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ECFA (6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看看哪家民調最漏氣

自由時報2010.04.29 ◎ 許建榮

近日來,國民黨黨政、統媒和名嘴輪番砲轟自由時報的民調,除了顯示各媒體的民調數據本來就有爭議性外,也顯示國民黨多麼在乎「反對ECFA的聲音」。

其實若檢視歷來媒體的民調,幾乎沒有一家民調禁得起考驗。以二○○○年的總統大選為例,TVBS在選前民調說連戰二十五%、陳水扁二十六%、宋楚瑜二十四%,聯合報民調指連戰二十七%、宋楚瑜二十六%、陳水扁二十二%,中國時報則是連戰二十%、陳水扁二十二%、宋楚瑜二十二%。投票結果是連戰二十三.一%、陳水扁三十九.三%、宋楚瑜三十六.八四%。

二○○四年總統大選,當時除了民進黨、三立普羅、山水等民調在農曆春節後開始顯示扁呂微幅領先或差距外,所有的統媒民調都顯示連宋從頭到尾遙遙領先,例如TVBS的選前兩天民調是連宋四十六%、扁呂三十七%。但投票結果是連宋四十九.八九%、扁呂五十.一一%。

倘若針對自由時報曾經公布的幾則民調為例,二○○五年台北縣長選舉,自由時報在十一月底的民調是周錫瑋領先羅文嘉二.三三個百分點。當時TVBS的民調是周錫瑋四十八%大幅領先羅文嘉三十一%,差距達十七個百分點。而投票結果的差距是十.五七個百分點。

二○○六年,高雄市長選舉激烈萬分,選前各家的民調分別是,TVBS的陳菊三十六%對黃俊英五十%、中國時報的陳菊二十九%對黃俊英的四十二.七%、聯合報的陳菊二十七%對黃俊英的三十九%、年代的陳菊二十六.三二%對黃俊英的四十一.二八%、東森的陳菊二十八.五%對黃俊英的四十一.二%。以上所有民調都顯示黃俊英大幅領先且勝券在握,當時只有自由時報民調顯示陳菊三十四.○九%對黃俊英的三十四.三八%,而這個資料最接近選舉結果的○.一四%。

既然國民黨與統媒如此深信支持ECFA的超過反對者,那麼,國民黨和這些支持簽署ECFA的統媒應該更大聲疾呼:「支持ECFA公投」,讓公投來證明所有民調的準確性。但國民黨和這些媒體敢支持ECFA公投嗎?

(作者為澳洲Monash大學博士候選人)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暫停簽署ECFA 靜待公投作決定

自由時報2010.04.28

雙英辯論之後,根據台灣智庫的民意調查,有六成六的受訪者同意以公投方式決定ECFA,而且,有六成四的受訪者贊成在公投決定前,應該暫停六月與中國簽訂ECFA。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現象:多數民眾體認到自己是國家的主人,珍惜自己的公投權力,要求重大政策由人民來做主,這比雙英辯論誰贏誰輸,誰的表現較佳,更值得政治人物注意。

ECFA的詳細內容和談判過程,馬政府一直拒絕讓國人徹底了解。面對愈來愈多民眾心生質疑,馬政府的因應之道也不是開誠佈公, 向作為國家主人的人民交代清楚,而是浪費更多納稅人的血汗錢,從事洗腦式的政令宣傳。馬政府的邏輯很簡單,即,捨尊重人民知的權利一途,反其道而行地向人民灌輸馬政府的意志。馬政府似乎相當迷信宣傳,認為只要四面八方催眠人民,人民就會迷迷糊糊相信他們的說詞。

然而,馬政府隱瞞人民的高傲態度,包括辯論前拒絕提供在野黨充分資料,反而導致人民更不信任馬政府的所作所為。上述台灣智庫的民調,經過交叉分析發現,泛藍支持者也有近半數支持公投,至於一般民眾就更不在話下了。由此可見,台灣的民主深化程度,已非馬政府的愚民政策所能自欺欺人。何況,馬政府執政近兩年來,跳票的政見一籮筐,誠信破產,人民哪還會輕易受騙上當?泛藍支持者近兩年前被騙過一次,其切膚之痛,尤應比一般人沉重,不是嗎?

昨天,馬英九總統對外籍記者表示,一旦簽訂ECFA,其他國家與台灣簽署FTA的壓力就會降低,誘因也會增加,他也公開要求對岸不要阻擋。馬英九還說,他會親自帶領FTA小組,與其他國家簽署FTA,愈快愈好,愈多愈好,而與其他國家簽署FTA,名稱會用「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簡稱「中華台北」。台灣跟中國簽署ECFA,馬政府將之定位成一個中國之內的地區對地區,台灣被一中繩索套住,以「中華台北」概念跟其他國家簽署FTA,再加上中國官員揚言,仍須獲得中國同意,台灣地位港澳化便就此定局了。

按照馬英九的劇本來走,ECFA之後,台灣也就「國將不國」了。而台灣對中國「讓主權」之後,台灣人民的生活會變好嗎?答案明顯是否定的。台灣智庫的民調顯示,五成四的受訪者認為,馬英九的主張比較接近財團。易言之,大家都很清楚,所謂的ECFA,獲益者無非是國共兩個中國黨與屈從中國的財團,而台灣從農漁業到傳統產業,從藍領勞工到白領專業人士,都會受到莫大的衝擊。

國共洽商ECFA,說穿了是一齣「以經促統」的政治野台戲。中國口口聲聲的「讓利」,只不過是拋出糖衣毒藥,誘拐馬政府和親中財團這股政商勢力。但此一「讓利」的報酬,不僅是台灣主權讓給了中國,台灣人民未來也得看中國的臉色吃飯。涉及如此重大的現況改變,台灣人民能夠眼睜睜看著決定權被剝奪,坐以待斃嗎?雙英辯論之後,馬政府的宣傳又舖天蓋地而來,國共合作併吞台灣的前哨戰開打了。擔憂政治自主、經濟自由被出賣的台灣人民,只能以更堅定的意志來捍衛國家的主權,以及自己和後代子孫的生存權!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投 看14案例解析

自由時報 2010.04.28◎ 陳隆志

這次「雙英」ECFA大辯論是一件促進理性思辨的好代誌,增加人民對ECFA政策不同意見的了解,並凸顯兩黨在處理台海兩岸兩國政策的差異,但是遺漏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就是ECFA公投的問題。

馬氏政府為了速速與中國簽訂ECFA,不惜迴避國會的監督機制,又誇大ECFA的好處,刻意掩飾ECFA對台灣經濟與主權可能的衝擊。辯論前,政策及決策程序的妥當性已經受到人民質疑;辯論中,馬總統也是迴避逃閃民進黨蔡主席的質問;一直到辯論結束後,一般人民對於ECFA的關鍵內容還是一無所知。

