產業生根發展大有助益。」

 

不過,以國內生技產業生態而言,成立衍生公司或技轉均需公開、公平、公正,然技轉後,如無扶植動作,很難達到技術根留的美意。然如有實質扶植動作,也會產生圖利他人的疑慮,影響整體生技製藥產業的發展。以投資面而言,國內新創公司成立的時候,一般都是由朋友、家人出資才能獲取技術股,國外則是無償即可給予團隊或發明人技術股。再者,生技產業的高風險,更讓經營團隊無法尋求足夠的資金,而不得不跟親友借錢。希望政府可以尋求適當的規範來解套,否則只會徒增誤會、損及良善經營公司之聲譽。

 

以世基生醫而言,中研院專屬授權是有其正當性。以核酸分子檢測試劑的授權來說,由於藥品及檢驗試劑都是一項產品,並非一個平台技術,應用市場有其侷限性,就全球生技製藥產業的標準,一定會採用專屬授權的方式,為降低產品開發風險,並會要求發明人參與公司產品的實質開發,而非只是形式上的技術授權或成立衍生公司而已。因此,發明人將技術導入初創公司便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人語>歐洲的曙光(葉家興)

2010年06月21日蘋果日報

六月初,國際炒家利用歐洲債務危機消息的渲染,將歐元打壓到1.19以下的四年低位。然而,就在一片憂心忡忡的投資情緒之中,市場氣氛突然轉向,歐元從低位大幅反彈接近5%。

歐元走勢逆轉,頗有利空不跌的味道。先有評級機構將希臘主權評級連降四級,打到垃圾債券的評級水準;又有德國媒體報導西班牙可能出現希臘式危機的傳言;再加上外匯存底名列全球第三的俄羅斯(持有歐元佔外匯存底高達41%)高調宣布將調整外匯組合,納入澳元與加元,也就是暗示減持歐元,降低歐元的比重。

眾多利空消息環伺,歐元卻不像前半年一樣,每逢利空即出現賣壓,反而大幅反彈,顯示歐元已經接近市場認定的合理價位。而連續兩周,包括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愛爾蘭、比利時等多個歐洲國家相繼發債,都獲得足額認購,反映即使發債成本提高,歐洲國家仍然保有在國際資本市場融資的能力,這對穩定市場信心、改善投資情緒大有助益。


強化財政紀律扎根

歐元崩潰論預言的最大根據,是基於對歐洲大國政治領袖利益計算的判斷。政治家關心的是選票,只注重本國選票的政治人物很可能傾向著眼局部利益的計算,而忽略了對歐洲全局利益的思考。這種小我與大我利益的衝突,可能放大歐洲貨幣統一與財政獨立的矛盾,擴大歐元結構性的先天缺陷,從而導致歐元瓦解的悲劇命運。

可喜的是,歐洲國家交相攻訐、推諉卸責的混亂場面並沒有如預期般出現。相反地,歐洲領袖們發揮了高度政治智慧,努力尋找政策協作共同基礎。一方面,7500億歐元穩定基金的安全網設立,緩解國際炒家進一步打壓歐元的藉口;另一方面,歐盟峰會達成共識,加強監控各國財政預算狀況及公債水平,致力強化歐盟國家的「經濟治理」的架構。

上周四歐盟27國在布魯塞爾的峰會,鞏固了以大局為重的合作思維。各國領袖在會後共同聲明中同意,為了落實《穩定及增長條約》的執行,歐盟需對違反財赤規定的成員國加以懲罰,對遵守規定的成員國加以獎勵。在這個基礎上,歐盟委員會將在6月30日提交建議大綱,希望提出具體措施,讓各國就財政預算作出事先協調,全力減縮財政負債,對財赤超標的國家作出懲罰,並會要求將歐盟的財赤相關規定寫進各國憲法,努力提升歐盟國家的經濟管制,從根本解決歐洲債務危機。

歐盟先後成立危機救助機制、達成提升經濟管制的共識,種種政策協作提供了歐洲債務危機解決的根本框架。而歐元逐漸回歸合理價值,也為歐洲提供出口和外匯創益的機會。接下來的觀察重點,就是各國如何強化財政紀律,為歐洲的聯合富強打下更紮實的基礎。如此一來,歐洲大陸經濟一體化的理想,將會透露更燦爛的曙光!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財務系副教授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家同:往下扎根—馬總統有深長意義的宣示

【聯合報╱李家同】

 

2010.06.15 02:13 am

 

 

我們都知道,要發展經濟必須提高我們的工業水準,我們羨慕很多國家能夠生產非常昂貴的產品,比方說,噴射客機、高速鐵路、半導體儀器設備、高性能的引擎以及高精密度的控制器;我們也並非沒有努力,過去數年來,政府在所謂高科技產業上的投資相當之多,但似乎並沒有太好的成就。如果我們檢討一下的話,會發現我們過去太注意所謂前瞻性的研究,太強調創意,而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實:我們的基礎不夠好,所以我們看上去有一些不錯的工業產品,但是這些工業產品的關鍵性技術非我國所有,我們可以說,我們的工業技術是建築在先進國家的技術之上。

