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社會其他 (1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社論-募兵制要成功 決心比錢更重要

2010-06-29 中國時報 【本報訊】 放大

 

 推動「募兵制」,是馬英九政府主要的國防政策,歷經兩年多的準備,將於明年一月起進入「執行驗證階段」,預定三年內達到常備部隊募兵比例一○○%的目標。換言之,馬團隊開出募兵制的競選支票,眼看就要在二○一四年底兌現。

 

 值此關鍵時刻,國防部長高華柱日前卻大嘆預算不足,推動募兵制的錢在哪裡,他坦言自己也不知道,「只能到時候再說。」高部長直言不諱,在當前的政壇實屬難得,但不必這麼悲觀,錢不是最大的問題,關鍵在於改革的決心,只要對症下藥,預算的問題不難解決。

 

 首先,按馬總統的承諾,國防預算編列應隨推動募兵制的進度而調整,原則上不低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三%。今年度的國防預算編列約三千億元,根據過去六年我國GDP平均為十二兆二四七六億元計算,取其三%就有三千六百億元,比編列預算多出六百億元。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熱門話題-兒童餐不送玩具 我很在意

2010-06-29 中國時報 【張萱/高雄市(研究生)】

 

 報載,肯德基的兒童餐從下個月起開始不送玩具。身為一個七年級生,兒童餐佐玩具也是我兒時的一個美好回憶,乍聞此消息,實在無法接受。

 

 有些家長表示贊成取消贈送玩具,因為家裏玩具已經堆積如山,而且會讓孩子吵著要去吃速食,對健康有不良影響。但是這樣的批評已是倒因為果,家長應該平常就與孩子訂定生活公約,約定多久時間或是有什麼好表現才去吃,何以本末倒置,將錯怪在速食業者身上呢?

 

 再者,兒童餐的平價提供了弱勢家庭一個不錯的管道,讓沒餘錢買玩具的父母,也能藉飲食消費獲取玩具,滿足孩子需求。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憶葛老 憂資深藝人照護

【聯合報╱王長安/資深影評人(台北市)】

 

2010.06.20 02:58 am

 

 

資深演員葛香亭將於廿七日舉行公祭,台北電影節亦將頒終身成就獎給這位國片資深演員,但卻傳出分擔治喪經費引發爭議,讓人不禁感嘆資深藝人之痛。

 

葛老歷經了國片成長的四十個年頭,演出一百七十餘部影片,親眼看到國片的全盛時期、新銳電影的轉捩期,到國片市場的沒落。

 

國片家喻戶曉的健康寫實片《養鴨人家》、《蚵女》、《家在台北》、《小城故事》,葛老都參與演出,讓李行、白景瑞、宋存壽導演喻為國寶級演員;葛老愛國情操更令人感動,只要是軍教及愛國影片他都自動要求演出,《皇天后土》、《碧血黃花》、《英烈千秋》都成為六○年代的戰爭愛國經典名片。

 

葛老在二○○五年獲得金馬獎終身成就獎,最值得一提的是葛老為人謙虛和藹可親,筆者任職中視時,葛老是中視基本演員,筆者製作的戲劇節目無論大小角色,他都欣然接受全力以赴。前幾年身體已很虛弱,但仍坐在輪椅上參加金馬獎典禮;當他面臨白髮人送走愛子葛小寶之時,仍忍受悲痛參與國片演出,令人不忍。

 

他關心演藝人員福利並成立「中華民國演員工會」,為弱勢的演藝人員發聲,可惜似乎無法喚起政府相關機構對資深演藝人員的照顧,一個個資深藝人憂鬱成疾,臥病不起或身後蕭條。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熱門話題-為善到底 債務一筆勾銷

 

* 2010-06-20

* 中國時報

* 【林碧榕/高雄旗山(金融業)】

 

 八八受災戶貸款展延受理期限,將於六月底截止,中信銀人員日昨進入屏東縣三地門,向二十四位受災戶媽媽宣導如何理債,希望幫助她們減輕還款壓力,重新站起來。然災民所處的環境,尚在百廢待舉、養息狀態,近日的梅雨季豪雨又造成山崩路斷,能茍活已屬幸運,還能理什麼債?

 

 筆者居住的旗山就是八八重災區,三月四日又遭甲仙強震蹂躪,原本守住家園欲勇敢再起的人,再也無以為繼,颱風季節將來臨,殘破的家園滿目瘡痍的田園,可以安然度過嗎?

 

 因此,對須仰賴救濟的災民,那還有能力理債還款?中信銀說受理八八風災貸款展延總金額三億二千多萬元。大家都知道,辜仲諒給扁嫂「政治獻金」一擲就三億,中信銀若豁免無收入災民債務,除盡社會責任外,將贏得優良形象,為什麼為德不卒呢?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募兵制不應削足適履

* 2010-06-18

* 中國時報

* 【蘇進強】

 《中國時報》日前報導國軍將在二○一四年正式實施「全募兵制」,為了兌現此一政策支票,國防部可說卯足全力規劃,但卻因預算過高而被行政院將推動計畫退回三次。國防部長高華柱為此傷透腦筋,在既有預算的限制下,高華柱坦言將以裁減兵力敷應,但縱使預算因此而有著落,面臨少子化的衝擊,未來要募足兵源,也有實質上的困難。

 

 其實在監委黃煌雄針對國軍未來推動募兵制可行性的調查研究諮詢報告中,包含陳履安、郝柏村、唐飛、湯曜明、李天羽、蔡明憲等歷任國防部長,以及劉和謙、丁渝洲等多位高階將領,乃至受訪的學者專家,幾乎一致地表達對此一攸關國防兵力結構重大變革的憂慮。然而,馬政府的國安團隊卻甘冒五年以上戰力空隙的風險,且對國防預算與兵力結構、整體戰力三者的關連性及所衍伸的問題,欠缺足資平衡三者的考量規劃。即連最起碼且應由行政院籌措編列的募兵預算,只在既有的百分之三GDP預算結構內打轉,似不打算另以特別預算等方式支應。若是如此,則募兵員額所需龐大薪資人事預算,勢必排擠目前既有的國防預算「人事維持費」。