面對台灣空前的經濟、政治及國家主權的危機及不確定性,台灣人民要求先透過直接民主的程序,進行ECFA公投,以確認是否簽訂ECFA的訴求,愈來愈強烈。

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台灣聯合國研究中心經過一年的籌備,五月一日將發表《國際重要公民投票案例解析》的新書。透過十四個國家或地區推動公投案例的研究成果,凸顯世界各國如何透過公民投票處理有關國家政治地位、加入國際組織、條約的同意等重要事項的決定;這些重要公投的經驗,有助於台灣國人對於公民投票的民主價值、促進政策的周延性以及強化政策正當性的功能有進一步的認識。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特別是在人民對ECFA充滿疑慮的關鍵時刻,這種直接民主的行使,是台灣反映真正民意、民主制衡的重要方式。

(作者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化 中國化 相輔相成

【聯合報╱童振源/政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台北市)】

 2010.04.27 03:03 am

 

回顧過去廿年的經濟發展經驗,台灣的全球經濟發展戰略方向是非常明確的,而且內部共識相當高:發揮台灣優勢、整合國際資源、拓展世界市場、提升台灣優勢、壯大台灣經濟。台灣沒有充足的生產資源與廣闊的市場腹地,台灣必須仰賴全球資源的整合與全球市場的開拓,才能促進經濟增長與永續發展。

一九八○年代末期以後,亞洲四小龍以美國為市場的加工生產地位逐漸被後起的中國與東南亞取代,台灣必須尋找新的國際分工定位。政府先後提出「亞太營運中心」、「全球運籌管理中心」、「亞太經貿樞紐」的構想。總歸一句話,台灣是一個海洋國家,台灣必須融入國際經濟體系,必須運用台灣在亞太經濟體系的優勢地位永續發展台灣的經濟。

然而,中國阻撓台灣參加東亞經濟整合協定,使得台灣無法利用東亞經濟整合的契機,反而要面對歧視的競爭壓力,更凸顯台灣的市場狹隘,讓台灣在吸引國際投資上陷入劣勢。從二○○○年至二○○七年,台灣吸引的淨國際投資為負一○七四億美元。這不僅是台灣資金大舉淨流出,而且是伴隨著台灣人才、技術與消費力的嚴重外流,結構性地侵蝕台灣的國際競爭力,造成台灣永久性與持續性的傷害!

根據筆者對一○一九家台灣企業與外商之調查,如果台灣加入東亞經濟整合體制,百分之廿三到卅七的受訪企業會增加對台灣投資;如果兩岸簽訂經濟整合協定,百分之廿九至四十二的受訪企業會增加對台灣投資。而且,各類企業均一致建議台灣要簽訂經濟整合協定的優先對象是中國,其次才是美國、歐盟、東南亞與日本。

也就是說,台灣要借重「中國化」的手段,比較容易達成「全球化」的目標;「中國化」與「全球化」是相輔相成,而不是相互對立的。

面對當前的挑戰與困境,台灣應該積極推動全球經濟整合體制,並在國內共識下推動單邊自由化,才能跳脫出國際地緣政治的泥淖與化解中國的政治阻撓。台灣應該成為全球化的領航員,以世界市場與全球資源為揮灑的空間,而不是被動地等候與其他國家簽署協定才進行開放。無論政府與社會都必須調整過去被國際孤立的受害心態,改以積極進取的作法迎接新的台灣世紀。

同時,台灣要活用中國市場與生產資源,以提升台灣在全球經濟競爭的優勢與促進台灣經濟發展的全球化。但在策略上,台灣應該交互利用美國與中國之政治槓桿,同時完成台美與兩岸經濟整合協定,以維護台灣的經濟自主性與克服中國障礙因素,進而再與主要經貿伙伴建構經濟整合體制。這樣才能極大化台灣的區域經濟整合效益。

其實,這些建議只不過是回到台灣過去的共識方向,但卻是台灣永續發展的根基!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世紀辯論做註腳(杜震華)

2010年04月26日蘋果日報

由公視負責主辦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雙英辯論」已經在昨日順利舉辦。朝野雙方理性詰問、攻防激烈、各擅勝場。總的來說,馬英九總統表現出 十足的自信,又對蔡英文主席的不少質疑做出令人驚豔的回應,加上總結時拉高推動ECFA的層級到親自帶領、要求對岸不得繼續杯葛台灣和其他國家簽署的氣 魄,使得辯論結果十分清楚,也使得這場辯論成為ECFA由困境走向坦途的分水嶺﹗

然而,這並不代表 ECFA的未來就沒有問題,也不表示民眾就會一面倒地支持ECFA。其實,辯論的雙方都還是無法用簡單清晰的語言向民眾說明ECFA未來大致的完整內涵, 特別是蔡英文主席不斷提出的幾項質疑,並沒有獲得馬總統清楚的回應,是馬總統在辯論中沒有獲得「滿分」的地方。
只是,蔡主席的這幾點質疑,不應該隨著辯論的結束而消失。馬總統或政府應該在適當的時機,有耐心地向質疑的民眾釋疑,才能夠提早化解將會不斷由質 疑勢力所發起的反對運動。如果以為辯論的勝利將使得「西線無戰事」、ECFA「輕舟已過萬重山」,將極可能誤判情勢,累積更多的阻力!
蔡英文主席的幾點質疑如下:一、政府再三告訴人民不簽署ECFA的話,台灣出口到對岸的產品將面臨9%的平均關稅,但事實上WTO的統計顯示大陸 2007年實際關稅率只有1.95%。如果馬總統的幕僚夠認真的話,應該去WTO的網站去確認這項資料;筆者查證過正確數字是4.5%,而台灣2008年 對大陸交付的實際關稅率約5%,都遠高過蔡主席所提的,當然構成了對台灣極為不利的貿易條件。但台灣智庫弄錯、蔡主席錯誤引用、馬總統幕僚忽略、民眾沒人 弄懂,馬總統也只能逃避問題!