 

馬總統在五二○談話中,提出往下扎根的觀念,這恐怕是我國唯一來自總統對於基礎技術的宣示,其意義是非常深遠的。也許有人會不太瞭解往下扎根的意義,以記憶體為例,我國也許會生產記憶體,但並不是每家公司都已經完全知道為何要如此生產,有些公司也許只能完全借用人家的技術,依樣畫葫蘆地生產,一旦別的先進廠商發明了新的技術,我們記憶體的價值就大不如前了。所謂往下扎根,就是徹底地設法瞭解半導體的基本學問和生產技術的原理。這當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如果我們不做,我們將永遠要借用人家的技術。

 

再舉一例,我們希望能發展出非常精密的儀器,這當然需要創意,可是單有創意,絕對不夠,我們一定要懂得如何設計精密的控制系統,這又牽涉到機械設計、感應器設計以及線路設計等等。我們並非完全對這些技術一竅不通,但我們絕對未能有非常好的技術水準,所謂往下扎根,就是要研究為什麼先進國家能設計出如此好的機械、感應器以及線路。以我國目前的工程師水準,只要假以時日,再加上來自政府的鼓勵,我們一定能夠將這些技術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到那個時候,我們的工業自然會往上提昇,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未能做到這點,我們的工業就只好永遠依賴外國,我國將是一個技術輸入的國家。

 

往下扎根往往不可能是什麼耀眼的工作,一個設計線路的工程師沒有辦法使大官能夠欣賞他的重要性,所以希望政府瞭解馬總統的苦心,務必要知道,往下扎根不是一蹴可幾的事,它的經濟效益也不可能在短期內看得出來,所以政府一定要有一種機制,使得從事這種研究工作的科學家,能夠受到重視和鼓勵。

 

誰都知道,萬丈高樓平地起,我們要有科學上非常好的成就,我們的科學家就必須在物理、化學和數學等等上有非常好的基礎。我們希望我們的運動員能有傑出的表現,他們的體格一定要好;我們要有高級的工業產品,也必須在基本的工業技術上有深厚的基礎。也就是說,我們要能輕易地設計出非常好的機械、高級的電子線路,瞭解各種工業產品生產線上的關鍵技術。馬總統已做出歷史性的宣示,我們關心的是馬總統如何落實他的想法。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論-富士康效應對大陸帶來的風險

* 2010-06-10

* 中國時報

* 【本報訊】
 

 全球最大代工廠─鴻海集團富士康兩度宣布調薪,幅度達一倍;而各地方政府的調漲基本工資風潮,及風起雲湧的罷工潮,除了宣告大陸將告別低廉勞力的「世界工廠」角色、全球通膨壓力增加外,其影響與意義恐怕還不僅於此。富士康引發的這波工潮,也可能讓台商版圖再重新洗牌,更可能引發大陸經濟與社會的負面效益,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由於接二連三的跳樓事件,富士康先宣布為員工加薪三成,但不出數日,又宣布在十月有另一波加薪,讓基層員工薪資由完全未調薪前的每月九百人民幣,一舉增至二千人民幣。消息一出,所有在大陸台商都倍感壓力,可謂「哀鴻遍野」。

 

 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以龐大、低廉又勤奮的勞力,力爭上游,創造了經濟的高成長,民眾所得翻了幾翻,也爭得「世界工廠」的地位。但不能否認的是,以「泰勒式管理」為主軸的工廠管理,生產線上重覆又乏味的工作,每個員工都是一個小螺絲釘。加上過去十多年刻意壓低的薪資,讓大陸生產線的勞動力就如在一個大壓力鍋下,大陸官方一直很注意勞動市場形成的經濟與社會壓力,中共中央倡導的「和諧社會」,其實就是希望在維繫低廉的勞動力競爭力的同時,保有社會的安全與和諧。但富士康的大幅調薪,可謂掀起了這個鍋蓋。如處理不當,形成燎原,大陸可能付出相當的代價。

 

 大陸在全球金融海嘯之後,開始把出口型的經濟,逐步增加國內需求,希望調整為內需型經濟;而要擴大內需,人民一定要有錢。加上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由當年的均貧變成日益嚴重的貧富不均,社會矛盾上升。因此,不論從經濟轉型,或彌平社會矛盾與貧富落差,大陸勞工薪資調高,顯有其必要,更符合官方立場。這由「工資增長」可望成為第十二個五年計畫的重點、各省市地方政府紛紛調高一到二成多的基本工資,可看出此趨勢。如果能平順的調整,大陸是有可能提升其產業體質、增加附加價值,並轉型為出口、內需並重的經濟體。

