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筆記/問題不在航線,在底線 

 

【聯合報╱李志德】 2010.07.21 01:40 am 

 

兩岸航班談判,交通部被對岸的談判對手狠狠擺了一道。這兩天討論的焦點,都集中在雙方對協議文本的「認知」,以及對岸談判代表口頭應允由現有航班調撥飛福州和廈門,究竟作不作數。但追本溯源,交通部犯的最大錯誤,是對中華民國現階段兩岸政策的底線把握不住:「海西」這個概念,根本不應該進入兩岸協商的範疇中。

 

海西,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簡稱。大陸國務院去年年中正式將這個以福州、廈門和泉州三大城市做為中心的區域經濟方案,列為中國國家經濟戰略的一環。它的政治任務之一,就是做為「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試先行區域」。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民主自由人權大倒退,誰該負責?

 自由時報 2010.07.21社論

馬英九總統簽署兩項聯合國國際人權公約,明知我國非聯合國會員必定會遭到拒絕,但他仍自以為是一項了不起的政績,也自以為可以掩飾兩年多來台灣人權倒退的事實,然而,許多檢驗每每讓他不自禁地露出打壓人權的馬腳。去年底,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主席熱比婭受邀訪台,由於中國不停地放話恫嚇,馬政府竟以危害國家利益等藉口,宣布禁止熱比婭入境。更扯的是,最近又有單位擬邀請熱比婭訪台,才意外發現,原來她早已遭馬政府「境管三年」了。

 

對此,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他支持內政部基於國家安全的需要,境管熱比婭來台。吳敦義還強調,此事可以確定台灣是主權完整的國家。吳敦義所謂的國家安全、主權完整,恰好凸顯出馬英九領導的馬政府,其所認知的國家安全、主權完整,與國人的認知存有根本上的差異。

 

首先,就國家安全而言,熱比婭既非恐怖份子,也未曾對台灣文攻武嚇,她訪問歐盟、日本、澳洲等約三十個國家,都受到盛大歡迎。如此受人尊敬的維吾爾民權運動者,卻被馬政府視為國家安全的威脅,將她列入黑名單。反觀,以逼近二千枚飛彈瞄準台灣的中國,其政府官員、統戰幹部卻可以到台灣招搖過市,馬政府且待之為上賓,連中華民國國旗也為之收拾起來。我們真想請問馬政府,你們所謂的國家安全,到底是台灣的國家安全?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安全?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暗助中國收購台灣良田

 

自由時報 2010.07.21 ◎ 陳信雄

 

日前立法院三讀通過了農村再生條例,加上苗栗縣政府馬上表演了實施農再條例的最佳示範,強行徵收了大埔鄉的農田,出動大型機具,輾平了農民辛勤耕作的稻田,無視於農民的抗爭。其蠻橫的所謂公權力,令人怵目驚心!

 

如此視農民如糞土的作為,由七月十七日大埔等地農民往總統府陳情,僅由值日員工出面收件,前後不到兩分鐘,藐視台灣農民的心態,可見一斑。農民遭受這樣蒙受屈辱的悲憤,只要是有良心的台灣人,真是感同身受,是可忍孰不可忍!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大教授談馬政府「滅農」

 

當總統沒空理你的時候

 

自由時報 2010.07.21 ◎ 楊平世

 

當苗栗大埔農民以肉身抵擋大型挖土機進入稻田的影像在電視曝光之後,無數人幾乎看傻眼,還以為這是發生在中國的農民抗爭事件!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樣的司法還有救嗎

2010-07-20 中國時報 【張升星】

 

 高院法官涉嫌集體收賄,羈押禁見之後,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無不額手稱慶;談起司法之恨,個個咬牙切齒,幹聲連連。吾人從事法律實務工作,雖然深感同羞,但是毫不意外,因為這是司法行政當局因循苟且的必然結果,怨不得人。

 

 面對司法公信全面崩盤的危機,司法院長辭職獲准,能否平息民怨猶未可知,馬總統則提出「明快處置」等原則。但是冤有頭,債有主,茲以一件馬總統於法務部長任內起訴之案件為例,臚列歷審司法判決的理由,鑒請社會公評,找出司法風紀敗壞的罪魁禍首。

 

 八十四年,高等法院羅姓法官在審理煙毒案時,曲解鑑定報告,採用毐犯勾串之供詞,將有罪判決改判無罪,並且透過律師收受毒犯交付的一百萬元賄款。檢察官根據長期監聽錄音、居間律師及行賄毒犯之坦承而起訴。一、二審法官均予重判,上訴之後,最高法院的必殺絕技「撤銷發回」,就不斷製造出一幕幕荒謬的拖棚歹戲。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咱的社會-誰憐流浪教師?

2010-07-20 中國時報 【忘言/新竹市(教師)】

 

 報載今年教師甄試錄取率極低,流浪教師一年花在教師甄試的金額高達六、七萬元,再加上到處奔波及多次考試及落榜之苦,考試,對於教師而言,實在是不可承受之重!

 

 近幾年來,一所學校通常同一科目只開一、二個名額,因為總錄取名額極少,所以應考教師一個學校都不能放過,所以招考一個名額有數十至數百人應考是常態。一般而言,報考一所學校,需要到該校的次數可能就高達四次(初試報名、參加初試、複試報名、參加複試),如果報考三十所學校,就得奔波百次之多,難怪教師必須舟車勞頓的將高鐵當捷運坐,也因此,在數十次落榜之後,鮮少人不對教育這條路產生懷疑的!

 

 報名費用也是流浪教師的一大負擔,初試報名費約六百至一千(複試報名費另計),一年的報名費高達數萬元不足為奇。而在初試時就得繳交的成疊彩色精美履歷資料也所費不貲,還須依不同學校量身訂做,再加上交通費等,參加教甄成了昂貴的花費。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廉政署成功的條件

2010-07-21 中國時報 【吳景欽】

 

 高院法官的集體貪汙,使民眾對於司法的不滿達到頂點。研議多時的廉政署,再度被提起,馬總統昨天也宣布將在法務部下,成立廉政署。在全民期待肅貪的社會氛圍下,未來的廉政署能不能達到效果仍有待觀察;但若要廉政署成功,不能不先檢討現行制度。

 

 目前第一線的貪汙防治機構,當屬法務部配置於各行政機關的政風單位,其任務主要針對機關內的貪瀆事件為預防、發掘與檢舉,惟由於其層級過低,難免會在上級的壓力下,而無法獨立行使職權,也因此往往出現只打蒼蠅、不打老虎的現象。且由於其非司法警察,只能為任意性的調查,而無任何司法警察權,受調查的公務員,尤其是上級公務員,自然也不會配合。所以當政風單位遇有貪汙嫌疑時,也只能將案件移送於擁有司法警察權的法務部調查局為偵查,政風單位即便能洞燭機先,恐也因此喪失先機。

 

 至於具有司法調查權的法務部調查局,雖能職司貪汙偵查,但其位於法務部之下,又必須接受檢察官的指揮,其所受到的權力限制也不少,再加以肅貪只是其犯罪偵查的任務之一,在任務多元下,恐無法只專注於肅貪。而監察院僅具有彈劾公務員之權,懲戒機關則為公務人員懲戒委員會,若遇有涉及刑法事件者,也必須將案件移由檢察官處理。況且現行法制並無針對偵查或審理中案件,監委不能調查的限制,以至於可能產生對審判中案件以糾正案的方式,來影響檢察官訴追的進行,如此的職權衝突,不僅會干擾審判的公正性,也造成檢察官在貪汙訴追上的障礙。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 響-流浪教師的明天

2010-07-21 中國時報 【王以仁/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系教授】

 

 這幾年教師甄試錄取率都偏低,造成數萬名所謂的「流浪教師」。他們大多以代理、代課教師身分,在不同的學校或班級授課,生活與薪資收入都極不穩定。因此,只要一有正式教師缺額的甄試機會,必定會造成一窩蜂擠爆的場面,勞命傷財與勞師動眾之後,結果卻無法根本解決問題。

 

 其實,在落實教改、教育部師資開放多元化政策下,必定會產生許多合格教師找不到教職的窘境;再加上嚴重的少子化現象下,大量「流浪教師」的情況,更會造成長久的社會問題。

 

 在此,「流浪教師」也應學習認真思考,重新作生涯的規劃,以求自我突破,而非一昧的自怨自艾,要知道在這大環境下「以拖待變」,絕非什麼良策!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熱門話題-廉政署成立 難保弊絕風清

2010-07-21 中國時報 【施嵩淵/嘉義民雄(研究生)】

 

 日前牽涉司法弊案的政務官為政策成敗下台,就現下的政治風氣而言,肯定具有風骨,但風骨真可等同於負責嗎?

 

 每每政策出問題,在下台以示「負責」之後,人民總期待下一位首長可以大刀闊斧進行改革,但結局卻都是「民氣」在有人負責之後被消弭,真正的政治風氣、施政體系問題不被反省。

 

 例如何智輝案牽涉層級之高、利益之大,令人不禁懷疑,在眾多浮濫的土地徵收案下,又有多少結構性弊案隱而未顯。下一位政務官,又真能讓這類弊案一一浮出檯面,讓人民不在被欺瞞中生活嗎?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作的選擇──談移民打工

Published: July 16, 2010

編譯:張哲銘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哲學與公共事務研究室成員

 

美國聯合農場工人協會(The United Farm Workers union)在徵人廣告上如此敘述:

 

「這個工作可能包含使用刀子、鋤頭、鏟子等工具。工作內容包含播種、移植、除草、修枝、挖土、切割、挑選還有將農作物包裝。還可能要澆水。這份工作必須全時間在外工作(夏天約華氏90度以上),還可能需要常態性的搬運五十磅以上的東西。」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家與宗教:教會面臨看來荒謬的危險》

編譯:黃怡潔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哲學與公共事務研究室成員

教會對於女人和同性戀的立場與法律和時代情緒脫節。

英國國教是個偶然,能夠存續是因為大家的冷漠,它之所以會一直存在是因為它早已在那兒了。不信教的人,當他們想到英國國教會,傾向於將之看成一個無害、無傷大雅的歷史產物,就像是,一個謙遜、時常有用,而且絕大部份不會有攻擊性的墓園管理人。依循它的儀式的人正在減少,且它扭曲的內政是神祕的,但它對於許多英國人仍是重要的。英國國王同時也是英國國教的最高統治者,其中一些主教甚至出席議會,且它的高級神職人員是由首相任命的,這些既沒道理也不有趣。

