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有沒有替代方案
【聯合報╱社論】
2010.04.15 01:27 am
ECFA(兩岸經濟協議)有沒有「替代方案」?在解答這個問題以前,似乎應當先回答另一個問題:中華民國有沒有「替代方案」?
民進黨說,簽訂ECFA是「馬統」在「傾中賣台」;可見根本是將ECFA的爭議,視為國家認同與憲政定位的鬥爭。因而,若不弄清國家認同與憲法定位的爭議,就無法弄清ECFA的是非得失。
馬政府主張簽訂ECFA的政策思維是:中華民國→一中憲法→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 →兩岸擴大各種層面的交流→三通直航→經貿交流法制化→簽ECFA。簡單地說,就是在國家認同及憲法定位上主張維持中華民國,面對全球競爭及區域化經濟整合的現實,才有了為兩岸經貿交流簽定法制框架的決策。
相對而言,倘若是主張台獨建國,反對一中憲法,反對一中各表,反對「不統/不獨/不武」中的「不獨/不武」,那就非但必須反對三通直航,也應設法阻滯兩岸擴大各種層面的交流,更應反對簽ECFA。因為,兩岸交流愈緊密,台獨建國的可能性就愈低。由於綠營一直主張台獨建國、正名制憲,所以主張戒急用忍,反對三通直航,因而也就反對簽ECFA。也就是說,反對ECFA,是台獨政策邏輯上的必然結論。但邏輯正確,卻未必代表政策正確。
其實,追根究柢,台灣的藍綠黨爭一向只有一個題目:中華民國有無替代方案?
一方主張維持中華民國;另一方主張台獨建國,以台灣國為中華民國的替代方案。如今在表象上看似在爭論ECFA有無替代方案,其實在骨子裡爭議的卻是中華民國有無替代方案?
有無替代方案,要看有無可行性。例如食物,麵是米的替代方案,因為有可行性;但毒藥不是米的替代方案,因為沒有可行性。這樣的類比可能比較極端,核四停建也許是較佳事例。用「非核家園」作「停建核四」的替代方案,當然具有理想性,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行性(只要花更大成本,承受更大汙染,或放慢經濟發展即可);但在非核的主流能源尚未出現,而又不宜全賴傳統能源的兩難下,若以停用核能、停建核四來追求「非核家園」,不是完全不可行,而是要考慮社會能否承受其代價。
台灣有兩項基本因素是不具「替代性」的。一、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地緣及人文關係不具替代性,因而中國大陸在世界工廠及世界市場的磁吸力亦不具替代性,美國、日本、東南亞皆不可能替代。二、台灣的自由民主制度不具替代性,因而要強行限制阻擾兩岸經貿、文化及社會交流也就絕無可能;在自由民主制度下,鈔票是會走路的,除非回過頭去實施戒嚴。由於這兩項絕對「不具替代性」的因素,台灣在整個國家政經路線上,也就不易採行太過逆勢操作的「替代方案」。
無論就世界、兩岸,及台灣內部的大局發展而論,台獨雖具理想性,但不具可行性;猶如毒藥不是食物的替代方案,縱使你不滿意眼前的膳食。不過,ECFA卻未必絕對沒有替代性,猶如核電廠,若是打定主意不用核能(不簽ECFA),也不是完全不可廢核電。比如說,綠色智囊建議,為爭取登陸減免六%至九%的關稅,可以鼓勵台灣廠商拔根赴東南亞投資設廠,然後再「轉進」中國大陸。這其實不是什麼新的「替代方案」。過去二十年,兩岸曾以「中轉第三地」作為「直航」的替代方案;這樣的周折,替代是可替代,但代價可怕,意義何在?
何況,倘若是為了建立「台獨家園」而反對簽ECFA;但不簽ECFA,就能實現「台獨家園」嗎?那麼,若是為了不可能實現的「台獨家園」,而反對簽ECFA,使台灣面臨邊緣化的危機,這樣的決策理性何在?
雙英辯論正在為「資訊不透明」、「資訊不對稱」而生爭議。我們認為,在現今藍綠政爭中,最「不透明」的資訊,就是民進黨的國家認同與憲法定位;究竟應以台獨黨綱、國家前途決議文、正常國家決議文,或十年政綱為準?綠營的遊行隊伍裡仍見台灣國的旌旗招展,民進黨這一回若不說清楚是否主張台獨建國,則對ECFA的辯論即失去判準。
因為,國人必須先看到民進黨所提出的「中華民國的替代方案」,才能評價ECFA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