 

 但問題是「富士康效應」不僅於此,它可能破壞這個進程。富士康薪資原本就優於同業,第一次宣布的調薪三成,已經就超過各地方政府調高的基本工資幅度,雖然對同業造成壓力,但仍屬「合理可處理的範圍」。但再次宣布調薪,且兩次調高幅度達一倍時,就已超過正常幅度,其引發的漣漪影響,與帶來的風險,恐怕難以預料與掌握。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念平台-學費跳票只是小落石 後面還有財政土石流

 

* 2010-06-10

* 中國時報

* 【孫一信】

 

 私立高中職學費全面補助政策跳票,引起社會嘩然。未來各項政務的跳票、倒退或補助資格嚴審,其實都是預料中的事,不過人民再怎麼嘩然,最終還是徒然,因為兩年下來的稅制和財政政策方向已經命定了這個結果。

 

 財政部國庫署的中央政府公債統計,納入《公債法》法定舉債額度九八年是一六五○億、九九年是二二八七億;而未列入《公債法》的特別預算(消費券、振興經濟、莫拉克等)舉債九八年二五二五億、九九年是三○五○億。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特別預算的舉債高過年度總預算,縱使行政院已經投機的將許多非緊急性公共建設和搶救失業的經費納入不受公債法規範的特別預算編列,但光計算納入公債法年度總預算的法定舉債額度存量,已經高達四兆六千億,是我國GDP的三五.○八%,逼近公債法四○%舉債上限。

 

 去年因為景氣不佳造成稅收短徵二千六百億,這姑且視為是短期現象可以不怪政府。但是兩年來營所稅、綜所稅、遺贈稅、期交稅調降,還有增加特別扣除額、保留促產研發抵減,在還沒有估算企業大幅增加未分配盈餘而增加的綜所稅損失,林林總總的減稅案合計每年稅損就高達二○九五億。據財政部估計促產落日第一年不過回收三四○億,也就是說,明年各級政府法定稅收將短少一七五五億。九八年我國國民平均稅賦負擔率來到十二.二%,有媒體預估未來還會探底到十一.三%。

 

 國家舉債已經沒空間,稅收又急速下降,除了造成標準普爾和惠譽等公司持續將我國國家主權信評調為負向外,這樣的財政現況已經開始嚴重影響到基層民眾的勞動再生產。舉例來講,九十九年度中央政府社會福利預算扣除補助北、高及各縣市政府勞健保欠費補助,實則減少了九十六億;各部會在籌編民國一百年預算,也被主計處要求統一減列五%;最攸關民眾的社會救助法修法,因經費無著落,仍躺在行政院。且台灣在不久的將來,可能還要面對軍公教退撫基金、勞保、國保、農保在民國一一八年以前相繼破產。(破產指基金歸零,每年支出大於收入;依據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第四次精算作業期末報告;勞保基金將於民國一一六年破產)

 

 從這個角度看,公私立高中職學費補助政策還算是一個民眾還沒享受到福利的新政策,這個政策跳票算起來只是一陣落石而已,更大的財政土石流還沒來。當土石流真的來了,極有可能全面淹沒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社福、醫療和教育基礎。台灣應有渺茫的機會做好財政邊坡和擋土牆,不過我們有一個認為台灣財政狀況很好,認為舉債不達上限是笨蛋的財政部長;最近又多了一個企圖取消《公債法》債限、舉債度日的主計長。人民能不擔心嗎?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論-「你聰明,我傻瓜」

  • 2010-06-09
  • 工商時報
  • 【本報訊】

        許久以前台灣民眾常在電視上看到一則頗具創意的廣告詞,「你聰明,我傻瓜」,幾乎街頭巷尾人人上口。你聰明,指的是Konica相機的使用者;我傻瓜,指的是Konica出產的傻瓜相機。這個廣告吸引人的地方是明明是人的傻,它卻巧妙地將之轉化成是物的傻,進而更把人捧成了「聰明」。最近,財政部長李述德又講了一段名言:政府放著「舉債上限不用,就像是傻瓜一樣」。這句話,讓我們不禁想起了上面那段廣告詞,但是,我們要說的是,部長,即使你一定要堅持你的「聰明」,但民眾不會永遠乖乖當個負債累累的「傻瓜」。

 

 這幾天公共債務法的修正成為立法院本會期結束前的重頭戲,行政院企圖透過修法擴大地方政府的法定舉債上限,以因應五都區劃新情勢以及地方的財政需求。然此舉不但在立法院引起立法委員的強烈質疑,更遭受到財稅學界的嚴厲批評。根據現行公債法規定,各級政府債務餘額不得超過前三年GNP平均值的48%,其中中央為40%,直轄市為5.4%,縣市為2%,鄉鎮市為0.6%。此外,對縣市與鄉鎮市還另外規定不得超過其各該政府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歲出總額的45%與25%。