然而,寬大的縱容正收緊中。英國的教會現在正受到建教和文化上宗教自由的好處。就最低限度而言,一個國教的教會不該與它所服務的最高價值脫離。但是,英國教會不願意這麼做。它大費周章地去爭論它關於“女人、男同志、女同志是劣等“的看法。對於信仰英國國教的人而言,這些議題很重要,但是這些議題使得英國教會看起來對教會外許多人是不寬容的。

教會在這些議題上的立場與法律和時代情緒脫節。Rowan Williams曾表示:「我們和我們國家的文化生活有著特殊的關係,如果我們不想變成荒唐且不可思議的,我們必須和文化生活步調一致。」但事實是,他的教堂早已和文化生活步調不一致了。

Jeffrey John是一位聖阿爾班的地方主教,他獨身且同時也是同性戀,他因為他的性向而被思索沃克主教教區所拒絕。沒有其他私人的或公家的機關能夠被允許這麼做,也沒有任何機構被允許禁止女人應聘職位,甚至是雇用後卻禁止升遷。

一個教會內的各派政治角力中,新教、舊教、開明、保守,各派的政治自大傾向不能作為教會對外不寬容的藉口。解散教會確實會需要一個龐大的憲政工作-這工作有很大部分是有好處的,比如,從安定法案中,將反天主教的歧視移除。沒有一個政府會讓國會做這樣的事情。確實,政府替教會建立好的制度可能會比較寬容,而且將國家撤出對教會的干預可能會於促進人權沒有什麼幫助。任何容許核心教義與邊緣的教義之間互相對話與影響的機制可能會有所幫助。一個和周圍文化切斷的宗教不會死亡或褪色,但會轉為瘋狂及危險。但是形式的解散不必然代表孤立,但是結果會是,一個在所有人之上的教會,可以代表一個不同的國家。

大衛休謨曾說過:「世俗與宗教權力的結合可以阻止嚴重的欺騙以及迫害。這些欺騙與迫害是所有假宗教的神聖權威的主要基礎。」英國國教可以遵從休謨的忠告,並接受現代社會的寬容規範,就像由國家所制定的規範。或者它可以私下決定它相信什麼。若試圖從兩邊取得平衡,教會會變的可怕、荒謬。

 

原文:http://www.guardian.co.uk/commentisfree/2010/jul/09/church-of-england-editorial

The state and religion: The church risks looking absurd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得廣廈千萬間-「輕稅簡政」不能一廂情願

2010-07-19 中國時報 【朱敬一】

 馬總統在競選時提出「輕稅簡政」的政見;所謂「簡政」就是簡化稅政,減少徵納雙方的困擾,這一點大概沒有人會反對。但是對「輕稅」而言,則外界有相當多不同的聲音。大體而言,我們可以將爭議的論點粗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減稅刺激經濟發展、擴大稅基、稅收未必減少」論;第二類是「減稅預算失衡、排擠公共建設經費、反而不利經濟發展、債留子孫」論。以媒體論述來區分,絕大多數的社論與民意均支持後者,但政府官員多支持前者。

 

 主張「輕稅」的人常將台灣的租稅結構與香港、新加坡相比,然後以星洲營所稅十七.五%、香港所得稅十五%的觀察,來要求台灣比照降稅。他們的論點簡而言之就是:「新加坡、香港能、台灣為何不能?」但實際證據顯示,國與國之間的情境、環境均相差甚遠,甲國能乙國卻不能的例子比比皆是。以下,我們就來檢視租稅議題的跨國歧異性。

 

 世界上諸多國家以降稅為手段,試圖吸引外國來本國投資的競逐,稱為租稅競爭(tax competition)。如所周知,開曼群島與維京群島都是稅率極低的低稅天堂;亞洲的香港與新加坡,其稅率較鄰國為低;歐洲的愛爾蘭也是著名的租稅競爭國,其營所稅率只有十二.五%。相對於這些低稅國,美、法、英、日等國營所稅則分別為卅五%、卅三.三%、廿八%、四十餘%,與愛爾蘭相差甚多。即使是窮盡手段吸引外資的韓國,營所稅也達廿二%。

 

 讀者由上述諸例當可發現:小國、以過境商務為主、著重服務業而非工業的國家,其租稅競爭較具優勢,也能採用較低的稅率。但是所有大國或是部分工業取向的國家,則稅率就是低不到哪裡去。降稅可以吸引外人投資,本國因此就可因稅基擴大而多收到稅。這麼「好康」的降稅效果不要,美英日法等國維持高稅率,一定不是「不為」,而是「不能」。

 

 政府收稅,是為了因應其開支。一般而言,製造業所涉實體運輸較多,故更需要種種公路與橋梁的運輸支援。製造業比較會創造汙染,但服務業汙染較少,而汙染防治需要政府支出。製造業有漫長的生產線,勞工條件與誘因較為複雜,勞資糾紛較多,需要政府處理。不論是汙染或勞資爭議,都要用到司法資源,而這也需要國家預算。再以最典型的政府支出國防來看,製造業的關鍵零組件(如IC晶片)常是兵家必爭,最需要國家的保護,以免落入敵人之手。台灣的竹科戰略位置重要,政府可能要布置種種反飛彈措施保護之。但相對而言,如果開曼群島遭到攻擊,只要銀行帳目有備檔,則完全沒有嚴重後果,故開曼的金融服務業也就不需要國防支出的保護。

 

 以上討論大概彙整出國家大小、製造業/服務業比重不同,其所對應的政府支出需求就不同。寫到這裡,我們就可以檢視一下台灣的處境了。與星、港相較,台灣不論就面積、就人口而論,都是「大國」。面對這種不對稱情境,台灣的政府支出就是遠比星港為大。台灣如果真要與星港拚降稅,在支出限制之下,台灣必然落敗。簡言之,要比拚降稅,其結果就是「星港能,偏偏台灣就是不能」。

 

 真要和台灣相比,韓國也許是個好例子。南韓要維持龐大國防、南韓也有雄厚的製造業,但是這就進入本文最後一個論點。學者馬庫森(J.Markusen)指出,綜觀一個國家的產業競爭力,其中租稅的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以韓國為例,其近年汽車、電子、面板工業的突飛猛進,大概與其政府的扶助、大財團呼風喚雨的影響、韓國人極端進取的個性、在全球各地步局的自由貿易協定等因素有關。文獻上鮮有人將三星、現代的成功歸因於韓國的營所稅率。如果將評比項目再放寬,則各國環保規範、勞工意識、執法寬緊、行政效率等諸多洛桑評比項目,都是影響外資是否進入投資的關鍵。我們不敢說租稅完全沒有影響,但文獻上卻沒有任何支持的證據。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總統的「司改空白」(瞿海源、黃國昌)

2010年07月19日蘋果日報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私人日記,在1789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日)中的記載為「Nothing」;2010年的今日,回顧馬總統在已逾過半任期中就「司法改革」具體積極作為的成績單上,雖非完全空白,但也是相去不遠的「Almost Nothing」!

儘管中研院社會所2008年第二次社會意向調查已清楚顯示,有過半數的受訪民眾認為司法不公正、判決不公平;儘管澄社於2009年3月20日發表「司法改革十年之省思」的澄社評論中,已公開呼籲馬政府應虛心檢討自1999年全國司法改革會議後十年來司法改革的實際成效,在回顧過去與前瞻未來的關鍵時刻,有魄力地繼續推動司法改革;儘管在中研院法律所於去年7月舉辦之「司法改革十週年的回顧與展望」論壇中,對於十年來還在原地踏步之「法官、檢察官的評鑑制度與退場機制」等關鍵問題,各界代表多有表達馬總統應以總統的高度調和鼎鼐,使政府各部門捐棄本位成見,排除改革路障的呼聲;儘管法界與社運界的團體代表,曾於去年底拜會馬總統,表達人民對司法改革的殷切期望,並請求馬總統仿效日本成立「司法改革委員會」,有計劃而持續地推動司法改革。儘管一切的一切,令司法改革有識之士心寒的是,我們的馬總統雖非根本充耳不聞,卻表現的完全像個「官僚至極的高級文官」,除了將皮球踢給司法院及法務部外,根本不見積極具體作為。馬總統似乎已全然忘記在競選時,曾出席「馬蕭支持司法改革聯盟」並簽署司法改革七項宣言,作出包括「推動多元、專業的司法官評鑑制度」等多項承諾。

司改議題傳媒熱炒

在日前驚傳高等法院法官發生集體貪瀆收賄嫌疑之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已不再受媒體青睞的司法改革議題,突然地再度佔據各大傳媒的版面。總統當然不能像擅於炒短線的媒體一樣,等到腫瘤爆出了爛膿,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過,如果當連媒體都已認知到大力進行司法改革已刻不容緩時,我們的馬總統卻還僅僅只是作出「司法改革應拿出具體辦法,其中『法官法』的立法,對司法官評鑑等退場機制很重要」此等全世界都早已知道的無關痛癢表示,馬總統對司法改革無論是「誠摯的輕忽」抑或是「認真的無知」,均貼切地印證了金恩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所言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總統應負更重責任

當以推動通過《刑事妥適審判法》自豪並自認已積極推動「法官法」的司法院賴英照院長正面對民間與法官同僚要求其辭職下台的強烈聲浪時,馬總統對於司法改革此項議題卻還洋洋自得地表示「任內已通過《速審法》,且行政部門已同意法官法草案而正在會商考試院」,我們對於馬總統在司法改革的表現更是失望透頂!我們必須指出,縱然法官法的立法不是司法改革的全部,但如果司法院長必須對此事負責的話,掌握更大權力、更有能力推動改革的總統,更有負責的必要。畢竟,司法院在推動法官法時,不僅面臨了來自檢察系統的阻力,更遭遇了考試院的掣肘,其中亦在於立法委員因自身利害關係而被迫消極反對的複雜因素,法官法的一拖再拖,司法院高層固有無可迴避的責任,但身兼總統與掌握四分之三國會席次的執政黨主席馬英九先生,實必須負起更重的責任。我們無法想像,連ECFA這種具有高度爭議、引發社會強烈對立的法案,馬總統均能排除一切阻力,強勢主導通過,對於法官必須接受監督與淘汰這種具有高度社會共識的法案,馬總統如果有心,怎麼可能到今天還繼續在立法程序中流浪?如果賴英照應該為此下台,那我們的馬總統呢?

如果馬總統繼續對司法改革採取這種毫不重視、漫不經心的態度,我們鄭重建請馬總統於2012年競選連任時,切勿提出任何與司法改革有關的政見。因為任何政見的提出,等於是在逼問馬總統自己,在掌握國家完全權力的四年,你為什麼不做?你又做了什麼?