未明確回應四質疑

蔡主席第二個沒被馬總統回答的疑問,是270多個自由貿易協定都能在WTO過關,不代表台灣的ECFA如果 未達成九成產品免關稅,同樣可以過關。在邏輯上這是正確的質疑,因為台灣是國際貨幣基金會認定的33個先進經濟體之一,目前周邊鄰國又虎視眈眈,不太可能 讓台灣「蒙混過關」。但是,馬總統的幕僚應該了解,WTO並未設定農產品和工業產品都要達到九成自由化才行;因此,我們將一成的排除產品集中在農產品並沒 有問題,所以830項不開放的農產品可以持續禁止進口,不僅是十年內,十年以上也一樣!至於這樣做對台灣農業前途其實是不利的,則是另一個問題。
蔡 主席第三個質疑,是大陸產品回銷台灣的衝擊,政府如何來應對。馬總統再三提到有950億元的基金來協助產業和勞工,但蔡主席是在問「具體的方案」何在?
馬 總統只能按照經濟部提供的答案回應,說有三類的措施來協助產業,但是這些措施都是目前已經存在的,怎能應付未來更嚴重的情況?
經濟部迄今沒有提出 具體的弱勢產業輔導方案(如幫助陶瓷業、毛巾等產業選送人才出國學習設計等),其實是在陷馬總統於不義,無法回應這項質疑!第四個質疑還是農產品無法獲得 保證永遠不開放,前面已經提供解答,而馬總統的確沒有回應。無論如何,我們樂見這樣的朝野政策辯論,希望這種模式能促使雙方理性討論,將台灣帶往更光明的 未來!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經濟組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給杜震華教授上一課(陳博志)

2010年04月27日蘋果日報

雙英辯論之後,杜震華教授撰文「為世紀辯論做註腳」,說馬總統的回應令人驚豔。這種不必講理由直接歌功頌德的勇氣實在令人「驚豔」。杜副教授常有為政府辯論的怪論本來不值一哂,但他在文中對就關稅問題對台灣智庫做了錯誤的批評,為免杜副教授繼續誤導民眾,決定提出以下說明。

蔡主席指出,馬總統一再用中國平均關稅9%來誤導民眾,而中國的實際平均關稅只有1.95%,馬總統被批到要害,不敢回應。結果杜教授跳出來說,中國的實際關稅只有 4.5%,是台灣智庫弄錯,蔡主席錯誤引用,馬總統的幕僚也忽略,所以馬總統才逃避而不回答。照這說法杜教授不只有點學問,而且馬總統應該聘他擔任國師。但實際情況卻是杜副教授沒搞懂實際平均關稅而亂講,馬總統則可能是發現錯誤嚴重而不敢講。

各種產品的關稅率有高有低,所以為了掌握一國整體關稅負擔的大小,只好用平均關稅率代表。馬總統所用的9%是把各種產品的關稅率加在一起算簡單平均,連那些沒有或很少貿易的產品也同樣算一份,所以嚴重高估實際的關稅負擔。杜教授所引述的4.5%是所謂貿易值加權的平均關稅,也就是讓貿易量較大的產品在算平均關稅時佔較大的比重,即使依杜教授這數字,馬總統說的關稅利益也已高估一倍。而實際上我國出口到中國的產品大部分是加工出口用,很多根本不用納關稅或在加工後出口時可退稅,所以實際的關稅率就會更低。

高估6倍免稅利益

學術上計算這種實際平均關稅率的方法,是將一國扣除退稅之後的關稅淨收入除以總進口值,這才是進口品平均真正負擔的關稅率。依照中國政府統計,2007年中國關稅收入1432.57億元人民幣,總進口值73284.6億元人民幣,兩者相除,實際平均關稅率就是台灣智庫所說的1.95%。杜教授不懂貿易加權平均關稅率和實際平均關稅率的不同,這次請學下來別再教錯學生。

馬總統和吳院長因用錯平均關稅率的資料,依我國對中國出口1000億美元而說ECFA可使我國少繳90億美元的關稅,也相當於3000億元的新台幣。然財政部去年11月9日對立法院的報告依出口值加權概念,算出2008年我國僅繳給中國1047億元新台幣的關稅,只有馬總統和吳院長講的數字的1/3左右。而由於財政部的數字並未扣掉免稅和退稅,所以我國在中國所納的實際關稅負擔在扣掉退稅之後,應該只有幾百億新台幣,即使所有產品都免稅,馬總統和吳院長說的3000億元新台幣ECFA免稅利益,也大約比實際利益高估了6倍。

簽ECFA的利益照政府委託研究的估計,每年只有幾百億新台幣,但政府在免關稅的利益上就高估了2000多億元,僅憑這項錯誤,ECFA政策就應重新檢討,馬總統也應向全民道歉。有趣的是有些媒體雖大幅報導雙英辯論的內容,卻把蔡主席這關鍵的質疑與馬總統這關鍵的錯誤漏掉不寫,這樣幫馬總統隱藏錯誤,只會讓國家政策錯誤到底,絕非國家和人民之福。

作者為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片連結(pfge's Blog)

影片連結備一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ctitv.com.tw/event/live/

影片連結(pfge's Blog)

影片連結備一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業風險、工資下降將是台灣勞工的夢魘

自由時報 2010.04.23

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在國民黨中常會強調,台灣勞工素質高於中國,兩岸勞動力差異非常大,不會出現兩岸工資趨於一致的情形。兼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總統聽了之後卻說,兩岸簽署ECFA,將有八萬勞工可能受到衝擊,但衝擊不代表失業,可能是薪資下降或福利減少。不過,馬英九仍稱,兩岸簽署ECFA,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調查,將增加二十六萬多個就業機會。

台灣與中國的經貿關係愈來愈密切,乃至將來簽署ECFA,台灣的工資水準被中國拉低,這不是會不會發生的未來式,而是已經發生而且仍在惡化中的趨勢。根據「要素價格均等化」的國際貿易理論,高工資國家與低工資國家緊密往來,會對高工資國家的工資產生拉低作用。此一拉低作用,未必會使高工資國家與低工資國家的工資趨於完全一致,但把工資逐步拉低,便足以對高工資國家的勞工造成莫大衝擊了。

近年來,隨著台灣與中國的經貿關係愈來愈密切,台灣的工資水準明顯被中國拉低了。為此,國人的消費能力萎縮,內需市場一直無法大幅提振。現在,台灣的實質薪資所得倒退到十三年前的水準,失業率則大幅上升,未來兩岸簽署ECFA,台灣的工資勢必會進一步被中國拉低,或者,台灣原本應該有的工資上漲率會因此降低。馬政府「大專畢業生企業實習方案」的22K,儼然成為新的工資參考標準,如果台灣產業繼續外移,失業率繼續居高不下,導致22K繼續下修,大家也不必感到意外。

就此而言,台灣應該積極努力的,不是與開發中、低工資的中國簽署ECFA,而是以提振國內投資為前提,與已開發、高工資的國家簽署FTA。唯有如此,台灣的產業才會被進步國家拉抬而持續升級,台灣勞工的工資也才可能跟高工資國家向上看齊。不必解釋也可以了解,這才是企業與勞工的雙贏模式。相反的,台灣只求與中國簽署ECFA,經濟鎖進一中共同市場,企業失去升級的機會,且隨時會受到中國的政治干擾,而台灣勞工則面臨失業風險提高、工資水準下降的陰影,這是企業與勞工的雙輸模式。