 

 這些法定上限或許在定義或計算上引發不少爭議,但它還是能對政府舉債產生一定程度的約束。行政院這次修法就是想藉用法定舉債上限指標的改變,間接達到放寬地方政府債務限制的目的。草案中,一方面將地方政府以GNP計算的法定上限取消,統一採取以歲出預算為基礎的上限規定。其中,直轄市比率為250%,縣市為70%,鄉鎮市為25%;另一方面,則趁機提高地方政府債務的法定上限,大幅增加地方政府的舉債金額,據估算各級政府總舉債上限將提高至GNP的52%,因此而增加的舉債金額近6,000億元。

 

 李述德部長每每告訴我們,毋須為政府的財政擔心,因為政府的債務餘額一直都控制在法定上限之內。如果政府碰到財務困難便用這種方式提高舉債上限,那麼即使政府債務餘額的確「永遠」不會有超過法定上限的一天,但這種行徑除了隱藏事實真相外,就只會讓政府財政更加惡化而已。

 

 國家財政年年赤字,舉債金額不斷上升,租稅收入占GNP的比率屢創新低紀錄(明年預計11.3%)。李部長卻說「中華民國財政是最好的」,因為我國中央政府債務餘額只占GNP約35%左右,較諸其他國家皆來得低。但是,當談到其他國家的租稅收入占GNP比率皆高於我國甚多時,他卻又說「各國稅制狀況不同」,沒有統一標準,不能直接相比,這種說法避重就輕,實難令人心服。

 

 其次,草率地把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占GNP比率上限廢除,改以占歲出的比率規範,此做法猶如打開舉債水閥,花越多,借越多,地方政府債務將更加失控。尤有甚者,地方政府若欲節省經費而縮小歲出規模,卻反而可能有導致債務餘額越限的風險,對地方政府的節流誘因反而產生負面效果。財政部若認為GNP不適合當作地方債務的限制標準,那麼,也應該改採以地方自籌財源作為計算基礎,如此才更能符合設限的目的與專業的要求。惟迄今為止,財政部仍只模糊地以給予地方施政更具彈性為由,不知檢討。

 

 每次論及政府債務危機,李部長總會以舉債為一種財務策略運用,無須將之視為洪水猛獸做解釋。就企業而言,或許如是;但就政府而言,則未必完全適用。企業借債用以增購資產,萬一面臨財務困難,至少還可變賣資產來還債;但政府舉債從事公共建設,即使碰到債務危機,卻無法用變賣公共設施來還錢。更何況,企業舉債投資的目的乃是希望創造穩定的收入作為還債的財源,以資產變賣還債,終非常態。同樣地,政府借錢從事建設的目的則是希望透過經濟的成長,培養稅源,以積蓄政府償債的能力。但觀諸我國稅基侵蝕的嚴重程度,稅收能力每下愈況,未來的償債財源堪虞。李部長一直以企業的財務觀點來看政府總體的財政問題,讓人難以苟同。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天免疫不全 歐元能否存續?

【聯合報╱歐陽承新/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所研究員(台北市)】

 

2010.06.07 02:14 am

 

金融海嘯造成的全球經濟衰退,看來行將結束,但歐洲的主權債信危機卻接棒演出,最先被點名的是希臘;之後,不同組合的歐元區「問題國家」紛紛現形;及至近日,國際焦點已轉向歐元能否存續的問題。

 

從機制設計的完備性出發,歐元區最常遭詬病的缺陷,在於區內貨幣主權歸一,但財政權分散的不對稱結構。主事機構並非不知創建經濟貨幣聯盟,財政政策也應該統籌管理的道理;歐體分別於一九九一年和一九九七年通過「馬斯垂克條約」和「安定暨成長協定」作為補充,目的在規範並強化整體財政紀律、防堵歐元區成員國變相運用非貨幣手段(如過度舉債)解決國內經濟問題,以便為歐洲央行貫徹單一貨幣政策奠定必要的運作基礎。惜後來違約國家日多,這兩套約束已形同具文,無從對違約國執行罰則;更何況,在全球衍生金融商品氾濫成災的背景下,歐洲央行對成員國通過「貨幣交換」「合法」美化(短期)經濟數據並無明文限制。二○○ 一年希臘政府聘雇高盛助其加入歐元區就是運用這種手法。歐盟沒能在事前建構防止歐元區成員國廢弛財政紀律的配套機制,確是設計上的一大盲點。

 