瞿海源為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澄社前社長;黃國昌為中央研究院法律所副研究員、澄社社長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以正專欄-你所不知道的印尼

2010-07-19 中國時報 【本報訊】

 

 沒有多少人知道;全球一百九十四個國家裡,以人口作比較,印尼排名第四,估計有二億三千四百十八萬人。如照土地面積排名,印尼也高居第十六位,總共有一萬七千五百○八個大小島嶼,其中約六千個島有人居住,總面積達一八六○三六○平方公里,幾乎是台灣的五十二倍。

 

 從二○○八年起,印尼的知名度又添了一項,就是歐巴馬度過童年的地方。印尼全國人民自然盼望這位美國總統能在訪問印度、中國、日本、甚或南韓時,取道雅加達停留一天,讓他們略盡地主之誼,分享一點榮譽。現任總統尤多約諾(Susilo Bambang Yudhoyono)希望他來,更如大旱之望雲霓。

 

 歐巴馬並非不想去印尼,只是每次到遠東,總有更急迫的外交危機待處理,身不由己。另一方面,他對於雅加達政權的貪污腐敗,也不能完全認同。坦白而言,東南亞協會(ASEAN)十國中,除緬甸與柬埔寨外,印尼的內政最不上軌道。但如撇開政治是否清明作為先決條件,印尼的經濟成長率並不輸於其它各國。

 

 回顧印尼自一九四七年獨立以來的歷史,不能忽略蘇卡諾(Sukarno,或作Soekarno;爪哇(Java)人沒有姓,只有名字)。他雖然是開國元勛,印尼的國父,在二次大戰日軍佔領荷屬東印度群島時,卻因反對殖民主義,和日本人合作無間。

 

 蘇卡諾另一樁少為人知的事,是他先後共娶過十個老婆。伊斯蘭教本就准許信徒同時可有四個太太。蘇卡諾又偏好女色,在這十位以外,最有名的是那位日本美女黛薇(Dewi)。蘇卡諾死後,她回日本老家居住。一九七六年或因老景淒涼,出版了《黛薇自傳》。台灣還由舒怡民譯為中文,交名人出版社出書。

 

 一九六三年,我以台灣省觀光事業委員會代表名義,去印尼參加「太平洋旅遊協會」年會,蘇卡諾仍在執政。各國代表遊覽日惹(Yogyakarta)和婆羅浮屠(Borobudur)之外,還去參觀了蘇卡諾在萬隆(Bandong)的行宮。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陪審制、參審制 該上路了

自由時報 2010.07.19 ◎ 羅春宏

 

日前,某檢察官及台灣高等法院三名法官,涉嫌貪瀆案件,各界大加撻伐,並提各種改革方案,期能整飭風紀,惜多屬治標不治本,實難以澈底解決。筆者認為根本之道,在於制度之改變,始能奏效!

 

基本上,「民主政治」是建立於人之「性惡」理論上,故有「分權」與「制衡」之所由設也。政治學者Lord Acton有言:「權力讓人腐化,絕對權力絕對讓人腐化。」目前,司法權力,係由過分集中,或過大之「職業法官」進行審判,且其有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之權力,復有「自由心證」與「經驗法則」之寬廣空間,可資審酌,是故入故出,枉法擅權,多由此而生也。在此環境下,其公權力,除良心外,幾無制衡之力量,加上人性之弱點與劣根性,極易受到誘惑,而違法亂紀了。

 

為防止司法權力之過大而腐化,應予以分散與弱化。目前,在整體審判制度,悉由「職業法官」進行審判者,全世界似僅有台灣、荷蘭等,極少數國家而已。解決之道,改以多數人組成之「陪審或參審制」,以減降腐化之趨勢與風險。然司法機關及現職司法人員,是否願意放棄現制,而改採行歐、美、日「司法民主化」潮流之「公民法官制度」、「陪審制」,或歐陸與日本前採之「參審制」,以分散權力,防止濫權腐化?另者,本項是否採行,如以民調決定時,不能僅以司法人員為抽樣範圍,以期客觀。因一般言之,既有權力之擁有者,對於限縮其權限,在本能上,或多或少會抗拒之。

 

但是「司法是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足見人民對司法期盼之殷切。所以,我們要求司法權力不可過分集中,或缺乏權力監督與制衡機制,而導致正義蕩然,或弊端頻生。

 

(作者曾任監察院參事)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加考英聽,有必要嗎?(2010/07/18 00:21)

 NOWnews Dworkin Fu

近日大考中心擬加考英文聽力,但筆者相當反對。除了城鄉及貧富資源不均外,臺灣的整個英語教育之始末顯然有相當大的問題。 

換句話說,學校可以以英文作為必修學分,但升學考試是否一定要考,其實與是否能夠提升學生的外語能力或所謂的國際觀無關。例如,大考不考日文,但日文嚇嚇叫的學生卻不在少數。因為,學習語言應當是發自內心的興趣,而非由國家來告訴人們什麼樣的外語是必備的。  

至於,就業上是否以英語能力為必要,應由市場機制來決定。企業要高等的英語人才,須自行培訓,而非將訓練成本轉嫁到政府上。所以教育部不宜把企業的胃給養壞了。我們的教育是培養健全的人格為目標,不是如同製造工廠般的為企業量身打造。 

再者,雖然在某些學術領域中,英語乃強勢語言,但也應該是由學生基於個人的生涯發展而學習語言,並不宜將此作為升學考試的標準。否則,是否也應該讓學生選考日文、德文等外國語言呢? 

總之,姑且不論考英文的非必要性,大考加考英聽,除肥了補習班的荷包外,很可能讓更多的學生覺得礙於時間成本,索性放棄英文,因為英文變得更難了。再者,學校教法也很難激起學生的興趣,教師的專業能力更有待考核。因此,加考英聽究竟是提升國家競爭力還是抑制人格的自我發展呢?還請教育相關單位再三思。【部分修正】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鍛鍊聽力 唯有考試領導教學

 

【聯合報╱陳超明/政大英文系教授(台北市)】 2010.07.18 02:57 am

 

英文聽力一向是台灣學生比較弱的一環,如果根本聽不懂英文,要如何站上國際舞台與其他國家人士溝通?英語聽力當然重要。要讓學生及學校重視英文聽力的訓練,納入重大考試項目是手段,唯有「考試領導教學」才能「迫使」學生好好去鍛鍊聽力。

 

反對英文聽力納入考試者,最重要的理由是各試場教室的設備不一或各校缺乏視聽設備,影響學習或成績。但回到現實生活面,與外國人溝通對話時,難道會是在視聽教室內、沒有雜音嗎?去餐廳點菜時需要跟侍者說,「你等一下,讓我先戴起耳機」,或者是請所有人肅靜,才能與對方對話嗎?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發主義讓社會倒退嚕

2010-07-18 中國時報 【邱花妹】


 近來數起強制徵收,特別是苗栗縣政府以優勢警力強徵農地以開發竹南科學園區的案例,再加上有滅農之虞的《農村再生條例》在立法院草率過關,激起民間社會強烈不滿。農民、人權、環保團體、網路客昨日在凱道向馬政府發出怒吼,正是對馬政府施政背離基本民主與人權價值、過度向財團傾斜的嚴厲批判。綜觀而言,這些攸關農民與農業存續的爭議與立法,乃至近來執政黨一味擴張園區、加速通過國光石化案等事件,暴露了執政當局擁抱粗糙開發主義、對抗國際永續農業及永續發展潮流的鎖國心態。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水資源、糧食安全、能源與生質能及生物多樣性等新挑戰,國際間眾多討論均指出永續農業的重要性。回應二○○八年能源、糧食與金融危機,聯合國提出「全球綠色新政」,其中即包括「支持永續農業,包括有機生產」。此外,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環境食物危機》中即警告:氣候變遷、水資源荒、害蟲及土壤惡化等問題,恐將導致本世紀全球二五%的食物生產消失。當二○五○年前全球人口成長至九十億,糧食供給將更不穩定、食物價格勢必攀升。是以,各國無不致力於提高糧食自給率、發展永續農業,務求及早因應這場危機。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奧林匹亞名次下跌 還好 數學建模能力 要快趕上

 

自由時報 2010.07.18 ◎ 蕭志如 

 

自由時報報導,台灣參加今年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國際排名從去年第十一名跌到第十九名,是十九年來最差的一次。其實筆者認為台灣學生這樣的「解題能力」已經綽綽有餘,例如美國的AMC數學能力測驗,台灣區每年有近三萬名學子參加,光報名費就一千八百萬元,參與測驗的台灣學子連續數年榮獲全球排名第一,可見台灣孩子的數學解題能力是可以令人安心的!

 

台灣學生缺的是「數學建模能力」!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為何農民沒有職業傷害保障

 

自由時報 2010.07.18 ◎ 張凱翔 

 

近來天氣酷熱,對多數勞工而言,倘因執行職務時因高溫致熱衰竭死亡,依法有勞保職業災害等相關保障。但真正「靠天吃飯」的農民,倘因執行農務中遭雷殛或熱衰竭或農藥中毒等「農務工作因素」致死,卻完全沒有職業傷害保障,合理嗎?

 

目前,從事農務工作的農民近百萬人,每當選舉時,「照顧農民」的聲音總是不絕於耳,但誰真正重視這些實際從事農務工作的職業傷害權益?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政鴻有沒有違法?

 

自由時報 2010.07.18◎ 余敏長

 

苗栗大埔農地徵收事件,儘管縣長劉政鴻強調徵地過程嚴謹且一切合法,堅持「依法行政」云云,然而,其以粗暴手段於稻作未採收之際「整地」,破壞農作,果無違法之虞?