換個角度來看,兩岸簽署ECFA,中國獲得台灣較高的技術,注入經濟成長的動力,就業機會大為增加,勞工工資也水漲船高。若干年後,不求上進的台灣企業,難免因技術被中國學去而遭淘汰,等於是自掘墳墓。易言之,某些人鼓吹的台灣「利用中國」,實質為中國「利用台灣」。近來,中國所謂的「對台讓利」,只不過是暫時給個別產業或企業一點甜頭,真正整體獲益的不是台灣而是中國。一點也不誇張地說,馬政府一頭熱的ECFA,根本就是「以中國為主,對中國有利」的犧牲台灣之舉。

從農漁業到傳統產業,從藍領到白領勞工,幾百萬的台灣勞工,正憂心忡忡地面對ECFA的災難。「簽署ECFA之後,我會失業嗎?薪水會減少嗎?」已是大家共同的疑問。馬政府不仁,以台灣人民為芻狗,真是令人痛心疾首!幸好,台灣畢竟是個民主國家,台灣人民不必當待宰的羔羊。當前,ECFA的可能衝擊已造成民心不安,ECFA帶來的政治對立也不斷升高,台灣人民要求公投的發言權和決定權,已經形成沛然莫之能禦的浪濤。馬政府若為了聯共制台、以經促統,不惜與民意為敵,口稱不反對公投,卻頑固封殺公投,終將為民意的怒潮所沖垮!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港紐已簽FTA 兩岸ECFA後… 

【聯合報╱顧瑩華/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2010.04.20 02:24 am 

一直以來民進黨及反對ECFA的人士,都以台灣簽署ECFA無法保證台灣就可以與其他國家簽署FTA來質疑ECFA的效益。這表示反對黨的人士是清楚知道台灣參與區域整合最大的障礙在中國的阻擾,也清楚明瞭若沒有ECFA,台灣是走不出去的。 

現在所有國家(除邦交國之外)都在看兩岸的關係是否改善以及兩岸ECFA的發展。雖然說台灣與中國簽署ECFA並不能保證其他國家就一定要與台灣簽署FTA;但有一點很清楚,台灣若不簽ECFA,與其他國家簽署FTA的機會是非常渺茫的,這也是台灣至今一直沒有與任何非邦交國簽署FTA的原因。 

過去中國一直以FTA必須是獨立國家才能做的事,來阻擾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FTA,甚至一直不讓香港與其他國家簽署FTA。但是在兩岸關係大幅改善,兩岸簽署ECFA也逐漸有共識後,中國也釋出善意,二○○八年五月中國商務部公布關於規範「自由貿易區」表述的函,明白表示「所謂『自由貿易區』,是指兩個以上的主權國家或單獨關稅區通過簽署協定,在世貿組織最惠國待遇基礎上,相互進一步開放市場,分階段取消絕大部分貨物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改善服務和投資的市場准入條件,從而形成的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特定區域」。而且「中國的關稅領土不含香港、澳門和台灣」。今年三月廿九日香港與紐西蘭正式簽署FTA,這是香港對中國以外國家洽簽的第一個FTA。這說明以獨立關稅領域簽署FTA是可以被中國接受的,不涉國家主權。中國既未阻止香港對外簽署FTA,更沒有干預台灣和其他國家簽署FTA的理由。 

大家都承認中國是台灣參與區域整合的障礙,而目前唯一排除此障礙的方法就是先與中國簽署ECFA,若不做,台灣要參與區域整合的道路是非常艱困的。這不是法律問題,是現實問題,因此我們說ECFA是台灣進入區域整合的通道。 

站在中國的立場,若是兩岸簽署ECFA之後,中國還是阻擾台灣參與區域整合的話,台灣民眾會如何想,台灣民眾還會支持ECFA後續的談判嗎?我想中國為表示對台灣的善意,不會也不能阻擾台灣與其他國家洽談FTA;相反的,中國應該樂觀其成,因為簽署FTA沒有主權問題,香港也已經與其他國家簽署了FTA,怎會有主權的問題呢?因此相信中國不會再以主權問題阻擾台灣參與區域整合;更相信兩岸ECFA簽署之後,台灣會有很多機會與其他國家洽談FTA。 

政府應提早評估可能洽談對象,準備洽談及影響評估工作,因應未來接踵而來的談判。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CFA打開 台灣國際經貿空間(林祖嘉)

2010年04月19日蘋果日報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雙英辯論」終於決定要在4月25日登場,由於這不但是國內第一次朝野雙方最高領導人為了重大政策,所進行的史無前例的第一次正面對決,而且這很可能是2010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因此這次辯論格外引起國人的關注。而在有關ECFA的諸多議題中,我們相信關於ECFA是否能擴大台灣經貿空間,必然會是一個最關鍵的爭論議題之一。

因為兩岸簽署了ECFA之後,如果台灣不能立即加速與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議(FTA),那麼台灣的經濟勢必更往中國大陸靠攏。因此,我們相信台灣的人民一定很想知道在兩岸簽署了ECFA之後,台灣到底是否能與其他國家簽署FTA?

盼與亞洲國家簽FTA

首先,一個最簡單的問題是,為什麼現在的台灣不能和一些亞洲主要國家簽署FTA呢?比方說,現在中國大陸、韓國、日本與東協共13個國家在商討要成立東協加三的機制,那麼為什麼台灣不能進入呢?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在於中國大陸擔心台灣會利用此一機會搞台獨或是一邊一國等事情,所以目前在中國大陸的龐大壓力下,亞洲國家幾乎不太可能與台灣簽署任何形式的FTA。即使是與台灣關係最要好的新加坡都不會願意因為與台灣交好而得罪中國大陸,這就是最現實的國際現勢。

那麼,反過來看,是不是說台灣與中國大陸簽署了ECFA之後,中國大陸就會同意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FTA呢?我們認為這種機會是很高的,因為在2008年12月底,胡錦濤先生所發表「對台灣同胞書」中提出所謂「胡六條」中的第二條寫的很清楚:「……兩岸可以為此簽定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有利於探討兩岸經濟共同發展同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相銜接的可行途徑。」在這一句話中已經很清楚的說明了,大陸了解台灣要的不只是中國大陸的市場,而且台灣還要擴大與其他國家的貿易。但是,在兩岸簽署ECFA之後,如何去落實台灣與其他國家之間簽署FTA,或是如何去加入十加三等的經貿機制,我們相信仍然需要兩岸發揮高度的智慧去解決此一問題。