從運作面看,歐元所以出現「後天免疫不全」,很大一部分是出於整合進程「祇能前進,不容後退」的單向運動規律;簡稱「不可逆轉」的規律包括三部分:一是歐元幣別組合的成分、權重和(內部)兌換率一次確定(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卅一日),不能變動;二是歐元區無退場機制;三是歐元區祇能擴大不能縮減,即令面對不可抗力需要拆夥,但並無法律依據。歐元的設計師壓根沒想到,或想到但並未研議相關條款,喪失競爭力的個別國家(如愛爾蘭)退出才是避免貨幣聯盟解體、增強整體競爭力的必要手段;他們也未能預見歐元區的「整合紅利」大到難以抗拒,以致引進了特洛伊木馬(希臘),而且尾大不掉。

 

從貨幣領導權大戰的角度探視,儘管沒有證據證明歐元區現今的災難是「被設計」出來的,但歐元自發行以來,侵吞了美元的版圖和美國龐大的經濟利益,美方展開反撲完全可以想見。二○○九年底以來,美國信評公司對南歐諸國降評在先,華爾街的禿鷹集團號召放空歐元、金融巫師唱衰歐元在後,長期反歐元的學者(如克魯曼)、政客(如前財長鮑爾森)、媒體(如經濟學人、Strafor),輪番叫陣。但如論財稅問題的嚴峻程度,美國祇有過之而無不及。離奇的是美債至今仍駐留在3A級。三月間,穆迪向投資人發出若干美國3A級的主權債信風險升高,但立即引來證管會對穆迪展開調查的通知及財長蓋特納的反駁。

 

歐元落難,全球股市狂瀉、外國央行和機構投資人棄歐債而就美債,反觀,九一一至今疲弱已極的美元卻死裏逃生,美元資產炙手可熱;充分顯示從希臘下手狙擊歐元,成功轉移了世人焦點,形似亞洲金融危機的翻版(從泰國下手,目標是香港回歸後的人民幣),作為頭鳥的禿鷹索羅斯一馬當先,還是幹他的老本行,德法兩國新生代政治家正面臨最嚴酷考驗。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行一:老百姓要自求多福的金融市場

【聯合報╱周行一】

 

2010.06.05 02:53 am

 

全球金融危機的主要禍首之一美國,最近通過了新的金融市場改革法案,參眾兩院即將協商完成確立法案內容,歐巴馬總統簽署後即可執行新法,美國政府將能設立保護金融服務消費者的專責機構、更有權力能監控系統性風險、迅速接管及清算問題金融機構、監督衍生性商品市場的交易,並迫使某些衍生商品於集中市場交易。儘管新法對於降低市場風險有所幫助,但是並未解決造成金融危機的真正禍首—貪婪。

 

金融危機中有許多美歐金融機構倒閉或受政府接管,亞洲本土金融機構在這次危機中能倖免於難,並非因管理水準較高,或較不貪婪而能置身事外,而是因並未參與美歐機構為追逐金錢而罔顧風險及社會大眾權益的貪婪遊戲。例如台灣金融機構過去經常抱怨政府管得太多,使得業務受限,這次反而因不能參與國際競爭而未受到影響。

 

但是儘管全球市場才剛開始復甦,金融機構創痛猶在,亞洲的強勁成長力道已經讓倖存的國際大金融機構開始故態復萌,例如大量招募人員、承諾高薪酬、為了搶購併等投資銀行熱門業務,又再以銀行貸款誘勵客戶從事高風險活動等等。

 

台灣本土機構其實是還沒有能力從事那些貪婪遊戲的,但是貪婪是普世現象,在台灣僅是以不同形貌出現而已,譬如台灣金融機構還是在種種法規限制下,幫助國際大機構賣給台灣散戶不應購買的金融商品,使得許多人受害;幾年前的卡奴現象也是因金融機構拚命競爭業務產生的結果。

 

股市去年驚人反彈後,台灣社會毫不令人意外的又歷史重演:財經報紙、雜誌的銷量增加,針對股民的電視節目又熱絡了,銷聲匿跡許久的股市名嘴復出了,金融機構仍舊大量提供民眾短線交易消息,目的就是要賺散戶的錢。台灣資本市場的商業模式可以稱為「散戶交易模式」,券商的收入百分之五十來自股市交易量,而股市交易量百分之八十由散戶貢獻,所以散戶的交易是媒體、名嘴、金融機構主要的收入憑藉,投資人愈喜歡交易,靠散戶賺錢的人就獲利愈多,所以大家會使出渾身解數爭取散戶注意力就不足為奇了。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6/01 苦勞報導

台北國際電腦展開幕
社運團體公佈六大高科技重刑犯

苦勞網特約記者

責任主編:陳寧

繼勞工團體於5月28日前往鴻海土城總部弔念富士康自殺中國員工,要求「終結殺人生產線」之後,國內社運團體反血汗工廠的行動愈演愈烈,今天 (6/1)上午,十餘個工運前往台北國際電腦展南港展覽館外抗議,要求終結高科技血汗工廠,現場並點名公佈六大宰殺勞工、環境及農民等弱勢權益的高科技產業重刑犯。