 

「整地」是行政法上之事實行為,事實行為合法要件包括:一、須有法律依據;二、如法規定有手續者,應具備該手續;三、不得逾越必要限度。縣府指稱農民的稻子是收割後再自然長出來的再生稻,那麼,「整地」法律依據或係土地徵收條例第五條但書規定,然依該條第三項規定,縣府須於徵收土地公告期滿後,先通知限期拆移,屆期如不拆移,始得由縣府會同有關機關逕行除去。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埔事件 醫學院學生的恐懼和憤怒

 

自由時報 2010.07.18 ◎ 莊建淮、陳宗延

 

記得在醫學院「醫療與社會」課堂上,教授曾意味深長地引述台塑雲林麥寮六輕員工的話:「看到煙囪冒煙,我們就知道我們在賺錢」。然而,在地的雲林居民看到的不是錢鋃鐺入袋,而是癌症與死亡的恐懼陰影。

 

以開發主義思維運作的政府,總相信「拚經濟」是萬靈丹,卻看不到到底肥了誰、又傷害了誰。國光石化(八輕)進駐彰化溼地又是一例,就算白海豚真如吳揆所說會轉彎,當地人無法不呼吸,當地最自豪的農產品也無可避免會遭受污染與踐踏。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路直播

http://zh-tw.justin.tv/pnnpts

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周邊徵收自救會 專頁 正在進行文字轉播

http://www.facebook.com/chunan.farmers?v=wall#!/chunan.farmers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CFA不公投 民主難活

自由時報 2010.07.16 ◎ 姜皇池

 

檢視立院條約案審議成例,凡涉及雙邊條約者,幾乎全部採「一般審議程序」,亦即需交相關委員會仔細審查,而非直接交第二讀會。

 

與ECFA相類似的二○○三年《中華民國與巴拿馬自由貿易協定》,之所以逕付二讀,除國人均同意應和友邦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以強化邦誼外,立法院更是盱衡全局,不得不為之。蓋該案於送交立院審議之前,兩國總統已先行簽署,且承諾於隔年一月一日生效,並無充裕審查時間,然亦因如此,立法院在通過《中華民國與巴拿馬自由貿易協定》時,同時決議:「《中華民國與巴拿馬共和國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協定程序不盡完善,確有行政疏失,日後必須尊重憲政程序辦理」、「日後行政院所屬各部會對外締結雙邊、多邊條約或協定時,應循《憲法》第六十三條程序,先由立法院議決通過為原則。若有緊急或特殊狀況時,則應徵得立法院授權」。而在ECFA一案,既無共識,亦無急迫性,執政當局卻執意違背議事慣例,立院竟亦配合!刻意規避相關委員會檢視,細節究藏多少魔鬼?毋寧啟人疑竇。

 

ECFA所將影響層面如此之廣,對台灣好或不好,又非毫無爭議,甚至是激烈爭議,既然如此,即應審慎逐條檢視。但立法部門竟自我捨棄監督之「權力」與「職責」,無疑是對民主機制之一大戕害,不僅令人難解,亦使人痛心。

 

ECFA事件如此發展,更怵目驚心的是:當中國與中國國民黨認定好之後,台灣人民不僅沒有說不好的可能,甚至要檢視為什麼好的機會與權利,同樣消失。若間接代表民意之立法院,不願或不能確實為台灣人民監督與審查兩岸事務,將ECFA訴諸公投,避免行政獨霸、挽救立法怠惰,不僅理直氣壯,似乎是唯一選擇。否則台灣所引以為傲的民主制度,恐如風中殘燭,中國若有需要,直接或間接哈口氣即可吹熄,到時則後悔亦將莫及。

 

(作者為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響》丘成桐與台灣數學界

 中國時報 A14/時論廣場 2010/07/13

【林長壽/中央研究院院士】

  傅建中先生在九日貴版〈拒領百萬獎金的數學家〉文中的最後二段 ,提到丘成桐先生與台灣數學界的關係,其描述過度負面不實,語詞 浮誇,均令人遺憾!這樣的說法,傷害到丘先生、丘夫人以及台灣數 學界,本人有必要做一番說明。

  筆詢問過一些台灣數學界的資深學者,就記憶所及,如果丘成桐曾 經批評過台灣數學界,應該出自他一九八五年首次訪問台灣回答記者 的提問時。所謂「台灣數學的成就不怎麼樣」的評語,我認為在當時 這只是一個事實陳述而已,丘先生個性一向直率,據實而言,語氣應 無看不起的意思。

  在一九八五年,本土傑出的數學家如于靖、康明昌、鄭國順、林松 山、許世壁…等人最好的研究成果,當時或者尚非廣為人知,抑或仍 未出現。一九八五年後,他們的研究成果陸續發表,丘成桐先生在此 後返台時,就經常讚揚他們的成果。

  特別是在廿五年後的今日,丘成桐先生更經常在各種場合,盛讚目 前台灣數學界的成就。他認為在台灣薪資如此低劣的條件下,台灣數 學家仍願意返回台灣奮鬥,並做出第一流的研究工作,他深表佩服。

  丘成桐先生在一九八五年首次訪台後,即非常關心台灣的數學發展 ,在他的強烈建議下,協助成立了「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及「台 大數學科學中心」。在過去幾年,這兩個數學研究中心在開展台灣數 學研究的層面,提升台灣數學界在國際的能見度上,都做出巨大的貢 獻。我想,現今還用「看不起」總括丘先生對台灣數學界的印象,並 非事實,殊非妥當。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府看天下-拒領百萬獎金的數學家

2010-07-09 中國時報 【傅建中】

 猶太後裔的俄國數學家佩雷曼(Grigory Perelman),可說是全球學界絕無僅有的奇人和怪人,現年四十四歲的佩雷曼因破解百年難解的「龐加萊猜想」(Poincare Conjecture)而譽滿全球,因此獲得有數學諾貝爾獎之稱的費爾茲獎(Fields Medal)(只給給四十歲以下的數學家)和數學「千年大獎」(Millennium Prize),後者獎金高達一百萬美元,但他都拒絕接受,理由是他不配得獎,而且他所做的也不值得如此大張旗鼓的表揚。

 

 「龐加萊猜想」是法國數學家龐加萊(Jules Henri Poincare,1854-1912)在一九○四年提出的命題,其基本理論是:「在一個封閉的三維(度)空間,假如每條封閉的曲線都能收縮成一點,這個空間一定是一個圓球」。過去一百年來無數數學家試圖證明「龐加萊猜想」,但都沒能成功,一直到二○○二年十一月佩雷曼在網上公布他證明「龐加萊猜想」的三篇文章,此一一世紀來無解的難題才終於有了正確的答案,可是還得經過行內專家的審核與鑑定,這個證明才告定案,「國際數學聯盟」在二○○六年把費爾茲獎頒給佩雷曼,但佩雷曼不接受,理由是他的證明對了,就已經夠了,得不得獎與他的證明無關。「國際數學聯盟」的主席包爾爵士(Sir John M. Ball)為了說服佩雷曼改變心意,親自出席馬德里的大會並領獎,專程去了趟聖彼得堡面見佩雷曼懇談,雖經十小時的長談,佩雷曼還是堅持初衷,包爾只好鎩羽而歸。不過二○○六年費爾茲獎得獎人有一位澳洲出生的華裔知名數學家陶哲軒(Terrence Tao,現任教於洛杉磯加州大學),陶對佩雷曼的成就極為推崇。

 

 今年三月設於波斯頓的克雷數學研究所宣布頒給佩雷曼「千年大獎」,獎金一百萬美元,以表彰他對數學的貢獻,一直折騰到這個月佩雷曼終於決定不接受這個獎及獎金,理由是他不配,並具體指出哥倫比亞大學的數學教授韓默頓(Richard Hamilton)比他更有資格得獎,因為韓默頓的「瑞奇流」(Ricci flow)理論為破解龐加萊猜想奠了基。

 

 九○年代佩雷曼應邀到美國做研究和講學,見過韓默頓,也請教過韓一些數學上的問題,韓對佩知無不言,包括他尚未發表的論文在內,這等坦盪無私非常難得,因為學術界勾心鬥角、爭名奪利決不亞於政商界,只是外界把它看得清高罷了,佩雷曼對此知之甚詳,且極端厭惡,這是為何一九九五年他拒絕史丹福、普林斯頓等名校的重金禮聘,寧可回俄國和母親住在破公寓內,安貧樂道,和外界絕少接觸,過著隱士般的生活。最新的消息是佩雷曼已辭去俄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的工作,斷絕了和數學界一切的關係。

 

 當二○○六年「國際數學聯盟」已經確認佩雷曼證明了「龐加萊猜想」、並決定頒發費爾茲獎給他時,中國大陸中山大學的數學家朱熹平和美國李海大學的講座教授曹懷東迫不及待聯名發表了他們對「龐加萊猜想」證明的論文,這篇長達數百頁的論文登在數學大師丘成桐主編的《亞洲數學學報》上,丘對朱、曹二人的論文,給予極高的評價,說是「龐加萊猜想」的「封頂之作」,壓低了佩雷曼的證明,儘管數學界公認佩的證明是原創性的,其他各家的論文都只是在解釋或補充佩雷曼的證明,這使佩雷曼不滿,並結下心結。

 

 丘成桐是當今世界上頂尖的數學家不容置疑,甚至有人封他為數學皇帝或凱撒大帝,可惜他的人情世故很差,加以心高氣傲,難免人緣欠佳,以致二○○六年八月份一期的《紐約客》雜誌刊出一篇長文,對丘頗多批評,指控他突出朱熹平和曹懷東、壓抑佩雷曼的作法,「違反了學術界的基本倫理」,由於此文作者寫過《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曾拍成電影)一書,是普林斯頓數學家諾貝爾獎得主納許(John Forbes Nash)的真實故事,頗負盛名,文章一經刊出,流傳甚廣,對丘的傷害亦大。

 

 多年前我和丘成桐有過一面之緣,並曾長談,基本上他認為台灣在國際學術上沒有地位,也看不太起,儘管他有位台灣太太。他說提升學術地位不一定非有錢莫辦,並以他專精的數學為例,指出發展數學不需要花大錢,而收效卻可能很大,說得也是。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府看天下-美俄互換間諜

2010-07-16 中國時報 【傅建中】

 上月底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分頭在華府、紐約、波斯頓三地逮捕了十名長期潛伏的俄國間諜,此事因發生在俄國總統麥迪梅耶夫剛剛訪問白宮和歐巴馬總統舉行友好會談之後,所以令人感到意外。幸好美、俄雙方都不願因此事件而影響彼此間日益友好的關係,遂立即透過外交途徑談判,交換監禁在對方的間諜,並很快達成協議,遂解決了一個可能演變成為美俄新冷戰的棘手問題。

 

 根據協議,十名潛伏的俄諜在紐約聯邦地院開庭審訊時,均認罪。法官當庭判決將他們驅逐出境,並在當天立即押送上飛機,飛往維也納,而俄國已經特赦的四名(三名為KGB前特工,另一名為研究人員)美方間諜,已經在維也納機場等候。雙方立刻在機場完成交換手續(見圖,法新社照片),而使此一俄國間諜事件在最短時間內圓滿落幕,不過仍使人聯想到冷戰高潮年代,美、蘇互換間諜的舊事,一九六二年以在獄中的俄諜艾伯爾(Rudolf Ivanovich Abel)交換被蘇聯擊落的U-2飛行員鮑爾斯(Francis Gary Powers)首開其例。