不過,在此處我們必須要再說明的一點是,既使台灣在與中國大陸簽署ECFA之後,想要與其他國家進行實質的FTA協商,可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方說,台灣如果想要與東協國家之一的泰國協商簽署FTA,因為它是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國,所以一定會要求台灣開放稻米市場,到時候我們是否能滿足泰國的要求呢?依現在國內對於農業的保護聲浪來看,可能並不容易。再比方說,台灣如果想要與美國協商FTA,美國必然會要求台灣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我們能同意嗎?因此,即使中國大陸不阻撓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FTA,就實質談判來說,台灣想要與其他國家簽署FTA仍然需要非常的努力才行,而且很可能要花很長的時間才有可能實現。

總之,我們認為如果不與中國大陸簽署ECFA,台灣想要與亞洲主要國家簽署FTA的機會可能是很渺茫的;而如果台灣與中國大陸簽署ECFA之後,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FTA的機會就會增加許多,其中如新加坡與台灣簽署FTA的可能性就很高。但是,由於國際FTA的談判經常會涉及許多敏感的產業(如農業),因此即使台灣要與其他國家開始協商FTA,可能還是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因此,ECFA只是打開台灣國際經貿空間的敲門磚,而要如何去打開其他國家的經貿大門可能才是台灣真正挑戰的開始。

作者為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CFA一旦簽署 公務員也將受害

自由時報 2010.04.16

馬政府強迫推銷ECFA的手段,真是愈來愈不像話了。先前,有兼任國民黨中常委的國民黨籍立委主張,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凡是反對ECFA的縣市,都停止發給統籌稅款以示懲罰。現在,又有勞委會下令各地就業服務中心,要求辦理員工教育訓練,以利日後對民眾宣導ECFA。此一「亂命」,高雄市勞工局拒絕予以配合,其他民進黨執政縣市也可能跟進,它們強調就業服務中心的業務是協助勞工找工作,宣傳ECFA非其業務範圍。

真是太荒唐了!馬政府上台之後,失業率居高不下,廣大的勞工飽受失業威脅,洽簽中的ECFA即將帶來新一波的失業潮,全國勞工無不剉咧等。在這個節骨眼上,勞委會居然要求各地就業服務中心宣傳威脅更多勞工工作機會的ECFA有多好,可見馬政府對於人民之苦已經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了。馬政府不獎勵國內投資,一味慫恿企業到中國發展,以致台灣的工作機會日益萎縮,各地就業服務中心成為失業勞工最後的希望之一。

勞委會要求各地就業服務中心宣傳ECFA,如果它們真的「依命行事」,唯一的效果恐怕是,失業勞工終於知道自己為何丟掉飯碗了。況且,勞委會的命令合不合法還大有問題哩。所謂的ECFA,是圓的還是扁的都還不知道,也不是立法院通過的法律,勞委會憑什麼下令各地就業服務中心宣傳?民進黨所提的公投案,遭審議委員會以「尚未發生」為由打回票,如今勞委會卻要求各地就業服務中心宣傳「尚未發生」的ECFA,難道馬政府是神經錯亂了嗎?

可笑的是,勞委會官員說,如果高雄市勞工局來函拒絕,勞委會將回函要求「不得拒絕」。這種蠻橫作風,十足反映了馬政府的心態,那就是,管你失業不失業,都得宣傳製造失業的ECFA,都得讓ECFA簽得成。各地就業服務中心的公務員應該心裡有數,按照馬政府這種不管民間疾苦的搞法,將來不顧人民反對簽署ECFA之後,台灣的就業市場逐漸枯竭,就業服務中心也失去存在的價值了。屆時,替勞委會宣傳ECFA的就業服務中心公務員,也可能面臨機構裁撤、人員遣散的命運。

不僅如此,包括勞委會在內的全國公務員也應該警覺,長期而言,ECFA終將威脅到自己的鐵飯碗。試想,ECFA一經簽署,台灣的企業移往中國的誘因增加,國內的就業機會再度減少,整體消費能力變弱,政府的稅收豈不因此流失更多?一旦政府的財政捉襟見肘,公務員的薪水從何而來?公務員還能享有優渥的退休、撫卹福利嗎?或許,今天下令各地就業服務中心宣傳ECFA的公務員,那時候就會成為第一批失業的公務員也說不定。因為,台灣的勞工都所剩無幾了,還需要勞委會為勞工服務嗎?

最近,從農業到傳統產業,從藍領勞工到白領勞工,紛紛跳出來反對ECFA。這說明了ECFA對台灣人民生計的衝擊,絕對不是只有少數人受害。而現在跳出來抗議者,主要是直接受到衝擊的人,但這絕不表示其他的人未來不會受害。

在反對ECFA的聲浪此起彼落之際,有些公務員也許自認為可以置身事外,反正領的是國家薪水。不過,我們要提醒所有的公務員,國庫主要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萬一人民所納的稅愈來愈少了,政府還養得起那麼多公務員嗎?有道是,沒有遠慮,必有近憂,ECFA的副作用是全面性的,公務員也無法倖免於難。假使人民哀鴻遍野,公務員還沒有唇亡齒寒的警覺,以為永遠可以在辦公室裡捧著鐵飯碗,有朝一日失業潮沖垮政府部門,習慣養尊處優的公務員就後悔莫及了。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民支持百萬人上街頭反對ECFA

自由時報 2010.04.15 自由時論

台聯發起的「你是否同意政府與中國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或ECFA」公投案,第一階段所需要的門檻八萬多份連署書日前已經完成,刻正展開第二階段的連署工作準備。與此同時,搶救台灣行動聯盟等本土社團,將自五月起在各縣市集結藍白領勞工與青年學生,展開反ECFA行動,規劃在六月簽署ECFA前發動南北同步百萬人上街大遊行,並有後續的抗議活動。這些自發行動顯示,人民對馬英九總統「國共密商、隱瞞國人」,一意孤行洽簽ECFA已經忍無可忍了。 

馬政府與中國洽簽ECFA,之所以引起人民極度不滿,乃是因為馬政府至今不願透露ECFA的詳細內容與談判過程,只是一味花大錢做宣傳報喜不報憂。今天,台灣的失業率已經居高不下了,失業勞工家庭悲劇時有所聞,馬政府還不惜讓更多勞工冒失業之險,受薪階級也要冒薪資所得下降之險,洽簽「以中國為主,對人民不利」的協議,難怪各項民意調查的結果大同小異,一致指向多數人民對馬政府的高度不信任。只顧與中國密商,不顧台灣人民知的權利,甚至以「尚未發生」當作拒絕人民公投的藉口。面對如此鴨霸的政府,人民能不憤怒嗎? 