勝華科技在中國蘇州子公司聯建科技在製程中讓工人使用「正己烷」、「丙酮」等毒性有機溶劑,導致百餘名工人正己烷中毒,勝華科技董事長黃顯雄因此被社運團體封為「化學藥劑殺人王」。

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對於上游供應商洋華光電剝削勞工、違法解僱工會幹部的情形,無視於身為品牌商應盡的企業社會責任,對外表示上游供應商的行為和宏達電無關,因此被稱為「企業社會責任小學生」。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雲鵬:專利數目的表象和真相

【聯合報╱朱雲鵬】

2010.06.04 03:05 am

台灣的技術能力經常在國際競爭力的評比中獲得肯定,其重要因素之一,在於許多評比引用美國專利局所核准各國專利數目之排名。在這方面,台灣表現的確相當爭氣。我們獲美國核准的發明型專利去年有六千多件,為世界第五,僅次於美、日、德和南韓;過去還曾是第四,近兩年才被南韓超越。

 

美國核准的發明型專利數目多,當然值得稱道,但如果根據這個指標,就判斷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技術大國之一,恐怕就言過其實了。專利不能只看數目,還要看「品質」,也就是這些專利能不能在很多的產業領域,讓其他廠商出錢取得授權,以免受侵權之訴。

 

是否已成為世界技術輸出大國,一個可以用的衡量指標是「技術貿易的輸出占輸入的比例」。此比例大於一,代表這個國家為技術的淨輸出國,也就是說,從他國得到的技術授權費用,高於自身支付給別人的權利金;相反的,如果比例小於一,則代表為技術淨輸入國。

 

從這個比例來看技術發展的層級就非常明顯了:台灣的比例不到零點三,代表支付他國的技術費用,是自己所能賺取技術費用的三到四倍。我們輸出的對象,還包括許多在大陸的台商,如果把這些母子公司間技術移轉扣除,就更低了。真正的技術大國,還是先進國家,例如日本是三點五倍,美國是一點八倍,德國是一點一倍。在新興國家中,南韓以零點四居首,但仍低於多數西歐和東歐國家。

 

另一個常被用來衡量專利「品質」的指標,是一個專利能否同時在美、日、歐獲得核准。在二○○七年,台灣此種專利有二百零四件;而在同一年,日本有一萬四千多件,美國有近一萬六千件,南韓已經達到二千四百八十八件,以色列有四百九十四件,都比我們高得很多。

 

台灣在美國的專利主要集中在半導體、資訊、通訊和光電產業,生技方面所占的比例非常低,不到百分之三。曾經有一個說法,就是台灣生技專利有「潛力」,只是沒有被好好地商業化。以政府過去在這方面研究的投入而言,我們非常希望這是事實。但到目前為止,這還只是一個「假說」,有待證實。用市場經濟的方法來看,全世界的生技創業投資公司都在找有潛力的好案子,如果有許多願來投資台灣的生技專利,就表示這個「潛力」被看到了,我們拭目以待。但是,即使未來有人願來投資,真正的商業化也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以其目前所占的比例而言,要能成為我國技術發展的主幹之一,恐怕還言之過早。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論-公債上限 政府不能再放寬了

* 2010-06-03

* 中國時報

* 【本報訊】

 

修正案爭議說明表

 在五月初,立法院開始審議公債法修正案,主要目的就是要調整各級政府舉債上限的額度。本周立院要對該法做朝野協商,可見此事將在近期有些進展。我們認為,公債法上限既沒有調整的必要性,也沒有調整的合理性,而此事若操作失當,甚至很有可能成為影響年底五都選舉的重要因素。

 

 本報先前言論曾已多次論及三都十五縣與後續五都政策的倉卒與錯誤。當初,本報的論點有三:其一,幾都幾縣生活圈不是一個地方制度議題,而是個經濟地理議題。其二,各地方政府間的不平等來自於財政劃分法者多,來自於縣市區劃或升格與否者少。其三,就解決次序而言,財政劃分討論應先於地制升格,否則日後將治絲益棼,且在時間與五都六○%人口的民意壓力下,新五都的財政制度規劃將逐漸喪失理性討論的空間。過去數月事情的發展,在在證明我們當初論點的正確。

 

 此次財劃法的修改緣由,是預期在年底五都選舉之後,台灣地方政府將出現前所未有的新局。有人認為,要讓地方政府施政更有空間,必須要將地方政府的舉債上限放寬;但這樣的想法恐怕是昧於台灣政治生態,與現實有相當的差距。

 

 台灣的地方首長多年來有一項共同的心理特質,就是認為「天塌下來還有中央頂著」。在這樣的心理預期之下,地方首長往往傾向做一些有利於自己選舉的事,但是對於防災等「最後由中央政府概括承受」的業務,地方政府總是疏於經營。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論-稅改?看看人家,想想自己