 

 這不禁使我想起上世紀八○年代中共長期潛伏在CIA內的間諜金旡怠。一九二二年出生的金旡怠畢業於燕京大學,早在四十年代後期即已開始在上海和香港美國總領事館任職,五十年代初期轉入CIA所屬的「外國廣播新聞服務處」(FBIS),一直到一九八一年退休為止。若非中共國安部外事局主任俞強聲(現任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的哥哥)叛逃美國,揭露金旡怠身分,恐怕美國到今天還被矇在鼓裡,不知金某乃中共潛伏在CIA的間諜。

 

 FBI根據俞強聲提供的情報,在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將金旡怠逮捕並起訴,控以嚴重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罪名。經過短暫的開庭審訊後,將金某定罪。但金某羈押在獄中尚未判刑,就因感到出獄無望而自殺身亡。

 

 金旡怠在獄中曾不斷寫信給中、美政要,包括美國副總統布希和中共的鄧小平在內,強調他對中美關係正常化和建交所作的貢獻,希望從此一觀點考慮將他釋放,遣返回中國,度其餘年。殊料中共對金旡怠根本置之不理,當時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李肇星還特別發表聲明,說中國不識金旡怠其人,和金某完全沒有任何關係。金旡怠因而陷入絕望的深淵,遂於一九八六年二月廿一日以塑膠袋套頭勒斃自己。

 

 在FBIS曾任分析員(analyst)的金旡怠,較一般翻譯人員接觸的機密可能稍多,但若說他接觸到美國最高的機密,也未必盡然。就以他提供給中共的尼克森政府對華政策轉變的情報而言,都不出尼克森總統每年向國會提出的外交政策報告的範圍,新聞記者在報告公布前都可以取得此等報告。可是在美、中完全沒有交往的年代,能有一個像金旡怠這樣的人藏身於CIA內,並不時提供一些資訊,對中共而言,仍不失其價值。所以中共歷年在金旡怠身上投資逾百萬美元。可惜金某好賭成性,這一大筆錢幾乎都被金旡怠在賭場輸光了。

 

 金旡怠期待中美雙方會因他而交換間諜,使他得以重返中國,未免不切實際。因他繫獄期間,美國並無間諜人員在中共手中,而五十年代初被中共在東北上空擊落捕獲的兩名CIA人員,已分別於七十年代初經尼克森向周恩來求情而獲得釋放,返回美國,所以並無間諜可以交換。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學倫理與市場拔河

2010-07-16 中國時報 【高克培】

 也許是消費意識的抬頭,更可能是醫療市場競爭的激烈,近幾年來有為數不少的醫師進入企管相關的研究所進修學位,醫療院所廣邀企管專家演講授課也蔚為風潮。筆者認為跨界學習當然是好事,不過,這個異業移植也隱藏了許多與傳統醫學倫理極大的衝突,影響很大,不容忽視!

 

 企業必須講究「成本管控」,製造流程要制式化和簡單化、而且愈快愈好;產品的規格要一致、而且愈多愈好;產品要講究包裝而且愈創新愈好、所附加的價值愈多愈好;為了廣為人知,宣傳愈大愈好;員工不但要效率強、而且愈耐操愈好;客戶滿意度和市場佔有率愈高愈好,獨佔更妙。然而,醫療產業絕不能如此這般。

 

 首先,拋開「生命尊貴和健康無價」不談,一樣的病在不同人身上常有不同的表現、應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和不同的治療標的。過去有位看診很快的心臟名醫,一個早上能看診兩百多位患者,近日這個的記錄,又被一位骨科名醫以「每八十六秒診治一位患者」的速度打破,這位醫師得意之情溢於言表,表示病患們就是喜歡他,他「也沒辦法」。這個醫院的經營者或他的上司要是不知情,就是深諳企業管理之道、久久把這位醫師當金雞母一樣地捧著。

 

 說到「客戶的滿意」,由媒體所見,這位創新記錄醫師的患者們,似乎都是些「憨厚、純直、看到醫師先敬畏七分、似乎不太有意願、也不太有能力深入瞭解自己病情」的鄉親;對這類型的求醫者,醫師們只要和藹可親,再加上有求必應、也就是說患者想開藥就給處方,要求檢查就開檢查單,在電腦的輔助下,在八十六秒內分別讓他們「尬意」其實是不太難的。我們很多政客不就只靠與選民博感情還不是就可騙得許多選票,何須甚麼政見或政績嘛?

 

 筆者住的地方附近有一個登山步道,優美、安靜,筆者初遊之時,驚喜異常,同行的鄰居卻告訴我「這個步道是這裡人的後花園,不要讓外地人知道,因為遊客太多會糟蹋掉它」。是的,一個風景區如果長期無限度地的招攬遊客,這個風景區將很快地不再怡人。醫師的愛心、精神和體力也不可能沒有限度地服務患者。超速的看診,一定會犧牲掉「病史詢問、理學檢查、病情說明、保健教育以及病歷記載」的質和量;而從早上直到深夜、超時地看診,若沒有「足以彌補愛心、精神和體力的損失」的薪資,醫師們不跳槽(或跳樓)才怪呢。

 

 沒錯,所有企業的「賣場」都需要儘量把流程安排得更人性化,「醫院」當然不能例外,不過,醫院的「產品」真正的核心不是這些非專業的服務,而是醫療本身。醫療品質的高低決定於醫療的方式是否合於最新的「實證醫學」,也因為絕大多數的「顧客們」對醫療全然陌生,才顯示出「醫療」的專業有別於其他企業。另外,醫療服務的對象是人而非實驗白老鼠,醫學倫理不允許醫療方式隨時、隨意地創新,而且「產品」也不可能有甚麼「附加價值」,宣傳更有違醫療法。

 

 還有,一般企業沒有不追求市場佔有率、恨不得能獨佔市場的。然而由於醫學浩瀚、臨床現像的多變性,沒有醫師萬能到瞭解、治療所有的患者;依據醫師誓詞「我的同業應視為我的同胞」,而且「病人的健康應為我輩首要的顧念」,同業之間不但不應該「你死我活」,反而應該形成一個「網」,彼此之間互助、互補、互相轉介。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熱門話題-撒錢救農村 非治本良策

2010-07-16 中國時報 【涂晉誠/屏東長治(公務員)】

 《農村再生條例》已三讀通過,未來真否能將農村脫胎換骨,需要時間驗證,不過,若只抱著「提計畫就可申請經費」的心態,對現有農村發展將會是一場災難。

 

 其實整合農村原本就十分困難,法案中居然還要求農民強制修繕,但農民普遍沒錢,不僅參與意願低,還希望由基層農村提出再生計畫,根本就不可行,況且要讓農村活下去,不是外表漂亮而已。農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年輕人口不斷外流,但是《農再條例》卻迴避了這個問題,只想從外在景觀的改變來達到活化農村的目的,把農村搞得都是水泥牆,試問,這樣可以改善農民的生活嗎?

 

 政府既然要活化打造富麗農村,就得有整體性辦法,能真正照顧農民生計,農民有了財富自然就有能力改變硬體建設與外在環境。總之,政府別只有當散財童子到處撒錢,還得先解決農民生計問題才是。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敬一:不能只在院士會議期間尊重學術

 

【聯合報╱朱敬一】

2010.07.12 01:49 am

 

上周中研院在開院士會議;讓我趁機談一談學界及官場的生態與邏輯。

 

數周前在一次會議中,一位朋友以「大老」戲稱我,周邊官員有些吃驚。他們笑說:除了金庸小說中的丐幫,現在社會已經很少有人以「大老」稱呼對方,而學界似乎是唯一的例外。

 

學界大老 看發表

 

早年,要在台灣學術界成為大老,大概年齡與輩分是最重要的因素。只要輩分夠高,走在校園裡大家都叫你「老師」,久而久之自然就成為九袋長老了。但是最近卅年台灣的學術圈日益國際化,而學者學術成就的標準也逐漸向國際前緣看齊。除了輩分之外,學術發表與專業國際地位,大概是判定大老更重要的指標。

 

舉例來說吧,任何財經領域世界最頂尖的學術期刊就只有那麼兩、三種,能夠在頂尖刊物經常發表好文章的學者,就會得到國內外學界的尊敬,也會在相對年輕時贏得「大老」的尊稱。相反地,若是在學術界沒有地位,就算在官場、業界打滾數十年,「一隻豬環遊世界回來還是一隻豬」,終究沒有人會誤將大老稱號戴在他們頭上。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加考英聽 倒楣是弱勢生

 

【聯合報╱李家同/暨南、清華、靜宜大學榮譽教授(新竹市)】

2010.07.16 03:38 am

 

最近,有人建議考大學要加考英聽,不論這個考試用何種方式執行,我都反對。

 

我認為現在高中生的負擔已經非常重了,如果再加上英聽,恐怕最高興的是補習班,最沮喪的是弱勢的孩子。他們的家庭不會講英文,他們也沒有任何的設備,別忘了,很多弱勢家庭根本沒有電腦,更不要說網路了,如何和家庭好的孩子比,考英聽的結果,絕對會使教育差距越來越大。

 

英文聽力不好,最重要的原因乃是因為認識的生字不夠多。我們總不能規定對方只用一千個英文字,所以不妨看看我們的大學生,究竟能不能看得懂教科書,不必問他聽不聽得懂BBC廣播。我曾經從英文資訊教科書中選了六個句子,這些句子對我而言是絕對看得懂的,我讓很多大學的資訊系學生翻譯這些句子。沒有想到的是,很多後段班大學的學生幾乎全軍覆沒,他們根本連很多該認識的英文字都不認得,這些單字也都是資訊學科絕對該認得的字。更令我大吃一驚的是,即使我國最優秀的大學,也有一半受測驗的學生,在翻譯上會犯錯,而錯的句子是一個比較長的句子,同學們弄不清楚主詞和動詞是什麼,因此完全誤解了句子的意思。

 

值得慶幸的是,我指導的研究生大獲全勝,沒有一位翻錯了句子,這不是一件偶然的事。這些學生必須用英文和我寫信,用英文寫報告,每周一定要看一篇英文的新聞報導。如果他們的英文句子出了問題,我一定會改正,每一周他們也要寫一篇英文作文,我也會改這篇作文。也就是這個原因,他們的英文有很大的進步。

 

當前該注意的是,如何幫助大學生,使他們的英文更好,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大學的英文教育必須非常腳踏實地,我常常說,最起碼的條件就是大學生看得懂英文的本科教科書,同學們之所以看不懂英文教科書,最大的原因仍是生字不夠。如果大學生每一周都有人考他本科教科書上的生字,日久天長,他的生字就會增加。除此之外,分析句子的能力也是一件重要的事,英文句子往往很長,即使找到了主詞,動詞往往在很遠的地方,同學常常會找錯了動詞,當然就完全誤解了句子的原意。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熊出沒注意>到民主之路(熊秉元)

2010年07月14日蘋果日報

在二十一世紀初,民主已經成為普世價值;可是,民主這兩個字的實質內涵,依然眾說紛紜。即使如此,具體的反映在制度上,直接選舉、定期改選和代議等,幾乎已經是民主的同義字。

對華人社會而言,台灣的民主發展過程崎嶇,但是已經有亮麗的成果。這個軌跡裡,有幾個關鍵的時刻,具有里程碑的含意。1949年內戰失利含意,國民政府渡海東遷,以台灣為復興基地;一方面戮力建設,一方面積極準備反攻大業。

1950年,通過「台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開始鄉鎮市長和民意代表的選舉。1987年,戒嚴終止,民眾可以自由組成政黨。1991年,在大陸選出的「國民大會代表」終於退職,中央民意機構全面改選。2000年,陳水扁以民進黨候選人身分,擊敗連戰和宋楚瑜,當選中華民國總統;這是華人幾千年歷史上,第一次透過和平選舉的方式,完成政黨輪替──陳水扁卸任後不久就身陷囹圄,也是前所未有!