 

 換句話說,若以目前二十一萬五千人的兵力員額計,初估五位義務役士兵的薪資才能折抵一位募兵的人事費,則未來的人事維持費勢必加碼至原有的三至五倍,而在不增加國防預算比例的前提下,則不僅要裁軍,且勢必會排擠軍備武器的維持費及軍購等其他項目的軍費,國防預算結構將因此陷入人事費居高不下,而戰力銳減的惡性循環。

 

 誠如前參謀總長劉和謙所言,「這不是馬英九未兌現支票被罵的問題,這是國家生存的問題。」他也語重心長的指出「募兵制的變革不止是國防部的事,而是國家的大事。」但令人遺憾的是,馬政府團隊中的文人政客迄今卻欠缺「國家大事」的思維,只知一昧將募兵制的責任諉諸於國防部,而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國防部在募兵規劃一再遭行政院退件的窘困下,也只能削足適履的以裁軍做為因應募兵制的對策了。

 

 持平而論,將募兵制做為我國國防兵力結構轉型的目標,本無可厚非。但此一重大的國防變革卻應在做好配套後再與時俱進。首先,除了要有不虞匱乏的財源外,更應根據國家與國防戰略,律定軍兵種的戰略戰術,從而計量出兵力需求;其次則是針對募兵制後的打、編、裝、訓及部隊的組織結構與制度,逐項檢討策進,而非「說幹就幹」的冒進。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西施賣健康 運將更勇健

 

【聯合報╱邱淑媞/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台北市)】 2010.06.17 01:38 am

楊署長提出新構想,希望西施也可不賣檳榔、改賣飲料或提供衛生教育,甚至也不妨賣賣保險套。顛覆傳統的談話引來不同反應,但背後的人權意涵更值得探討。

在台灣,檳榔西施已發展為別具特色的一種庶民經濟與文化現象。有一位單親媽媽在家暴離婚後,決定抱著稚子、穿上清涼服裝,賣起檳榔。她說:沒有高學歷或一技在身,工作不好找;這行好歹賣笑不賣身,母子倆可以有個溫飽。

檳榔西施歷久不衰,顯見其深得勞工、運將朋友的喜愛與歡迎。這群勞工朋友與西施一樣,出身於社會最底層,集各種不利因子於一身,包括超時工作或長途開車、工作待遇低、缺乏休閒娛樂、缺乏資訊和自我保護……。路邊喝罐飲料、欣賞西施,心情舒暢;抽抽菸、嚼幾顆檳榔,更是寂寞工作中僅有的消遣。然而,也正是這些菸、檳榔、含糖飲料,使這群忠實顧客失去賺錢所需的健康。

有些人預先設定菸酒檳榔是勞工理所當然的最愛,甚至說這些嗜好代表「階級文化」,彷彿勞工階級就是不應喜歡任何健康的事物,或者最不健康才算最道地夠味的勞工。可曾想過,健康是最基本的人權,勞工可能正是這些不健康商品背後強勢行銷宣傳下的被剝削者,而非享用者?沒有其他較無害的商品值得賣給這些需要體力的勞工嗎?西施真的就只能賣檳榔嗎?

的確,楊署長的奇想,可能是太浪漫了。健康在各國已日益成為階級的附屬品;貧、病難分家,甚至代代相傳。哪裡是輕易改變得了的?

但是,如果他的夢能成真,讓弱勢西施賣給弱勢運將的,不再盡是會導致口腔癌、肺癌、心臟病、肥胖、牙周病……的東西,而是在地生產、強化免疫力的水果,令人口氣清新的無糖口香糖,暫飽飢腹的高纖麵包,補充汗水的礦泉水,提神解勞的台客搖滾樂,也或者,還有溫馨實用的健康小叮嚀以及可幫他和伴侶避孕的保險套。請別再無情的嘲弄說這些都是有錢中產階級世界中的東西了吧!

同是天涯淪落人,能否互益共生,西施賺得溫飽、運將賺得健康、社會賺得生產力與公平正義?做個幫窮人翻身的美夢,真有那麼罪過嗎?只可惜,一片唱衰聲中,恐怕更沒幾個西施有勇氣嘗試一些改變了。做不到的,到底是西施,還是我們?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圍剿富士康… 鄧小平錯在那?

 

【聯合報╱范疇/台商(北京市)】 2010.06.17 01:38 am

一百五十位台灣學者連署發表「終結血汗工廠,捍衛勞動人權」宣言,痛批郭台銘為「台灣之恥」。富士康事件的確值得關注,教授們的宣言發揮了聚焦效用。但是我個人寧可看到這份宣言的連署者不是教授,或者不是用教授的身分。

該宣言基本上是一份基於價值觀的道德宣言,立意很高。但是學者的社會角色及責任,不應該只憑著「良心」發言,他們應該在學術經驗或嚴謹的思維辨析下發言。否則,他們與學術圈外的一般有良心的人何異?他們如何教導學生對「常理」進行剝絲抽繭、正反辨析?

該宣言內對大陸勞工的聲援,相當一部分是基於當年(及現在)台灣勞工運動的「移情作用」。這一點本身沒有問題,世界勞工聯盟本來就是一場自十九世紀以來的運動。但我覺得這值得就學術的角度來辨析一番。

例如,毛澤東時代的勞工價值觀比鄧小平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更符合該宣言中的道德觀,那麼鄧小平錯在那裡?再如,經濟學者奢談的「中國人口紅利」,已證明是張還不出錢的信用卡,如果現在做道德上的一次性清還,將導致中國經濟破產,怎麼辦?