2010-06-01 工商時報 【本報訊】

 金融海嘯來襲,重創世界各國經濟,而幾乎每一國家都採用了相同的政策,包括寬鬆貨幣、降低利率及增加政府支出,來挽救衰退的經濟。但是,為了搶救經濟,又吃猛藥,又打強心針的結果,反而嚴重傷害了經濟的基本體質。最近「歐豬四國」(PIGS)面臨政府主權債信評等崩解的危機,其中希臘雖然經由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會的資金幫助,暫時獲得紓緩,但其他國家的情勢仍極端不穩,隨時都可能引爆下一波的震盪。這些國家的共同特色就是政府財政赤字龐大,債務餘額不斷攀高,金融海嘯的雪上加霜,更暴露出其財政失衡問題的嚴重性。我國近年的政府財政狀況亦迭為識者所擔憂,已連續被各家知名信評機構調降等級,雖然財政部長李述德一再「掛保證」,但不論是刻意隱藏真相抑或是認知判斷錯誤,任何改革上的疏忽與怠惰,都將對國家未來發展造成莫大的傷害。

 其實,歐豬四國的遭遇已經引起其他國家的警惕,許多國家都在思考金融海嘯後貨幣與財政政策的退場機制與時間,有些更已實際採取了積極的行動。除了嘗試逐漸提高利率之外,如何適度推動財政改革,開源與節流並進,更是大多數國家政策討論與關注的焦點。最近,光是租稅改革部分,我們就連續看到了日本、澳洲與紐西蘭等三個國家的大動作。首先,由於日本的公共債務已接近GDP的兩倍,日本政府預定6月提出財政管理策略,設定重整國家財政之具體目標,更考慮提高消費稅率(目前為5%),以降低政府龐大的預算赤字。其次,澳洲日前宣布啟動二次大戰以來最大規模的稅制改革。為因應人口老化的財政需求,澳洲政府擬於2012年開徵新資源稅,針對天然資源公司課徵高達40%的利潤稅,並以此收入支應基礎建設、退休金以及調降公司稅率(從30%降至28%)等所需的經費。其三,紐西蘭隨即也公布了25年來最大幅度的稅制改革。新的稅改方案將從今年10月1日起生效,主要內容包括全面調降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從38%降至33%)與公司稅(從30%降至28%),但同時也調高了銷售稅(從12.5%升至15%)與房地產稅,來彌補前二者所減少的稅收。這三個國家稅改的共同點是都提出了「加稅」的主張,但這個辭彙在台灣卻是一個不可碰觸的政治禁忌。

 反觀我國的稅改狀況,馬政府於民國97年成立賦稅改革委員會,歷經一年半的時間,由於正巧碰到金融海嘯衝擊,改革的規劃目標與時程全被打亂,實質成效不彰。為了短期經濟目的,將遺贈稅大幅調降至10%,不顧稅制改革應有的完整配套與結構調整。此外,更草率地在促產條例落日後,一舉將營所稅率降至17%,完全不理會彌補稅收損失的時間落差,將對已經困頓不堪的財政造成雪上加霜的壓力。相反地,許多符合租稅公平與健全稅制改革項目則多半被擱置下來。取消軍教薪資免稅為賦改會提出的第一項改革方案,但迄今仍躺在立法院等待審議。能源稅的建制因為遭到企業界的杯葛,迫使賦改會退縮讓步,不敢力推。甚至連搭上「豪宅稅」社會民氣的房屋稅分級課稅改革,都在行政院「時機不對」的顧慮下,硬生生被攔下喊卡。這樣子的稅改,簡單地說,就是「只有減、不能加」六個字來表達。

 既然財政狀況的惡化無法透過推動稅改而改善,那麼政府就只剩下利用舉債調度,才得以勉強運作下去。根據估算,我國的國民租稅負擔率去年為12.2%,今年預估為12.3%,明年則可能降至11.3%,這個數字不但將打破我國自己的紀錄,可能也是世界的新低。遭此重大財政危機,未料到政府的所有作為卻盡是一些「偷雞摸狗」的事。例如利用特別條例的立法,將特別預算的舉債排除於年度舉債限制之外,或是乾脆修正公債法擴大政府的舉債上限。尤有甚者,李述德部長更對外公開宣示,打算「複製」去年的經驗來解決今年的問題。去年2,000多億的稅收短徵,國庫係透過某些預算項目的調整縮減、國營事業(例如央行)盈餘繳庫的提高以及歲計剩餘的填補等手段,勉強才把預算彌平。嚴格來說,這完全是一種不合乎專業且遊走法律邊緣的作法,偶而為之也就算了,如今李部長竟然還想要故技重施,棄國家根本財政改革規畫正途於不顧,只求渡過眼前的難關,如此因循下去,國家財政將永無恢復生機之日。

 從日、澳、紐三國的稅改可知,稅改方案提出時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包裹設計。首先,加稅與減稅須相互搭配;其二,直接稅與間接稅須呼應調整;其三,政府收入與支出須同時考量。其實,這些本來也是我國賦改會從專業角度所構思與遵行的原則,可惜在政治現實因素的干擾下,最後搞得實際的稅改工作,既變質又走樣,殊甚遺憾。如今,看看人家,想想自己,原來,推行稅改,我們缺的並不是專業知識,而是決策者的決心與魄力。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京風向球-原來公費是這樣花法!