2008年,馬英九贏得大選,國民黨重新執政,完成第二次政黨輪替。以投票選舉的方式決定政權歸屬,已經成為台灣民眾習以為常的運作模式。

相形之下,中國大陸的投票選舉,則是姍姍來遲。鄧小平南巡,確定了改革開放的路線,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政治領域裡的進展亦步亦趨。1989年,正式在農村基層開始,由村民直接投票選舉書記和村長;定時改選,開啟了地方自治的先河。

觀念上,由下而上,由基層往中央,確實是發展民主的穩健措施。村之上還有城鎮、縣市、省乃至於整個中國大陸,循序漸進、不疾不徐、穩紮穩打、水到自然渠成。然而,事實證明,在這條民主之路上,摸著石頭過河的作法卻是命運多蹇。原因很簡單,因為一開始就選錯了出發點!

在中國大陸的農村裡進行選舉,是新生事物。對於新生事物,自然是循過去的行為模式、風俗習慣和人際網絡來因應。因此,透過傳統社會裡繁複綿密的「關係」,動用人情關說拉票、買票賄選;威脅與利誘雙管齊下,文明和野蠻交互運用。不斷重複的場景,令人不得不疑慮困惑:難道這就是舉世頌揚的民主嗎?

中國民主應都市開始

其實,如果不是由農村開始,而是由都會區先試行推動;穩健成熟之後,再橫向縱向發展──水平的往城鎮農村推展,垂直的往上一層的省市中央推動──將會是很不一樣的景況。

原因也很簡單,都會區裡有一些特質,更利於選舉投票的作法:流動人口較多,人際網絡較鬆,教育水準較高,社會條件較好,民眾自主性較強,司法資源較豐饒等等;這些因素會使得賄賂買票困難,透過人情操縱或左右選舉不易。換句話說,支持一人一票和票票等值的條件,都會區要遠遠優於農村地區。以都會區為起點,民主的腳步將是明快平坦;以農村為起點,民主的步伐將是沉重曲折、充滿荊棘和坎坷。

由社會科學和旁觀者的角度著眼,兩相對照,取捨並不困難。然而,為何中國大陸會選擇一條崎嶇難行的民主之路呢?存在不一定合理,存在一定有原因。

兩點解釋,或許雖不中亦不遠矣:對於決策者而言,欠缺社會科學的相關知識;對於執政者而言,由農村開始影響小而風險低。兩個因素相互影響,結果就是漫漫長路。

海耶克的名言:「到奴役之路,是由善意所鋪成。」到民主之路,追根究柢,無關善意與否。然而,如果能多運用社會科學所累積的成果,多依恃其他社會所經歷的起伏,確實可以使民主之路變得容易和光明一些!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住民政策的假象(丁家福)

2010年07月14日蘋果日報

新聞快訊 列印轉寄(0)引用(0)點閱(213)

平埔族權益促進會訴求正名未獲官方認可,一狀告上聯合國人權委員會。這讓我想起日前曾拜訪一位鄒族的大學教授,聊起國民兩黨在台灣執政合計65年之久,幾乎等於人一生的歲數,但原住民政策迄今仍是說得比做得多,口惠不實。不僅禁不起檢驗,且充滿當權者施捨、便宜行事的虛偽假象,讓身為漢族的我感到相當羞愧。

記得陳水扁總統競選連任時,原住民政策白皮書寫得洋洋灑灑,還不忘誇耀前四年諸多創舉和政績。馬英九總統也不遑多讓,參選時提出三點基本理念、四項原則、十二項主張,兩個陣營有如在作文比賽。其實,政策寫得再多,為政者如果沒有真心用心,也是假的,騙騙選票罷了。至於如何檢視真心用心?有空到山上部落走走,或聽聽原住民有識之士的看法,真相就大白了。

獲得多倫多國際影展最佳紀錄片等多項大獎的《與鯨魚共舞》(whaledreamers),描述南澳一個與鯨魚有深刻淵源的原住民種族,如何在澳洲政府消滅原住民政策下,失去了自己的家園以及和祖靈的記憶連結。片中還有受邀來南澳的世界各地原住民長老與代表們現身說法,娓娓道來他們如何遭受想要搶奪土地與資源的政府和財團的無情迫害,為了維護自己的傳統文化而備受生命威脅與痛苦折磨,大家惺惺相惜,真情流露,令人動容。

天賦人權靠自己爭取

當人握有了支配別人的政治權力時,往往容易為一己私欲而重新定義所謂的「公平正義」,很多當年高舉改革大旗者,幾乎對「權力的傲慢」都難以免疫。古今中外壓迫的血淚史歷歷在目,強權國家或殖民統治者稱呼弱勢邊陲者為異族、番邦,本身是不容挑戰的領導中心,在這種偏狹的認知下,「分享政治權利」、「牟取住民福祉」永遠都不會是主政者真心主動想做的事情。

歷史是一面鏡子,很多史冊記載當權者如何殘酷冷血對付自己同族的政敵和百姓,我們又怎能寄望他們會善待他族的弱勢人民呢?因此,這讓世人看清楚一個事實:天賦人權絕不能靠施捨,還是要靠自己爭取;當權者絕非聖人,還是要用制度來規範。

作者任職傳播業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念平台-懷念那個 不求名利只做研究的年代

2010-07-14 中國時報 【潘震澤】

 三十多年前我還在當研究生時,學術界與產業界壁壘分明:學成畢業後留在學校從事教學研究工作,是多數學子嚮往之路,也是指導教授對學生的期望;如果離開學術界到政府機構或私人公司任職,則被認為是學術生涯的中斷,普遍會有惋惜之聲。

 

 上述現象,主要出現在歐美學術界,而非較現實的華人社會(學優而仕本是中國讀書人的目標);其理由並不是因為大學教授的待遇好(一般教授的薪水絕對比不過產業界)或地位高(美國大學教授並不高人一等),而是圖個自由。人在學術象牙塔裡,上下班時間彈性,想研究什麼就研究什麼,要發表就發表,別人無從過問;在政府及商業機構就少了這點自由。

 

 當年筆者同指導教授外出開會,碰上幾位在藥廠工作的同行,向我的老師抱怨:他們做了幾年的研究正有些心得,結果上面一聲令下,就得放下,另起爐灶。二十世紀初,劍橋出身的英國生理學家戴爾(Henry Dale)離開學界前往衛康藥廠任職,就有人對戴爾說:在藥廠做事是「死路一條」。好在衛康給予戴爾充分自由,戴爾終獲一九三六年的諾貝爾獎;可惜這種例子不多。

 

 二次大戰後,美國生理學家宣能(James Shannon)出掌國家衛生院(NIH)主管,前往學界徵才;有人說政府主導的研究頂多只能做出中等成績,還有諾貝爾獎得主對他的學生說:「去政府機構工作,等於斷送研究生涯。」好在宣能放手讓下屬去做,得出豐碩的研究成果,以及好幾位諾貝爾獎得主。近幾十年來,在利益團體的遊說及國會主導下,以目標為導向的NIH越分越細,錢也越花越多,成果卻大不如前。

 

 雖說學術自由及發現新知的快樂是研究者最大的報償,但少有人逃得過名利的誘惑。傳統學術中人追求的是名,好比各種學術獎項、院士頭銜、榮譽博士等,而不是利;要是有人跨越了這條無形分界,轉而追求商業利益,就得冒不受學界認可的風險。好比生物科技(基因工程)的創始人柯恩(Stanley N. Cohen)及波耶爾(Herbert Boyer)兩位出身學界,雖然也曾獲美國的拉斯克獎及國家科學獎章,但卻與諾貝爾獎絕緣。

 

 然而自波耶爾以借來的五百美元在校外成立「基因工程科技公司」(Genetech),股票一上市就成了千萬富翁、登上《時代》封面以來,就少有大學及研究人員抗拒得了金錢誘惑,而開始把任何一丁點的技術改進,都申請專利。大學教授在校外成立公司或兼任董事,早已成為常態。

 

 如果說在利誘之下,研究成果突飛猛進,疑難雜症一一得以化解,也就罷了;實情是:救命的藥物沒多幾樣,卻都貴得要命。除了從藥廠、學校到研究人員都要分一杯羹外,沒有競爭對手的專賣是另一因素。這樣的結果,不但完全失去當初研究初衷,更別提絕大多數研究一早都由國家資助,用的是納稅人的錢。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博文專欄-歐巴馬陷非法移民困局

2010-07-14 中國時報 【林博文】

 

 尤其是在經濟不景氣的今天,住在美國的一千二百萬非法移民及其家屬不僅耗用大量社會資源,納稅人的錢以及聯邦、地方經費,且將搶走美國公民的就業機會。多數民眾不但擁護亞利桑那州移民法,甚至有好幾個州已表示將跟進,制定保亞利桑那州那樣嚴格的移民法,以保護合法移民,阻絕非法移民。(見圖,美聯社)

 

 柯林頓主政第二年(一九九四),民主黨在國會期中改選慘敗,從眾院多數黨變成少數黨,民主黨掉了五十四席,連眾院議長湯姆.佛里(華盛頓州)亦告落選。今年十一月,許多專家預測民主黨也很可能大輸,眾院也許會成為共和黨的天下。白宮發言人吉布斯前幾天亦在電視上坦承十一月可能會變天。