富士康及本田罷工事件發生後,中國政府積極推動「工人集體議薪」制度。經濟學者張五常著文力呼不可。張先生並沒有從道德角度出發,而是由經濟學理論證,結論是如果全中國進入集體議薪,中國的經濟引擎將大幅放緩,對工人更加不利。從台灣學者的道德宣言來看,張五常反對工人集體議薪的立場相當「不道德」。

宣言中對富士康及蘋果公司的產業角色的道德控訴,似乎完全不瞭解當今國際產業供應鏈。如果今天的國際產業供應鏈的本質是不道德的,那麼不但富士康和蘋果該被打倒,所有的台灣、美國、歐洲、日本……公司都該被打倒,高雄港、基隆港、桃園機場都應該關閉。

富士康事件反映的是大陸整體的政治、經濟、社會甚至中國歷史的問題,不是純粹的「勞工權益」議題。當然我們可以就富士康的管理模式,甚至整體台商的勞工操作模式來做深刻的批評,但是將此次連續自殺現象與「勞工權益」劃上等號,在論證上是不恰當的。坦白說,大陸仍是「前勞工權益階段」,或者是「基本人權」的階段。打個比喻,大陸普遍存在的扼殺女嬰現象,還並不屬於「女權運動」的範圍,毋寧是「基本人權」的問題,需從政治、社會、經濟、歷史視角才能全面到位的批評。若簡單的將殺女嬰現象與「女人權益」劃上等號,豈不是抬舉了中國?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堂不撤守-扣帽法休矣 請用道理反駁我

 

* 2010-06-14

* 中國時報

* 【陳長文】

 

 

 日前筆者對於公投審議委員的公開信,遭到民進黨、台聯黨以及《自由時報》近一個月的強力批評,民進黨說筆者是「國民黨的打手」;《自由時報》說筆者是馬英九的「親信智囊」、說公投審議員會被筆者「下指導棋」。讓人感慨,這些扣帽式的評論,扭曲了公共政策的討論。

 

 首先,容筆者稍摘一下滿天亂飛的帽子,筆者既非國民黨員,無官職在身,沒領公僕公餉,馬英九之於我,不過就是前後期學長學弟的故舊之誼。台灣是民主社會,總統也只是一份工作,既不高於你我,也不低於你我。不必用「親信智囊」這封建名詞,去扭曲他人發言的出發點。

 

 作為公民,我做我的工作,誠實納稅,善盡公益參與的責任,表達對公共政策關心,這是我對自己的期待。我曾對公共政策發表意見,如背債兒解套、溢繳稅款之退回、兒童保險的道德風險、政府應設政府律師等等,有時政府或立委認為我說的有理,就呼應我的建議,如徐中雄等委員為背債兒修法獻力;盧秀燕等委員為「溢繳稅款」修法串連;我呼籲「將救災防災列為國軍的主要任務」,數天後馬總統在八八水災記者會做同樣宣示等等,我很高興意見得到共鳴。我只是說我覺得該說的話,有沒有道理由社會公眾公評,該不該採行讓立委諸公、政府官員衡酌。

 

 但也有許多筆者的意見猶如狗吠火車,例如希望政府檢討國防預算的使用(以七五○億購買三十架攻擊直昇機的例子尤然)等等,相關單位無動於衷,無一官半職的我,能做的,就是用一枝筆,繼續狗吠火車下去。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力量 動員了仇恨?

【聯合報╱陳長文/法學教授(台北市)】

2010.06.14 01:27 am

日前友人寄了一篇文章,大意是我會生下一個身心挑戰兒,是因為我很缺德。這位作者不滿我對台聯公投提案的立場,寫了這篇人身攻擊的短文。朋友很生氣,他以為我會比他還生氣。但我的感覺是:遺憾與沉重。

 

遺憾與沉重倒不是來自於這位作者對我的侮辱或人身攻擊。而是來自於,他是在什麼樣的情緒之下寫出這樣的文字,又是什麼樣的環境讓他產生了這樣的仇恨,必須採取這樣的方式宣洩?我不能認同他的作法,倒不是因為受他侮辱的是我和我的家人,而是因為他踰越了待人論事的最基本尺度,這樣的發言,放在任何人身上我都無法認同,而我相信,大多數的人也都無法認同。

 

但我心中浮起的另一個問題卻是,這是少數個案,還是已變成一種社會的現象?如果是後者,那麼我們的社會怎會讓這樣的仇恨如此蔓延?

 

令我們日感憂心的是,部分政治人物將人身攻擊作為問政的常態,為了用仇恨動員更多的支持,他們必須不斷的在仇恨的語彙上加碼。而也因為仇恨的癮頭漸漸被養大了,要紓解仇恨的情緒,就必須要使用更加激烈的語彙。這樣的仇恨就像傳染病一樣,從政治人物傳染到他們的支持者;從侮辱想要批判的對象,擴及到詛咒他們無辜的家人。

 

漸漸的,在仇恨的社會氛圍中,不同立場者間,開始出現一種「天使與魔鬼」的心理暗示,自己支持的政治人物或立場一定是天使,對方則必然是魔鬼。而對魔鬼的任何羞辱與攻擊,都是「正義」的。

 

民主意涵之一,就是多元。所謂「多元」價值,並非人人有不同的想法的「形式」,而是人人可以接受別人與自己擁有不同的想法,擁有尊重他人立場的雅量。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正貧窮線的定義 刻不容緩(王雲東)

2010年06月12日蘋果日報

近日來《社會救助法》修法的議題又再度成為大家關心的焦點。針對內政部目前研擬的《社會救助法》修正草案內容,其中最核心的「貧窮線」(此處僅討論最低生活費)計算方式可能將作大幅修改,筆者持肯定態度,茲說明如下:

《社會救助法》自民國88年起,對「最低生活費」的計算方式即採目前的定義:「當地區最近一年平均每人消費支出的60%」,而將全國分成台北市、高雄市、台灣省與金馬地區四條貧窮線。