 

* 2010-05-29

* 中國時報

* 【黃菁菁】

 

 日本鳩山政府為緊縮財源,公開舉辦「事業甄審會議」以淘汰不必要的政府周邊事業。

 

 最近甄審小組在審核靠獎券收益營運的「自治綜合中心」時,提問指出,「中心的十五名職員,每人年收近二千萬日圓(約台幣七百一十五萬元),為何薪水那麼高?」,沒想到,中心負責人竟回答:「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人少」,真是讓人啞口無言!

 

 負責甄審的尾立源幸參議員又指出,「才十五名職員,為何要在首相官邸旁的黃金地段,租五百坪辦公室,一年約花一億八千萬日圓(約台幣六千四百卅六元)的房租呢?」結果得到的答案是:「為了來訪客人的方便。」

 

 「日本獎券協會」和「自治綜合中心」是所謂的「公益法人」,即中央政府授權的獨占事業。獎券年度營收約為一兆四百廿億日圓(約台幣三千二百六十億元),除了分給都道府縣等地方政府外,還有一千四百八十億日圓(約台幣五百廿九億元)是這兩個單位的宣傳費,真正分給中獎人的錢還不到收益的一半。

 

 如此不合常理的經營常態被赤裸裸地揭露後,讓許多人驚覺,原來花錢買獎券的民眾都是冤大頭!許多不該花的錢就這樣被揮霍掉,應該有更多獎券收益可以回饋給社會或買獎券的民眾才對。我想這種事情若是發生在台灣,一定早就有成群民眾上街頭抗議了。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反景氣循環的挑戰開始了

【經濟日報╱社論】

 

2010.05.29 01:23 am

 

 

經建會最新發布的4月景氣燈號,創下連四月亮紅燈的紀錄,並因去年5月基期較低,5月燈號可能繼續是紅燈;但在一片樂觀的經濟數據中,領先指標已連三月下滑,預示景氣走緩的警訊,惟經建會強調基本面穩固,尚無反轉跡象。紅火中透著冷調的景氣指標,正提醒著政府小心應對下半年景氣循環的嚴苛挑戰。

 

經建會編製景氣對策信號的主要作用,原是希望利用貨幣、金融、股市、生產、進出口及銷售等多面向指標,綜合判斷政府須相應採取的對策;當燈號為藍燈時,代表景氣衰退,政府應採擴張政策,以振興經濟;反過來,當燈號亮紅燈時,代表景氣過熱,擴張政策應踩煞車,以降低景氣熱度。但環顧現況,在燈號連四紅、甚至連五紅的預測下,現行的經濟政策不僅沒有一項屬降溫政策,政府還在許多政策如就業方面不斷加碼。

 

何以出現如此不協調的景象?由指標或燈號來看,實難找到答案,主因組成燈號的九項指標中,除金融及就業外,幾乎都亮紅燈,且連就業指標也是代表平穩的綠燈;但實況若是如此,從總統、行政院長、經建會主委到勞委會主委,又何必對失業率降不下來憂心忡忡?顯示去年的低基期效應,降低了景氣指標的指向性。

 

因此,對於燈號連四紅,不宜解讀為景氣過熱;而上半年的景氣紅燈既是低基期所致,下半年若不再亮紅燈,也不必大驚小怪,因為去年下半年所有指標都已翻升,這本是構成景氣循環的常態。因此,現今最令人擔心的是投資、生產及出口的擴張,能否在下半年持續。尤其,預示未來景氣的領先指標已連三月下滑,其他的調查如台經院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及中央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等,也出現指標反覆或成長鈍化,顯示上半年的熱況可能在下半年冷卻。

 

經建會對未來景氣,仍持相對樂觀的看法,主要是經濟部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已有17個百億元以上的投資案在進行,這還不包括正新輪胎規劃中的彰化280億元投資案;此外,主計處大幅上修第一季及全年經濟成長率,也是因為民間投資大幅成長。根據統計,在第一季13.27%的經濟成長中,民間投資貢獻4.23個百分點,連同存貨增加貢獻的5.14百分點,兩者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比重高達七成,由於下半年存貨當不可能再大增,投資便成為支撐經濟成長最重要的要素。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