幾天前,馬英九接見工會團體代表時,竟然大言不慚地說,台灣經濟復甦的四大特色之一便是「高就業成長」。他似乎渾然不覺,行政院已經決定再拿納稅人的血汗錢,展開確保失業率數字維持在五%之下的大作戰。如果台灣有所謂的「高就業成長」,還需要繼續搞22K等美化統計數字的把戲嗎?「高就業成長」之下,社會治安會愈來愈壞嗎?同一個場合,馬英九還說,協議簽署後,透過關稅減免,台灣產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就會提升,所帶來的出口及就業機會增加,勞工就會受惠。他似乎完全不管,已經有專家警告,將來中國人士來台考證照、白領來台工作,台灣連三百多萬服務業就業人口也會受衝擊!難怪全國產業總工會等團體,要在五月一日發起大遊行,以「勞工參與、全民監督ECFA」為訴求。 

為了洽簽ECFA,馬英九不僅罔顧台灣人民的生計,口口聲聲捍衛中華民國的他,連台灣的主權也連帶出賣了。為了討好中國,馬英九把ECFA界定為台灣地區對大陸地區,而不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協定。可以想像,所謂簽署ECFA之後,可以降低中國對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FTA的阻力,以及參與亞太經濟整合,只是唬弄人民的騙局罷了。未來,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FTA,須經中國同意,中國官員早就把這種宗主國模式說清楚、講明白了。為了滿足馬英九自己追求ECFA,台灣人民即將丟掉飯碗,又將丟掉國家主權,怎麼可能坐以待斃?

為了去除人民對ECFA的疑慮,馬政府上上下下總動員,對反對者予以駁斥,還有人主張停發統籌款給反對ECFA的縣市,種種洗腦工作不遺餘力。然而,馬英九就是拒絕傾聽人民的聲音,拒絕人民公投定奪的要求。台聯發起的第二波公投,是人民最溫和的抗議行動;本土社團發起的百萬人大遊行,則是點燃遍地烽火的先聲。如果馬政府頑固拒絕公投,箝制人民溫和的抗議,那麼作為國家主人的人民,只能以更強烈的行動來自保自救了。因為,今天任由馬英九毀棄人民作主的民主原則,來日他勢必會食髓知味鎮壓人民的意志,直接與中國共謀併吞台灣。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依國際條約說明 讓庶民了解ECFA

2010-04-14 中國時報 【胡念祖】

 馬政府為推銷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發動了鋪天蓋地的文宣,甚至願意藉總統與民進黨主席間之辯論,以期獲得最大的民意支持。但或許就因急於最短期間內與對岸達成協議,而在文宣上出現一些盲點,這些盲點亦正是反對黨攻訐的重點,值得由庶民所能理解的國際條約法原理與實務來加以闡述之。 

 馬政府最介意民進黨指稱簽訂ECFA就會導致國家主權喪失,因而在官方文宣中特別指出「兩岸經濟協議與統獨無關,與主權無關」,但此種說法其實正好背離一般庶民對契約、協定、條約或公約的理解與經驗。 

 無論是兩國、兩政府、兩地區、兩機關、兩個法人機構(團體)或兩個自然人之間所簽訂且對兩造雙方均產生法律約束力的文件(從條約到契約),對雙方主體之「自主性」均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制約。此種自主性在國家即為「國家主權」。但為何世界上仍然存在且不斷地產生愈來愈多的雙邊或多邊條約或協定,就是因為談判主體在衡量之後,認為簽定協定或條約所獲得的國家實質利益遠大於國家主權所受到的制約。 

 兩岸之間所達成的任何協議、協定或安排亦是如此。兩岸雙方均「同意受某協議之約束」,方有協議之達成與簽定,兩岸之間在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所建構之法律體制下,自然會有商品、貨幣或人員的進出,豈會無涉主權下的管轄權?馬政府不應違背此一常理,一再宣稱ECFA不涉主權,反而令人不能置信。不如明講,「雙方均受此協議約束,並共蒙其利」,較為令人信服。 

 ECFA的中文精準表達為「經濟合作架構協定」,馬政府怕庶民聽不懂,將其簡稱為「兩岸經濟協議」,去掉了「合作」與「架構」兩個關鍵詞。既為「合作」,即無「誰吃掉誰」的企圖與目的;既名「架構」,即屬「原則性之安排」,並無「一步到位」「急統賣台」的問題。拿掉這兩個關鍵詞,反而弄巧成拙,使此協議之「合作精神」與「原則先談」的實質與程序內涵,被刻意省略,更易引人疑慮。

 由條約法之實踐觀之,「架構協定」一般只有前言加上短短二、三十多條條文,多屬雙邊或多邊議定之原則,實際規範之操作細節再由此母協定所授權制訂之一個或多個子協定予以訂定。國家或許可以接受母協定之「原則」,但卻不能接受子協定之「實質要求與規範」,因而發生批准母協定在前,卻拒絕簽署或批准子協定在後的情事;譬如美國批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但拒絕《京都議定書》,即為顯例。

 台灣與大陸之間經歷六十年的分隔,欲在經貿領域進行全面性的接觸與正常化,先行議定一個原則性的架構協定,本就是謹慎作法。但目前雙方談判之內容似乎已然涉及減讓之項目,並不符一般架構協定應有的內容與步驟,令人有急於達成具體規範之感。

 從國際雙邊或多邊協定、條約到庶民的租賃契約,均有簽署主體、原則宣示、處理之標的事項、爭端解決之方式、協議生效之日期或效期、修約與再生效之方式、退出(解約)之方式與日期等的明文約定,兩岸間之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亦不會,亦不應例外。

 然,我政府迄今對簽署主體是政府某機關,還是民間代表機構;爭端解決方式是採第三方仲裁或WTO機制,還是其他;協議生效方式是事後經由國會批准,還是事前經由立法特別授權而生效;未來雙方是否可就此一架構協議進行修正,又如何使其再生效;退出方式是單方面通知對方後多久即為退出等,均語焉不詳或隱而不說,實易令人對該協議產生其他臆測。對於民間不信任與恐懼感,馬政府實宜針對上述涉及台灣主體性卻又無涉機密之內容公開說明,方才足以釋眾疑。

 ECFA是兩岸間針對經貿所為之全面性協議,政府應依庶民所能理解一般國際條約或契約常識正面說明,甚至據以設計協議內容及推展談判進程,方為正辦。(作者為中山大學海洋政策中心主任、社會科學院教授)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邊緣化好過消失化