近年來隨著金融海嘯、貧富差距拉大與五都的出現,使得採用此項公式計算的問題與爭議愈來愈大,甚至已到了刻不容緩、必須立即解決的地步。主要的爭議包括:

一、台灣省的範圍包不包括新三都[台北縣(新北市)、大台中市、大台南市] :過去的最低生活費計算方式,主要係把已是直轄市的台北市、高雄市獨立出來,而不併入台灣省計算。但若延續此一邏輯,則新三都也不應納入台灣省的最低生活費計算。

可是如果不將新三都納入台灣省的最低生活費計算,會造成台灣省的最低生活費金額大幅下降,也就是說會有很多原本是低收入戶的台灣省居民,在一夕之間就不具有低收入戶身分了。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已發生在目前的台北縣,因為理論上自98年度起台灣省的最低生活費計算就不應包括台北縣(因為當年度起台北縣已有自己的最低生活費1萬792元),但事實上當年度台灣省還是包括了台北縣去計算而得到貧窮線9829元(若不包括台北縣應為9660元)。

二、現行最低生活費計算方式,可能會造成各地區最低生活費金額變化方向不一致的問題。

三、採取家庭收支調查中「消費支出」的一定百分比作為最低生活費的標準,其準確度與穩定性不如採用「所得」的一定百分比作為最低生活費的標準。

四、用平均數計算作為最低生活費的標準,容易受極端值的影響而產生所謂「富人效應」,不但無法反映實際經濟情況,更嚴重影響公平性與合理性:

 

改用所得基準計算

 

因為現行最低生活費的標準,係用家庭收支調查中樣本平均消費支出的60%來計算。但在不景氣的年代,窮人所得大幅下降,但富人所受到的影響卻相對較小。因此如果在有限的樣本中抽到少數富人,則可能會嚴重影響最低生活費的金額。

針對上述原因,內政部思考將最低生活費的標準改成「臺灣地區最近一年每人每月可支配所得中位數(以下簡稱所得基準)的一定比率」,至於此一定比率為何,則由各地區自訂(中央主管機關只定一定比率的範圍,如此也不用擔心與現行低收入戶標準接軌的問題)。而每年度所得基準若較前一年度增減達5%以上者,則按變動比率調整,若未達5%則該年度最低生活費不予調整。這樣的作法主要是改變過去以地區為單位的計算,而是以全國為對象來計算,在抽樣誤差上會較小、也較穩定(同時也不用擔心前述五都與各地區最低生活費金額變化方向不一致的問題)。此外,使用「中位數」(取代平均數)來計算更可減少極端值的影響,而提高公平性與合理性。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之光照不到的台東(張桂越)

2010年06月11日蘋果日報

 

        台東最近出了位陳樹菊,沒人理睬的後山小鎮一夕間搏了全國媒體的版面。今年3月我到了趟台東,生平第一次住在台東,在一個叫山豬的民宿家裡住了一個禮拜,浮潛了所謂的好山好水好風光。回台北後,百感交集,寫了一篇「好山好水好好睡」擱在電腦裡一直沒有發表,後來又改了題目「另類臨終病房─台東」還是沒發表。回馬其頓後,看到陳樹菊的新聞,看到台東市長、外交部長、馬總統等統統總動員,欣羨之餘,打開電腦,再改個題目「台灣之光照不到的台東」,希望政府的動員能力再現,從陳樹菊身上現到一般的台東市民身上。

我的台東,第一,是個買不到火車票的城市;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了,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嗎?「蓋無論何處,鐵路為國家興盛之先驅,人民幸福之泉源也。」是國父說過的話,建國的方略是與火車有關的,是交通的事,是大事。從中央到地方,沒一個政府在乎這個後山舉步維艱的態勢。你到火車站,能馬上買到當天的、有座位的車票給我看看,買到我頭給你!永遠的補位與自願站票!就別提周末與端午、中秋、農曆春節了。這是可憐的台東百姓的日子,誰理他們哪!除非上個《紐約時報》。

我的台東,第二,是個沒有電影院的城市;不是蓋的,整個大台東沒有一間電影院,我不說你大概還不知道吧!說是曾經有一間,著火了,燒掉了,就這樣。

我的台東,第三,是個沒有專業記者的城市;台北主流媒體操控者有之,臨時來掃個專題者有之,為台東市民全職在地監督政府者、為台東市民向政府爭取權益者,有嗎?Give me one!沒有專業記者的監督,公職當然任我非為,百姓不爽是無處申訴的。

我的台東,第四,是個充滿台東意識,讓我好睡不要來打攪的城市;一群外縣市來的、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藝術家、畫家、作家等所謂的「知識份子」,或為生存、或為漂泊、或純粹失意、或得意的在台東住下,他們吸食一種叫「台東意識」的鴉片;你跟他們隨便聊聊,會發現,他們是很「愛台東的」、是保衛台東的。然而他們這種愛很難讓我下嚥;不是所有來台東做生意的都是壞份子!不是所有的開發與建設都是欺負原住民的。舉個例子吧;他們說,有個有錢人,看到某部落海邊漂著垃圾,出錢動員部落的小朋友撿拾,花了不少錢吧,也乾淨一陣,後來不能幹了,因為部落的族長不高興,說是跟祖靈有關!說故事的說「在台東做事要尊重部落的文化與傳統」,我說;廢話!撿個垃圾跟祖靈有什麼關係?有人出錢讓地方乾淨不好嗎?

盼建設台東交通

我的台東,第五,是個dying小鎮;沒有小鎮的安和與向榮,是一個沒有希望的、一點也不欣欣的城市!既然原住民佔多數,隨便去個原住民文化展示的場所;不堪、簡陋、沒有質感的「創作」充斥,都是些便宜與台北夜市的貨色!訝異、失望、難過是我的台東行。想要趕快離開,買個火車票,大站買不到,還要託人情,跑到小站去買,經花蓮到台北,一路上旁邊站著個老人家,你說呢?!