 

 變天的原因包括白人選民越來越不滿歐巴馬的一些國內政策,諸如健保改革、經濟沒有顯著好轉、失業率依然偏高、花幾千億救華爾街肥貓、對墨西哥灣漏油反應太慢等等。在白人選民益趨保守、短視的大環境下,另外一個「古老」的議題更會促成民主黨的十一月潰敗,那就是非法移民問題。飽受墨西哥非法移民「入侵」的亞利桑那州,於今年春天通過全美第一部專事打擊非法移民的州移民法,震撼全美。白宮和聯邦都非常憤怒,因頒布移民法和實施移民政策,乃是聯邦政府的權利和職責,不能由州政府來越俎代庖。

 

 亞利桑那州移民法的要點是;非法移民在該州是罪犯,會被判刑坐牢再遞解出境;該州的警察在街上巡邏時如懷疑某人是非法移民,可以隨時要求對方出示證件。聯邦政府認為亞利桑那州「太超過」了,已於日前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聯邦法院控告亞利桑那州違憲。聯邦政府(即司法部)又認為該州移民法涉及非法「種族貌相」(racial profiling ,亦譯種族偵測)的嫌疑,而打算提出第二項控告。現已成為美國的最大少數民族以及最多非法移民的西班牙裔移民團體,一致痛批亞利桑那州移民法並稱讚聯邦的訴訟行動。

 

 然而,據所有民調顯示,一半以上(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六十)的美國人贊成亞利桑那州移民法,他們認為一定要嚴厲打擊,遏阻非法移民。尤其是在經濟不景氣的今天,住在美國的一千二百萬非法移民及其家屬不僅耗用大量社會資源,納稅人的錢以及聯邦、地方經費,且將搶走美國公民的就業機會。多數民眾不但擁護亞利桑那州移民法,甚至有好幾個州已表示將跟進,制定保亞利桑那州那樣嚴格的移民法,以保護合法移民,阻絕非法移民。

 

 也就是說,今天美國的政治氣候已比兩年前更加保守,內向並帶有一點反動。因此,上禮拜全美洲長協會在波士頓開年會時,幾個民主黨州長私下和白宮代表會晤,明白表示他們非常擔心聯邦司法部控告亞利桑那州的措施,他們認為不僅得不償失,更會造成十一月選舉民主黨兵敗如山倒的局面。今年十一月,眾議院的四三五席將全部改選,參院改選三十六個席位;在州長方面,有十九個民主黨州長將退休或改選。整個情勢看來,民主黨前景的確黯淡。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檢集體收賄 重創司法

 

【聯合報╱張升星/法官】

2010.07.14 03:01 am

 

台灣高等法院四名法官及板橋地檢署一名檢察官的辦公室、住所遭到特偵組的搜索,相關人員並經約談到案。媒體報導疑有司法官在審理立委貪瀆案時涉嫌集體收賄,但是無論如何,基於「無罪推定」的原則,在法律上仍然應該堅持無罪推定,藉以保障人權。尤其本案尚在偵查程序,相關證據外界無從知悉,實難遽下結論。

 

案情雖然無法置喙,但是光憑搜索法官辦公室和住所的作為,就已經夠難堪的。因為刑事訴訟法歷經多次修正,按照現行法制,除非具有急迫情形,否則檢察官要執行搜索的強制處分,事先必須聲請法官獲得核准。換言之,顯然檢察官掌握的證據已經足以說服法官核發搜索票,否則地院法官豈敢甘冒大不韙,准許檢察官搜索高院「長官」?

 

對於司法形象而言,這絕對是史無前例的司法醜聞!雖然高等法院並不是第一次出包,不算新聞,不過以往雖有多名高院法官涉及貪瀆弊案,但都屬於個別事件,至於「集體收賄」的指控,匪夷所思、駭人聽聞。

 

社會或許難以理解,為什麼整飭司法風紀始終不見成效?其中的眉角就在於:縱使多位司法官涉及貪瀆弊案,但是一審重判之後,案件就在二、三審間反覆發回,遲遲無法確定。迄今為止,這些已經纏訟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和十五年不等的個案,雖然高院每次都判決有罪,但是無論更審四次、五次、七次還是十次,最高法院始終都是「撤銷發回」,不讓案件確定。被告既不是罪證確鑿,也不能還其清白。橫豎就是一個字,拖!

 

現在再來回想司法院強力推動的「妥速審判法」,就益發顯現其荒誕不經的錯誤。只要案件審理超過八年,最後「有罪」確定,被告竟然可以聲請「酌減其刑」作為救濟,這到底是什麼法理?如果按照司法院原先的草案,竟然還主張法官應該「裁定駁回」或「終止訴訟程序」,這樣明目張膽的「吃案」,還打著妥速審判的旗幟,除了斯文掃地,實在找不出恰當的形容詞。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融消費者保護制度要起步了

 

【經濟日報╱社論】

2010.07.14 03:00 am

 

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之後,世界各國愈發重視金融商品的消費者保護問題。最近美國參眾兩院協商的金融改革法案,預計在聯準會(美國中央銀行,Fed)之下設立新的金融消費保護局,其首長由總統提名、國會同意後任命,並擁有獨立預算。英國財政部長在6月中旬亦宣布新的金融改革方向,除了將現有大部分金融監理的權責轉移至英格蘭銀行(英國中央銀行)之外,也成立負責英國金融機構及金融服務市場之消費者保護的獨立機構。

 

上述的發展方向,是將金融消費者保護獨立於金融政策與監理,並且統籌有關銀行、非銀行的消費者保護;同時,也強化金融知識的普及與教育,避免因過度期待投資帶來的報酬而低估隱藏的風險,藉以從源頭降低可能的投資紛爭。

 

將金融消費者保護獨立出來的功用,是可以避免金融監理的多目標衝突,因為有可能金融主管機關為了金融機構的獲利,而未察覺金融消費者保護的弱化;而且統籌銀行、非銀行的消費者保護功能,是因為現在投資人很容易從銀行通路買到各種金融商品,例如共同基金、保單與連動債,而且投資型保單亦連結共同基金、連動債與其他有價證券;同時一位投資人可能同時購買銀行、非銀行所販售的金融商品,因此需要有一個整合的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

 

過去金融監理在消費者保護方面,有著相當大的迷思。第一個迷思是投資者想賺取報酬,需自負風險。然而,此點的前提是投資者有足夠的金融知識,並且金融機構在銷售時,有充分告知產品的特性與隱藏風險。例如過去銀行銷售雷曼兄弟集團所發行連動債給一般投資人時,常告知此商品有百分之百保本,然而卻是雷曼兄弟母公司以「信用」作擔保,一旦發生財務危機或倒閉,則「百分之百保本」變成一場空,遂引爆一場金融消費的大地震。

 

第二個迷思是,以為要求金融商品的資訊揭露,即是保護投資人。然而,有的金融商品太過複雜,以連動債而言,即使是金融相關科系畢業者都可能似懂非懂,更何況是一般投資人。這些現象造成金融商品資訊雖有揭露,但對投資人而言是一頭霧水,如同沒有揭露一般,並未落實資訊揭露是要讓傳遞對象了解的基本要求。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 Humane Egg

紐約時報,July 11, 2010

原文位址:http://www.nytimes.com/2010/07/12/opinion/12mon4.html?_r=1&ref=opinion

編譯 黃名妤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哲學與公共事務研究室成員

 

       工業化農場裡,牲畜的生活品質因為來自於消費者、動物權利、農人與立法者之間的角力而有了些許的提升。

       在六月下旬時,俄亥俄州做出了讓步,同意逐步改進小肉牛、懷孕母豬等肉畜原本的擁擠、難以移動的宿舍。上週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也簽署了法令,所有在該州販售的蛋都必須符合人道畜牧條則所規定的產製流程,這是在2008年開始受到選民擁護的政策。2015年時,所有在該州販售的蛋都必須來自能夠在宿舍自由伸展翅膀、或立或臥都不會碰到其他鳥類或是籠子邊的母雞,而這項規定至少會對現在工業化農場中最普遍的一部分有所衝擊。

       加州人吃的蛋並不全由加州生產,這條新法將衝擊的是想要在加州販賣蛋的農場。這些發展是另人振奮的,對食品工業及"消費者保護團體等強力反對者來說也都已成為事實。

       事實上,已經沒有任何經濟上或其他理由來反對畜牧品質的改革。當牲畜有更大的空間時牠們將會更健康,而這無損於生產力。以往的囚籠式養殖是既殘忍又愚蠢的,終有一天會被淘汰,我們只能指望相對較好的畜牧方式出現在未來的農產業了。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你知道雞就是雞,是吧 >


紐約時報 書摘


作者:Michiko Kakutani


編譯:李秉朔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哲學與公共事務研究室成員


當你大啖壽司、烤鱸魚時,可曾片刻停止,然後想想海底總動員裡的小丑魚尼莫,以及他那位聒噪的小朋友?當你在麥當勞點了分炸雞塊,可曾憶起四眼天雞中那位深怕天塌下來的雞小弟?當你的消化系統塞滿參雜烤肉醬的排骨時,還記得我不笨我有話要說的主角小豬寶貝或夏綠蒂的網小豬韋伯?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界A錢功力 不輸「海角七億」

 

【聯合報╱余豈/教(嘉義市)】

2010.07.11 02:54 am

 

媒體九日報導,中正大學教授因貪瀆一審遭判十年。這件喧擾一時的案子,總算有個初步結果,然而,學界近年種種貪汙案件的金額加總起來,恐怕也逼近「海角七億」了吧!

 

多年前念書時,課堂上討論著《歸去來辭》的風範,令人遙想起敬;當時我們的校訓強調學校是人格養成所。可是,現在的「學者」竟日錙銖必較、終以形役,貪瀆亂象一再成為新聞。

 

表面上,台灣隨著趨向高學歷社會,愈趨理想,科技人更閃耀著玫瑰色的光澤,但在樂觀的工具理性中,「道」喪失了應有的邊界,錯估了「人」的貪心與私慾。

 

前不久,學界有教授以「人頭助理」浮報研究費的貪瀆事件還未落幕,又傳出學者拿國家經費做研究,將結果移轉給自家人,製造專利產品,再回賣給中研院遭傳訊,被訴學者同事認為採購法抵觸產業,表示政府應「多給研究人員一些鼓勵」!