自由時報 2010.04.12 ◎ 吳惠林

在台灣,與對岸簽訂ECFA的議題爭論不休,目前已達「雙英辯論會」的高點。在爭論中,最常聽到的是,「若不簽ECFA,台灣會被邊緣化」,對此,在野黨及反對人士似乎也沒有正面回答。於是,贊成簽的這一方會再追問:「有比簽ECFA更好的方法(避免邊緣化)嗎?」這也好似得不到具體回應。

這樣的局面,好比當年討論台商該不該赴中國經商時,時常聽到的「到大陸赴死、在台灣等死」,而與其等死,不如赴死還有一絲生機。問題是:真的是兩難局面嗎?先說「邊緣化」並不是什麼悲慘的事,此由台灣素來就是亞細亞孤兒,甚至是世界孤兒,卻能屹立不搖迄今,已可說明一切,不必再贅言。

台灣人民必須問:簽了ECFA會怎樣?馬政府告訴我們的似乎是:「從此海闊天空,得以融入世界大家庭,或許就能過美好快樂的日子了。」真會這樣嗎?

已有不少聲音發出「港澳化」、「一國兩制」的答案。如果是這樣,簽了ECFA除了會像香港一樣,貧富差距愈來愈大,會有「香港籠民」和生活素質低落以外,「和諧社會」也會化為泡影!

日前香港中文大學公布最新民調報告,指香港民意首次確認香港不是一個和諧社會,分別有高達五成九及五成六的民意認為「政治紛爭」與「官民矛盾」問題嚴重,估計全港六百萬成年人口中,有高達一百五十萬港民贊成用激烈對抗手法要求港府回應訴求。

與二○○八年的同類調查相較,認同香港是和諧社會的民意,下跌逾十%。若以一至五分的量度表評估,並以平均值三分做為分界線,這次調查的平均值只得二.九八分,而過去同類調查的平均值均在三分以上,反映香港民意首次認為香港並非和諧社會。

必須提醒的是,今日的香港還能維持「一國兩制」的表象,主因應是還有實質自由民主社會的台灣存在。

那麼,值得思考的是:一旦兩岸簽訂了ECFA,「一國兩制」是不是就不需要存在,而台灣、香港的自由民主就消失了,也就是「今日的民主台灣」就不見了呢?如此,「台灣」不就不只邊緣化,而是「消失化」了嗎?

台灣住民,你要如何選擇呢?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快、易、少」看ECFA的真面目

◎ 林健次

馬政府與中國的ECFA第二次協商,由中國商務部的唐煒宣稱的「快、易、少」原則開始,也以重申早期收穫清單會根據「快、易、少」的原則結束。

雙方會後說明:會考慮彼此的立場,在早期收穫清單中也不會包括農產品,而且也會盡量不影響台灣的弱勢產業與中小企業。由此可見,早期收穫原則在馬英九民調低迷,又有辯論、公投、五都、總統大選的壓力之下,馬政府與中共一定會合作盡全力包裝,以達成ECFA簽署的策略性目標。

對馬政府而言,早期收穫本來就只是糖衣,甜份夠就好。交換太多早期收穫清單,得利者不一定感覺深刻,受害者則哇哇叫、加強反彈,影響簽署反而划不來。

馬政府現階段的戰術就是陸委會主委所說的「排除受害者,將得利者明確化」,以縮小、弱化反對的聲音,強化受益者的支持。我們可以確定ECFA在「快、易、少」、先簽為贏的原則下,不會包括農產品,而且也會淡化或模糊對台灣的弱勢產業與中小企業的負面影響。這是弱化反對聲音,讓ECFA順利過關,甚至讓國民黨與馬英九通過二○一二考驗所必要的盤算。

ECFA的策略重點在於簽訂後須展開雙邊貿易協定的談判;在十年內完成台、中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互相開放九成的服務業與九成以上的商品零關稅,達成一中市場的建立。

在台灣、中國小、大不成比例,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台灣各自為政、利益導向的客觀條件下,一中市場成立,台灣經濟政策的主導權將由中共取得。其結果就是中國實質併吞台灣。

把ECFA聚焦在早期收穫清單的評估是惡意的誤導。ECFA的真面目是:國共利用ECFA綁架台灣走上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之路。

在自由貿易協定簽署之前,雙方必須啟動貨品貿易協定談判。那時中國農產輸台就會被納入,那時中小企業與弱勢企業就會感受更深刻的痛苦;那時台灣就會由經濟整合而政治整合、逐漸變成共黨中國政經體系的一部份。這是以「快、易、少」加速簽署ECFA最陰狠的策略。

(作者為留美經濟學博士,完整版請見玉山周報四十三期)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拯救失業不是靠美化的數字

自由時報 2010.04.10

為了保住吳敦義院長的烏紗帽,挽救馬英九總統低迷的聲望,行政院已經把今年底失業率維持在五%以下當作首要之務。為此,行政院通過了經建會的穩定就業方案,打算在下半年創造出十一.五萬個工作機會,包括擴大辦理就業啟航計畫、續辦大專畢業生實習方案、續辦黎明就業方案,如果今年九月這些措施還未見效,則將另外推出短期促進就業措施。總之,行政院不惜花費納稅人的血汗錢,就是要把失業率的數字予以美化。 

很明顯,行政院的目的是拯救失業率的數字,而不是創造實質的工作,以增加勞工的就業機會。這樣的思維所產生的政策,只有暫時降低失業率數字的作用,並沒有促進經濟成長的生產性意義。說穿了,只是拿納稅人的血汗錢,讓一些失業者暫時從政府的失業統計上消失罷了。可以說,之前的種種短期就業方案,以及現在所謂的十一.五萬個就業機會,就像是跨年晚會燃放的煙火一樣,天空一陣燦爛之後馬上又恢復漆黑一片。 

可笑的是,行政院一方面花大錢提供少量的短期就業機會,一方面卻又以諸多傾中政策讓台灣的工作機會大量流失,集大成者莫過於協商中的ECFA。吳院長何不想想,傾中政策所造成的工作機會流失,遠遠大過於種種短期就業措施,失業率怎能維持在五%之下?不把傾中政策的大傷口止住,只用包紮小傷口的方法,結果如何,不言可喻。如此繼續下去,失業率必定會突破五%且繼續攀升,而吳院長若信守承諾也只好下台一鞠躬了。 

協商中的ECFA,中國為了引馬英九上勾,大肆放送「讓利」的催眠曲,彷彿不急著要求對台輸出某些產品和服務,馬政府也陶醉於所謂的早期收穫清單。但以服務業為例,一如香港的CEPA,ECFA一經簽署,先是低階、低技術、低薪者先受害,逐漸地,開放中國人士來台考證照、白領來台工作、承認中國學歷等,高階、高技術、高薪的服務業人士也將深受其害。據估計,台灣因此受衝擊的服務業就業人口可能高達三百二十一萬。試問吳院長,一旦此一噩夢成真,還能用短期就業方案來降低失業率的數字嗎? 