千言萬語,台東意見份子說政府「沒有心」──they don’t care about us!──他們說。台東市長、外交部長、馬總統能為一個樸素的台東市民陳樹菊動員得熱滾滾,是不是可以請你們也費一點「心」,為幾十萬的台東人,別的不說,把個鐵路或交通搞好,可以嗎?

作者為旅外資深新聞工作者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觀念平台-失控的成人世界 陪葬的無辜童年

2010-06-11 中國時報 【楊索】

 近日接連發生幼兒遭父親燒死;懷孕母親攜嬰販毒;父親帶幼子搶劫的犯罪事件。在混亂、失控的成人世界總有無辜幼童受牽連,類似悲劇重覆上演,這究竟是誰的責任?

 失業男子胡永盛引火燃屋,燒死女兒,由於他本人獲救,隨後又說懷疑女兒非親生,這番說詞引發媒體指責,成為眾人所指的冷血父親。這一幕,看在大眾眼裡並不陌生,上個月,張姓廚師殺死雙親,又對妻兒行兇再自殺也同樣引起廣泛議論。

 台灣的父母和兒女同歸於盡的現象到底多嚴重?根據兒福聯盟統計,在民國九十六年有三十件,九十七年為三十六件,去年至今年四月則發生二十八起,有二十二個小孩喪生。今年四月間的曹小妹事件發生後,台中縣社會處於三天內緊急安置十六位可能被父母帶往絕路的孩童。

 據國內學者研究分析,台灣父母攜子女自殺的動機分為「利他型」與「報復型」,其中抱持「為孩子好」帶他們上幽冥路的父母為主要部分。自殺方法是習見的燒炭,自殺行動的導火線和經濟、感情問題及健康因素有關。

 燒死女兒的胡永盛或許可歸為「報復型」,但這也是一個在就業環境和情感受挫下,走上自毀的個案。從學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許多最後全家尋短的家庭,有的原本就是處於高風險的弱勢家庭,或者是缺乏社會支持網絡的低功能家庭。

 父母攜子女自殺的現象,可以從文化差異的觀點,批評傳統漢人視子女生命為其所掌控。這種尋短現象的增加,也可部分歸諸媒體渲染引發的模仿效應。可是,即使缺乏精確的統計數據,從新聞報導就可讀出,許多尋短案例都和弱勢族群面臨急性的經濟壓力有關。

 鋌而走險或走上絕路的成人,有人多少是抱持「爛命一條」的心理,這種心態在下層階級可以習見。這群人很多是產業區位變遷的犧牲品,勞力市場擠壓下的邊緣人。他們被隱藏在台灣競爭力成長的光環背後,在看不見的貧窮線左右沉浮。

 弱勢家庭自力更生的比例佔絕大部分,然而,社會不平等是一項事實,弱勢族群在社會階層流動所獲得的資源分配不公,甚至被制度化剝奪,他們的吶喊有時是透過社會悲劇浮現出來。

 台灣貧窮的政治經濟學,是政府部門最需要也最漠視的學分,我們的政治人物關注的焦點是,不要給首富太大壓力,造成自殺維特效應。但是,台灣內部的兒童陪葬問題卻永遠不得解決。胡小妹慘死的畫面換來民眾的嘆息,然而,嘆息聲的背後,恐怕已成為麻木不仁。

 每件罪行都要有個負罪者,並且最好是罪無可逭的犯罪者,如此,大眾才能成為圍觀的丟石頭的人。殺害女兒的胡永盛難逃法律制裁,只是將胡永盛定罪後,這個社會議題就消失了嗎?你、我真是不相干的旁觀者嗎?

 (作者為作家)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見我思-美不美差很大

2010-06-11 中國時報 【吳典蓉】

 台大美女要當show girl,不安的人可能不只台大校長李嗣涔;畢竟,這個工作是赤裸裸的以貌取人,只是,她(他)們如果社會經驗多一些,也許會反駁,這個社會難道不是靠著以貌取人在運作嗎?

 美醜之分可能是現代社會最合法的偏見。尤其拜演化生物學之賜,美貌成了客觀的事實,不像我們一向所說的,「情人眼中出西施」。科學家發現,還未社會化的嬰兒,會多花幾秒鐘盯著姣好的面孔。那一種面孔會吸引嬰兒?秘訣就是「對稱」;生物學家認為,生物通常要有比較好的基因才能發展出對稱的面孔及身體。就此推論下去,美貌不只是健康的代名詞,慢慢的也等同於高智商。

 甚至在工作領域都是,德州大學經濟學教授Daniel Hamermesh曾在許多國家研究美貌與成功的關係;在美國及加拿大,他發現帥哥的平均薪資比一般人多了百分之五,美女則多百分之四。令人驚訝的是,不像西方社會那麼明目張膽崇拜美貌的中國,上海美女的平均薪資卻足足多了一成,如果這是對美貌的獎勵,對不美的人也有「懲罰」,薪水比平均薪資低了駭人的三成。

 美貌已有超乎道德的價值,現在又加上科學的加持,不美的人還有喘息的空間嗎?