在馬政府的傾中政策之下,除了失業問題益形惡化,台灣勞工的實質薪資所得也每下愈況。現在,台灣的實質薪資所得,已經倒退到十三年前的水準了。大專畢業生實習方案的二十二K,等於政府干預勞力市場把薪資大幅拉低。經建會的新方案,建議續辦大專畢業生實習方案,但補助金額從二萬二降為一萬元,這是否又將帶動整體薪資水準下修,值得觀察。可以想像,ECFA簽署之後,在要素價格均等化的作用下,台灣勞工必定會進一步向中國較低的薪資水準看齊,屆時台灣勞工除了擔心失業,有工作者的薪資所得也僅能勉強餬口而已。 

最近,馬政府宣傳ECFA的力道愈來愈強,經費灑得愈來愈凶。如果ECFA真的那麼好,真的「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還需要大費周章對人民洗腦嗎?問題就出在這裡,愈來愈多人民看清楚了,ECFA是「以中國為主,對人民不利」的東西,不相信馬政府報喜不報憂的愚民手法,因而要求行使公民投票的權利,在馬政府公開ECFA的談判過程與詳細內容之後,由身為國家主人的人民作最後的定奪。奉勸馬政府,ECFA果真那麼好,便應該有自信,從善如流舉辦公投,以獲得民意的背書。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師」字輩看就業災難

◎ 曾肇昌

台灣與中國如簽訂ECFA之後,根據WTO(世界貿易組織)規範,十年之內必須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即FTA;除了關稅互免,更重要的它也包括「服務業」的互相開放,包括零售、餐飲、醫療、教育,以及包括律師、醫師、會計師、建築師等各種「師」字輩專業人員,都可以大量進入台灣。加上中國勞工也將大量來台進入各行各業,以中國十三億人口來看,開放來台之後,屆時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就業競爭惡化、就業機會減少、就業所得拉低的現象,將成為重大的社會災難。

例如台灣是WTO的會員國,本可與歐、美、日等國簽訂FTA,但中國商務部官員說:台灣對外簽署FTA須經中國同意。其以簽署ECFA框架而限縮馬政府所期望的政、經利益,讓台灣經貿利益全鎖在「中國」,變成「香港第二」,變成中國的經濟附庸!這也是為什麼ECFA被批評為台灣的賣身契!

筆者認為,為免受制於中國,在簽訂ECFA之前,應先與其他國家簽訂FTA,並且將ECFA交付公投,由台灣人民決定國家的未來!(作者為律師,全國律師公會前理事長)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岸磁吸…後ECFA人才危機
 

去年夏季接待大陸某省級人才仲介機構的領導,對方希望能以優厚的待遇條件吸引台灣人才,使我驚覺大陸已開拓出對台人才的磁吸環境。此番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的簽訂,政府應該儘早規劃兩岸的人力資源運用及發展政策。

目前兩黨對ECFA的辯論都有失焦,僅憑經濟模型模擬的衝擊會宥於慣性迷失,無法見到互動的賽局。其實經由ECFA簽訂,我們確實會有一定經濟拓展效益。不簽訂基本上違反全球化趨勢,畫地自限的結果可能造成台灣經濟的萎縮。但是簽ECFA而不預先規劃,受衝擊的失業人口如何轉移到新增產業,是不可迴避而又必然產生的問題。若造成我們的高級人才流失,對我國長期經濟發展未必是最佳的結果。因此應從速規劃我國的人力發展政策以為因應。

家電產業已無法抵擋大陸的優勢,隨著ECFA的簽訂,家電廠商必然有將生產線移往大陸的想法,但是台灣在設計及微電腦控制元件方面仍居優勢,生產附加價值高的家電元件,應是未來應當掌握的方向。政府如能因勢利導,則家電業不但不會是夕陽的傳統產業,更會轉型成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樞紐。

如果能擘畫出兩岸共榮的願景,ECFA當然是對台灣有利的。相對的,如果台灣採取無目標的產業發展政策及人才開發策略,那麼就要小心ECFA是否會形成或助長大陸對台人才磁吸效應的疑慮。

日本經濟長期不振,其中一個原因是,當日本產業走入全球化的同時,日本的失業勞動卻無去處。台灣是否該警惕,有些勞動應該在產業移轉時移到大陸去,這樣是否更有利於台灣呢?若大陸優秀的高校生,能來我國就學,優秀的人才,能為我國所用,是不是更有利於我國呢?現在,大陸已經在向我們的產業人才招手,我們呢?ECFA簽訂的同時,是否應該積極規劃兩岸產業佈局,及人力資源因應發展策略才是最要緊的事。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CFA如同「美牛議定書」

自由時報 2010.03.28◎ 蔡易餘

自農曆春節以來,國共兩黨不斷在替ECFA加溫,從胡、溫的春節談話,到馬英九的下鄉座談;從吹捧簽署ECFA是件好事,到中國承諾「讓利」,這些不尋常的動作只透露了一個訊息,那就是國共兩黨已是「吃了秤砣,鐵了心」,馬英九已決定不惜代價簽署ECFA,為「終極統一」大業立下基礎。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真的就只能坐以待斃,拿國民黨一點辦法都沒有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馬英九不論民調有多低,至少可以苟延殘喘撐到二○一二年,但之前還有五都和立法委員等多項選舉,如果本土陣營能展現實力,讓國民黨的候選人認清民意的走向,瞭解ECFA就如同「美牛議定書」,是票房毒藥而不是補藥,是選舉的包袱而不是利多,就算國民黨占絕對多數的立法院,也一樣會把ECFA給擋下來;而今天本土陣營能展現實力的方法,就只有透過公投直接訴諸民意。

二○○四年二月二十八日,由本土陣營共同發起的「牽手護台灣」活動,最後奠定了二二○勝選的基礎。同樣的,今天我們要把ECFA給擋下來,更要展現出當年全面動員、全面參與的氣魄與企圖心。台聯黨、民進黨和五十多個本土社團日前共同發起「反ECFA」公投連署活動,正在全國如火如荼的進行,今天(星期日)我們將移師至台北市迪化街的永樂市場、霞海城隍廟前的廣場繼續推動。未來每個禮拜六、日,我們還會結合更多的朋友,在台北市及全國各地選擇適當的地點持續進行,直到贏得最後的勝利為止。(作者為律師)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