 已故的美女作家曹又方(她可能不喜歡這樣的頭銜)曾在〈女子的美麗與哀愁〉一文中提到,美女的人生是他律的,而醜女的人生卻是自律的。她認為,相貌不出眾的女人,對自己的命運反而發揮了高度的主導作用;美色則是雙面刃,將自己的人生機運漂浮在美色資本之上,順逆無常。

 換句話說,美麗令人不安,那些天生麗質的,或是我們這些旁觀者,總是擔心美麗被虛擲,美人的一生就此被浪費。因此,台大的show girl 藉著在展場走秀,充分運用自己的美貌,這和現代市場機制剛好一拍即合,讓美麗可以得到最現實的運用。

 只是,在大眾及市場的凝視下,美人可能常要活在別人的眼光中,美女(或帥哥)要堅持自己的目標,要比常人有更強的定力;相反的,不美的人至少有不受干擾的自由,可以平靜的追求人生的目標。

 當然,談到不美的人比較有自主性,有點像是說窮人有在公園遊蕩的自由;這樣的自律性和自由,大概不太能安慰人。就像曹又方在該文的結論所說,再怎樣,女人還是甘願當美女!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筆記/別忘了妳的口哨

【聯合報╱蘇位榮】

2010.06.10 02:03 am

「各位旅客,屏東到了,下車的女生別忘了妳的口哨」,這是最近網路上流傳的笑話。

 

屏東一位「摸胸狼」連續對女學生襲胸,他落網後,檢察官向法院聲請羈押,法官竟以這是「輕罪」為由,將他放掉,讓地方民眾嘩然,受害的學校立刻分發口哨給女學生護身,因購買的數量太大,口哨還缺貨。

 

學校教導女學生,發現「摸胸狼」立即吹哨,同時宣導學生「不可落單」。想想看,全校三、四百名學生看見摸胸狼時一起吹口哨,那是多麼壯觀的場面,簡直可以申請金氏紀錄了。話說回來,那位法官大人讓摸胸狼「趴趴走」,難道不知道這會造成地方人心惶惶?

 

這位法官或許認為「摸胸」只構成猥褻罪,這是輕罪,不符合羈押條件。但是,「摸胸狼」自己都承認,只要騎機車看見落單女子,就會產生觸摸被害人胸部的衝動,顯然他在精神方面可能有問題。依此,法官似乎可以根據「預防性羈押」規定將其羈押,以避免有更多的人受害。

 

有家長對摸胸狼被輕縱感到失望,認為「法官若看到被害女學生驚恐害怕的模樣,或許就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不知道這位法官有沒有想過:如果是自己的妻女遭人襲胸,將做何感想?在那種情況下,仍會堅持這是輕罪嗎?

 

不僅此案,法院不時作出離譜的裁判,讓人感覺到我們的法官似乎缺乏「同理心」,沒有站在一般民眾的角度替人設想。別忘了,法官不能夠高高在上,要能體察社會的脈動,裁判的結果必須符合民眾的法律情感。當社會上「狼人」充斥之際,法官卻輕昜將摸胸狼放掉,這豈不是變相在幫助犯罪?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然是歧視!

何品融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哲學與公共事務研究室成員

  日前國內航空服務業者因於招考時規定空服員身高,經勞工局認為,此舉違反就業服務法第五條,應可開罰30萬至150萬元不等;國立中正大學哲學與公共事務研究室於此報導後也在部落格對此公開發表不同立場的相關文章,但本文中筆者將針對該文中與空服員攸關之職業限制的部份提出不同見解。

  如果我們認為今天華航限制空服員招考的身高標準是合理的,那麼會有兩種可能:一、華航沒有違反就業服務法,二、這個就業服務法根本就是有問題。第二個可能性暫不討論,在第一個可能下,就業服務法第五條清楚表明:『為保障國民就業機會平等…雇主對求職人或所僱用員工,不得以種族、階級、…、容貌、五官、…等由為,予以歧視』;人類的身高天生,本就不易改變,若因某求職人身高因素而告知其不得應徵某職業,當然是一種歧視,華航在招考中限制身高這部份明顯違法,那麼一個明顯違法的行為何以會有「不違法」的可能?

  該文認為華航應能基於安全考量、或是華航辯駁空服員應在站立時能觸及行李艙與暗艙等而限制空服員身高,這種試圖粉飾歧視的藉口怎麼會是合理的?身高161公分的筆者曾報考某航空公司,該公司招考標準是赤腳觸及220公分高並停留30秒,事實上這個動作的難易程度近乎於零;而空服員這個職業在工作時需要長期穿著高跟鞋,機艙更多是狹小空間,能否觸及行李艙或暗艙等應該考量的不是身高,而是空服員在機上服務與緊急時刻時所能展現的專業,這些也才是每個旅客注重的,才是各航空公司在招考空服員時除了身高之外應該看到的!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是嚴格還是歧視?

傅延文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哲學與公共事務研究室成員

日前華航徵空服人員,規定女性160公分以上;男性170公分以上。勞工局認此項條件違反就業服務法第五條。

華航則宣稱,根據國際民航組織訓練手冊規定的身高標準,空服員站立時必須能開啟座艙行李艙及伸手可及的安全設施,華航機上座艙行李艙高度一百七十公分,放置救生艇的天花板暗艙,高度有兩百公分,如未適度要求身高,將無法承擔這些任務。

實務上也有認為,依警察法第二條規定,警察任務為依法維持公共秩序,保護社會安全,防止一切危害,促進人民福利,亦即維護社會治安為警察之主要任務,對體能自有較高之要求。身高為體能要求重要項目,對將來可能擔任警察之女性要求身高160公分以上,衡諸現在國民之身體狀況,亦非不合理(97年判字第1124號)。

故若依其工作性質並在符合比例原則之前提下,則需求機關似乎仍得明訂徵才條件。惟華航日前將身高之限定,改成伸手後之高度。但若華航得以規定伸手後之高度,那麼上開判決要求女性身高,則有置啄的空間,因為身高低於160公分者,也很可能是位健步如飛、體格健壯的女性,故似無限制身高之必要。

然而,筆者發現,同是大眾運輸業的臺北捷運,對於新進人員的體檢要求則異常嚴格。日前的招考簡章中訂有十五項的體檢消極要件,若其一異常,則判定體檢不合格,不予分發進用。如體檢條件第一點『若血壓之收縮壓超過140mmHg或舒張壓超過90mmHg』及第十點『常規檢查、血糖、膽固醇、三酸甘油酯、GOT、GPT、BUN及肌酸酐等其中之一項,經檢查醫院判定為異常者』。

惟筆者認為,影響血壓高低之因素甚多,膽固醇亦經常隨生活習慣改變而變動或得以藥物控制。且在通常情況下,不可能隨時得知本身的膽固醇指數。故僅以一次體檢之結果即為判定,則將可能出現應徵者耗費許多的時間與勞力通過甄試後,最後卻未能通過體檢的窘境。

因此,若警大及國家考試基於警察工作性質特殊性,得限制應考人之身高,則華航同樣也能基於安全上考量而限制身高。不過是否得以性別或族群再為區別,則有討論的空間。惟臺北捷運對於新進人員有如此嚴苛的健康要求,卻未能充分說明如此與工作性質間的關聯性,則還有待相關單位釋疑。(全文完)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機場捷運求快?串連北都!

【聯合報╱任恆毅/台灣鐵道與國土規劃學會籌備會發言人(桃縣中壢)】

2010.06.08 02:21 am

馬總統關切機場捷運,希望台北車站到桃園機場的時間從卅五分鐘降到廿五分鐘,甚至廿分鐘,桃園機場才有所謂的競爭力。馬總統對機場捷運的認知就是要快,這點沒有錯,問題是機場捷運在設計與興建的時候,就沒有考慮要快,而是考慮沿線的土地開發。這自然與當時的政策有關,如今在高鐵局已經執行到中途才說要修改,只怕是難上加難。

 

其實若從國土規劃角度來看,機場捷運將可串連台北、五股、林口以至於大園、中壢,完成北北桃西側的路廊,帶動人口的移動,降低台北市的居住需求。若宏觀一點,這條機場捷運加上中壢、台北間之台鐵捷運化路線,就是現成的區域環狀捷運線,一個可以媲美東京大山手線的環狀捷運,將台北市、新北市、桃園結合而成的北部都會隱然成形。

 

再者,若是從非以台北為中核的角度來看,其實機場捷運對於桃園機場的可及性改善還不小。譬如中南部民眾即可從高鐵桃園站就地利用機場捷運直接連結至桃園機場,而新北市的五股及林口地區到機場的便利性也大幅提高。

 

如果再宏觀點,從北台灣擴至整個台灣西部,高鐵不也是串連台灣五都與雲嘉南平原的重要路廊。

 

雲嘉南地區有著極佳的居住品質,可是當地青壯人口多外出都會工作,隔代教養問題嚴重,如果可以將當地妥為規劃,成為適合三代同堂的台灣最佳低密度開發生活區域,吸引三代家庭遷入。一方面引導在地發展健康與教、養、衛等相關服務產業;另方面也藉由高鐵,讓平日在都會區租屋生活工作的壯年能於周末期間輕鬆地在短時間內回到家中,三代歡聚,也紓解了都會區的住宅需求壓力,這不正是國土規劃的目的之一嗎?

 

比起為了解決高鐵雲嘉段地層下陷,就突發奇想的說要開發綠能產業,取代農業,刻意忽略重要的產業聚落觀念;或是隨意嚷嚷要取消雙色優惠,訂出天價的回數票價格,而不思應結合國土規劃,以合理票價,提升承載率的高鐵經營業者,真的,我們需要更宏觀地運用鐵道來妥善進行台灣的國土規劃。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平均壽命/解放男性 與女人並肩到老

【聯合報╱顧燕翎/台灣銀領協會理事長(新竹市)】

2010.06.06 03:10 am

 

台灣男女的平均壽命近數十年都不斷增長,只是女性成長稍快,從一九八六年比男性多四點九一歲,到二○○九年多了六點六歲。為什麼男人不能和女人並肩到老?是愛抽菸?好刺激?暴力傾向?還是荷爾蒙不行?於是報紙標題加上:男人啊,請多照顧自己的健康。就好像百年前,女人沒機會上學,卻歸咎於女人沒大腦一樣。

 

這是個別男人的個別問題嗎?

 

挪威情況曾經相當類似,女性平均壽命持續領先增加,到一九八六年已與男性相差六點九歲,但近廿年來卻明顯逆轉,到二○○九年只差四點五歲。為什麼?因為政府在致力提高婦女地位時,領悟到男人也需從傳統性別角色桎梏中解放出來,才能真正達到兩性平等。於是政策性改造陽剛的男性文化、男外女內的角色分工,並規劃兼顧家庭生活的工作型態。一方面讓女人在職場更充分發揮潛能,同時讓男人變得更柔軟、更願意分享情感、更懂得照顧他人。結果上市公司董事有百分之四十是女性,(一九九○年代只有百分之五),而男人壽命越來越長了。

 

挪威過去研究發現,男人一般在機構中占據較高職位、薪資也較女性為高,但普遍與家人相處時間少、意外事件發生多、從高中以上學校輟學的人數多、行為偏差學生多,犯罪率高、自殺率高、有暴力傾向者多、從事照顧工作和教育工作者少。

 

近廿年來,挪威政府採取了系列政策,創造了顯著的改變。一方面減少男性和女性為主的行業之間的薪資落差,同時用各種手段,如大力宣導、採取配額制、以男性為目標團體進行招募等,鼓勵男人投入護理和學前教育等女性為主的行業。此外,提高男性請育兒假的天數,並且不斷提醒雇主和人民,男性也有家庭生活需求。一九八八年請育兒假的父親僅占百分之一至二,二○○七年已高達百分之九十;年輕的父親在上班日大方地推著嬰兒車逛公園,甚受歡迎。

 

學校教育則有意破除性別刻板印象,引導男女學生學習非傳統學科。特別注意男生的學習障礙,早期介入,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避免中途退學。在情緒管理方面也採取早期預防的方式,教導男生控制自己的憤怒和侵略性。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替護理人員發聲

自由時報 2010.06.06 ◎ 賴其萬

最近「台灣女人連線」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合辦「性別、健康與醫療研討會」,會中討論到女人對男人,以及病人或護理人員對醫生的相對弱勢,使得女病人以及女性護理人員在醫療環境遭遇到許多問題。前者顯然在社會輿論與媒體的注意下已在改進,但醫療團隊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的護理人員,卻仍未獲得她們應得的尊重,這使我不覺想起幾件往事:

 

一、護理人員的培育過程需要注重自尊自重的心理建設:幾年前參與台大醫學院對護理學系的院內評鑑,一位熱心教學的護理老師感動了我。她說,醫療的大環境有時對護理學生是非常的不友善,所以她特別用心保護學生在實習時不要遭受到心靈的創傷。她說有一位學生因為病房的主治醫師對她所問的問題置之不理而感到沮喪,她就鼓勵這學生要先自己查書,找不到答案才問醫師,而且一定要告訴醫生自己查書的結果,並清楚說出自己疑惑的地方。結果主治醫師看到這位護生如此用功,就非常熱心地與她討論,而使她受寵若驚。這老師說,學生就這樣學到,只有靠自己努力才能得到人家的尊重,而去除護理人員總是遭受忽視的刻板印象。

 

二、醫學生應該要學會尊重護理人員:最近有一位醫學系五年級男學生在內科實習的小組討論會,表示很想請教與他照顧同一位病人的護士學姊,為什麼她能與病人和家屬相處得這麼好。我忍不住當場稱讚他這種好學的態度,同時也適時指出,醫療成果其實是團隊合作的結晶,但醫師卻往往獨攬所有病人的稱讚與感激,而任勞任怨的護理人員卻得不到她們應得的正向回應。在醫者的培育過程中,我們應當讓醫學生感受到尊重其他醫療團隊成員的重要性,而這也正是當今醫學教育所強調的「團隊精神」。

 

三、社會大眾應該去除對醫師與護理人員尊重程度的差異:三十幾年前出國之前,我也曾在台灣當過醫學生、住院醫師、主治醫師,但想不到二十幾年後回到台灣,我才感受到台灣病人與家屬對醫、護人員的態度竟有如此強烈的對比。在診間對我非常客氣的病人與家屬,卻對護理人員判若兩人,這種態度差異使我不得不當場替我的工作夥伴叫屈。

 

如果我們不能好好改善護理人員的培育過程、職場環境以及大眾態度,我們哪能奢望護理界繼續有熱心、肯幹、聰慧的新血,並能堅持留在她們的艱鉅崗位繼續奮鬥?(作者為醫師)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小虹:城市的美麗與憂愁

【聯合報╱張小虹】

 

2010.06.01 02:19 am

一向喜歡「拈花惹草」,周末如能抽空繞上一趟建國花市,就會讓作為台北小市民的我,歡喜開懷不已。所以私底下對即將登場的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總是抱著一些些不切實際的美麗期待與憧憬,直到最近參加了一場由都市改革組織與文化研究學會舉辦的民間花博論壇,才赫然發現原來花博可以如此不美麗,如此不單純。

 

做為台灣的文化工作者,我們當然知道台北花博乃是當代全球城市行銷的尖端產物。今年上海有世博,台北就要有花博,就像去年高雄有世運,台北就要有聽奧一樣。為了提昇城市競爭力,打造城市品牌價值,哪個亞洲城市不是爭先恐後砸重金,拚能見度,不惜讓城市超速景觀化、奇觀化、觀光化,就怕一個不注意,從此名落孫山在全球城市競爭力的排行榜外。而台北花博的道高一尺,乃是以「感性軟修辭」營造美麗憧憬,「彩花、流水、新視界」、「花園城市」、「美麗的力量」,「綠色生態,保育家園」,再適時補上振興景氣,促進就業,擴大經濟效益的「發展硬道理」。軟硬兼施下,誰能對花博說不?

 

然而民間花博論壇,卻替我們打開了另一個黑盒子:花博與都更的一體兩面。在論壇學者專家的深入分析中,花博儼然成為台北最新一波加速城市改造的巨型都市更新案,以容積獎勵大放送的方式,創造出暫時的綠地與休閒空間,但這些「曇花一現」的公共空間,都將在緩建兩年後回歸財團或建商的私有化,蓋出更高更大的建築量體,繼續遮蔽台北的天空,繼續炒作台北的房價與地價。這種「交換」,乃是以立即看得見的繁花盛景,「交換」暫時看不見的容積率倍增,以立即看得見的美麗、綠化與繁榮,「交換」暫時看不見的歷史記憶與城市肌理之消失。在她/他們的眼中,花博是當下最美麗的城市推土機,以一時急功近利的好好看,「交換」一世永續生存的好難看。她/他們憂心忡忡,只因她/他們看到熱熱鬧鬧迎花博的背後,一個更大的破壞、更大的災難正在進行。

 

聽了他/她們的分析,讓我作為一個愛花的台北小市民,不禁精神分裂了起來。我知道這套充滿理性與理想性的語言,對大多數只想追求眼前微小幸福感的小市民而言,距離非常遙遠,就算花博是「美人」,都更是「白骨」,大夥也只想盯著「美人」的這一面看,決計不想翻到「白骨」的那一面瞧,「美人白骨」的城市劫毀寓言,終究無法成立。更何況目前花博的許多紛紛擾擾,早已墮入台灣最粗暴、最簡化的選舉解讀、買票綁樁與政黨二元對立,而讓真理越辯越迷糊,永遠說不清。而更關鍵的,則是在當前價值系統徹底混亂的台灣,無法轉換為數據(競爭力排行榜名次,就業機會,觀光人數等)的理想、信念與價值,究竟還能具有多少說服力與動員力,想來總是讓人充滿沮喪。

 

砸下重金的花博,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但在速成門面粧點的熱鬧節慶過後,誰還會在乎那已然展開、即將到來的城市大破壞與歷史大災難呢?    (作者為台大外文系教授)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