 

在中正大學的例子裡,主角辯說,由於採購太慢,過程繁雜,所以才用這方法,這是在學術界很普遍的方式。如果教授以假發票向國家報帳,學生看在眼裡而有樣學樣,上梁不正下梁歪,豈非助長違法?如果公帑研發的專利結果移轉給自家人的公司不算圖利,那什麼算圖利?難道高學歷者面對公資源時,不需考慮利益迴避?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熱門話題-教改五四三 代價知多少

2010-07-10 中國時報 【黃文彬/北市(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報載,學者建議將學制從六三三制改為五四三制,理由是:現在小朋友成熟早,不少小六生已出現第二性徵,不適合續留小學,這理由似乎太牽強了。

 

 如果國小學制要改為五年,在國小方面影響的部分,包括大量減少教師員額及空屋閒置。依教育部資料統計顯示,全國每一個年級平均約九千九百多個班級,如果國小學制減少一年,粗估最少會有近一萬一千多位小學教師被迫失業,這一萬多個家庭生計將遭受無情的打擊。同時因為減少一年,小學校園將出現一萬個空教室在養蚊子。

 

 在國中方面因為學制要增加一年,有兩件事必須立即做到,一是必須增建一萬間教室,以各國中現有的校地是否能馬上增建這麼多教室?如果校地不足能否買到足夠的土地?再說位於都會區的學校土地昂貴,費用將更高。光買土地和興建教室所需的費用,教育部和各縣市政府就難以負荷?二是以國中每班編制兩位老師來算,須立即增聘兩萬名國中教師,每位教師每年以平均年薪八十萬元計,每年的光教師薪資一項約需增加一百六十億。

 

 除了教室工程和師資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學生管理的問題,如果說小六生難管,就把他們推給國中,這應該不會是教師們的想法?如果前述理論不幸成真,那麼國中三年部分學生的問題就夠傷腦筋了,現在學生要留在國中校園內四年,問題不是更大嗎?

 

 綜觀當前世界教改趨勢,其重點主要是在於教室內的教學,而不是學制,我想有很多事比學制改變更重要,錢應該要花在刀口上。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六變國一? 他們多拒絕長大

 

【聯合報╱蘇復興/嘉義大學外國語言學系教授(高縣大寮)】

2010.07.10 02:49 am

 

不少教師和學者贊成國中、小的學制變革,理由是現今小六學生發育迅速,學校管理不易,同學相處困難。也有人主張讓青少年提前展開性向試探,儘早適應。這些陳述不無道理,但卻不足以證明學制變革有其迫切性。

 

國小校園裡人高馬大、手長腳長的小五甚至小四學生不在少數,按照上述邏輯,是否也要比照辦理,以免學校管理和同儕交往上產生問題?另外,國小普遍設有輔導室,難道對於小六學生的心理趨向都不聞不問,非得等到上了國中才進行性向摸索,重視適才適性的發展?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設想,小六學生或許在身高、體重、容貌,乃至第二性徵方面粗具青少年的樣貌,但是在智力、性向、態度、自我概念、社會關係方面仍和兒童相去不遠。在有關認知發展的理論當中,不論是皮亞傑主張的型式操作期,或是布魯納所提倡的符號表徵期,在在顯示個體必需等到十二歲左右,才能進入比較成熟的階段。許多有關人類發展的學說和理論,將○至六歲界定為嬰兒期與兒童前期的階段,將六至十二歲界定為兒童後期的階段,並不是毫無根據。

 

再從教育社會學的觀點來評估,學校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在於協助個體達成社會化,而社會化的重要歷程之一是角色學習。現今的孩童受制於社會結構型態及家庭教養方式的影響,普遍出現幼稚期延長、拒絕長大、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不相稱等現象。國小教育較具親密性,適時提供了教育人員「作之親、作之師」的機會,彌補社會及家庭功能的不足。要求學生提前結束童年生涯,接納「國中生」這個新角色所含括的價值與規範,他們在情意上未必能夠順利調適。

 

至於讓青少年提前進行性向探索的想法也太過樂觀,以現行國中教育來看,或許只能被迫提前結束其忘憂童年,共同浸泡在升學主義的大染缸裡罷了,那有閒暇去探索性向?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世界…需要這樣的科學家

 

【聯合報╱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台北市)】

2010.07.10 02:49 am

 

就在中研院院士會議票選出十八位新科院士的當兒,傳來一位俄羅斯數學家拒領百萬美元獎金的消息,心中不禁產生觸動。

 

我們知道,知識經濟當道,「搶人才」是熱門事務,而人才的流向往往以「報酬高低」作為選擇基準。其實,各種獎項的頒發也都在肯定人才,雀屏中選者,除了有名譽外,獎金也是一大誘因。在爭權奪利的當今世界,這樣子的企盼極為正常,也理所當然,而科學家們「向錢看」也司空見慣。若有人不這樣想,甚至拒絕名利,說是「異端」也不為過,竟然就有這位異於常人的數學家出現。

 

他是位「隱居的」俄羅斯拓樸學家,名叫裴瑞曼。他因為證明了過去一百年來,無數的數學家都沒能夠證明的「龐加萊猜想」(法國數學家龐加萊在一九○四年提出的命題),獲得數學界的最高獎項「費爾茲獎」。但裴瑞曼卻拒絕領獎,他也拒絕位於麻州劍橋市的克萊數學研究所頒發的一百萬美元獎金。

 

裴瑞曼數年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不認為我所說的東西能引起公眾的絲毫興趣。我知道很多人愛自我宣傳,那祝他們好運,但我不認為這是正確的事情。」他不是只說說而已,二○○二年他就在網路上公開發表研究成果而不怕被剽竊。他大方的說:「我把所有的計算法都發表出來了。這就是我能提供給公眾的東西。」

 

裴瑞曼在幾周之內就成為俄羅斯新英雄,原因竟然是他拒絕領獎這樣的與眾不同行為,這也可見視名利如浮雲在現世是多麼的稀罕而令人刮目相看。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國會逐條審議 緩和ECFA違憲疑慮(黃國昌、劉靜怡)

2010年07月09日蘋果日報

關於「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國會審議問題,目前的爭論多環繞著「究應『比照』條約案進行二讀的包裹式表決抑或依一般法案逐條審查之三讀程序」的主軸開展。然而,ECFA所引發的憲政問題尚不僅止於此,更為嚴重的是,其將觸及國家統治行為核心的權力,先委託私人行使,再進一步讓渡予由私人組成的「超國家」委員會掌控,已引發深刻的憲政問題。

將國家公權力之行政任務委託私人行使,雖非為我國《憲法》所禁止,且為《行政程序法》第16條第1項(「行政機關得依法規將其權限之一部分,委託民間團體或個人辦理」)所明定,惟此公權力授予私人行使,應屬例外,為貫徹法治國原則與法律保留原則,必須受到相當限制。除了必須有法律授權以外,尚要求「授權行使公權力的內容與範圍必須具體明確」以及「僅得就權限一部分為之,不得為全部權限之委託」。更為重要的是,前述的要求,僅係就「一般性的行政權力」而言;若涉及的係具有統治意涵的國家行為,本於統治行為之高度政治性以及所相應之民主正當性要求,性質上即根本不適於進行權力委託,否則將嚴重破壞憲政精神與《憲法》架構下的權力監督制衡機制(例如,即使法律授權,總統亦不能授權私人代為決定、提名大法官)。

行政權不可「讓渡」

準此,《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4條之2關於委託民間團體以受託人自己名義與中國政府或其授權民間團體簽署協議之規定,即必須進行嚴格的限縮解釋,否則不僅將僭越委託行使公權力的容許性範圍,更將產生嚴重的違憲疑慮。亦是由於如此,針對性質上為私法人之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與對岸所簽訂之ECFA,姑且不論是否應將其視為「條約」案、不論一般「由行政首長或機關代表親自簽訂之條約或協定」是否果真僅能進行「包裹式的准否表決」,在未經國會「事前」「具體」授權之情形下,本質上即「至少」必須透過「逐條審查」之方式由國會進行事後民主監督,否則將無從透過國會「事後具體個別」表示是否同意,一方面審視各個協議內容是否僭越委託行使公權力之容許界限,一方面藉以修補未經事前具體授權的瑕疵。

尤有甚者,ECFA第11條有關「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之機構安排,一方面允許身為私法人之海基會「指定代表」,一方面使該代表與另一國代表所組成之委員會掌控「解釋協議規定」等權限,已涉及國家統治權力之委託,顯有逾越委託私人行使公權力的合憲性範圍之嫌。因此,無論國會在具體審議過程中對ECFA其他條文之內容是否同意,就第11條之規定,則必須在國會審議過程中明確地予以否決,要求行政權絕對不得將此等具有統治行為意涵之權力,「讓渡」給一個由「內國私法人」與「外國私法人」共同推派代表組成之「超國家委員會」行使,否則將嚴重破壞我國的憲政秩序。

基於以上的理由,如果國會真的要「包裹式地表決」ECFA,為避免造成高度的違憲疑慮,國會只能有「否決」這個選項!

黃國昌為中央研究院法律所副研究員、澄社社長;劉靜怡為台灣大學國發所副教授、澄社執委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數暴力 霸凌民主

自由時報 2010.07.09 ◎ 劉岫靈 

真正的民主政治必須同時服膺「多數決民主」與「審議式民主」兩種觀點。缺乏多數決,不為民主政治,而缺乏審議的多數決,亦僅是「多數暴力」,同樣不為民主政治。簡而言之,在追求「多數」決原則的基礎上(數量),必定須兼顧「審議」的原則(品質),而「審議」簡言之即平等的雙向(非單向)協商與討論。而在一個國家的民主化過程中,必須經歷「選舉的民主」(民主選舉制度的建立)、「自由的民主」(基本權利的恢復與擴張)、「鞏固的民主」(民主政體的建立)三個階段。

 

然而,民主政治的最佳保證—「鞏固的民主」,卻是台灣始終無法順利克服的障礙。其關鍵在於除了民主制度的建立,更依賴公民社會與審議精神的滲透。若僅是接受多數決原則而摒棄審議式原則,則民主政治終將墮落為多數暴力,當社會逐漸誤解民主「僅僅就是」多數暴力(或多數決原則至上),那麼民主信任的危機將隨之產生,民主鞏固的崩潰與逆流危機亦將隨之而來。政治學界長期以來即不斷呼籲民主鞏固與公民社會的建立,必須仰賴審議式民主原則的落實,以確實鞏固台灣的民主政治。昨日上演的「逕付二讀、包裹表決」(只要多數投票!不必討論!不必修正!)為實質上的「多數暴力」披掛形式上的民主外衣。藍色國會又為摧毀民主鞏固進行了最負面的示範。(作者為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歲念小學

 

【聯合報╱許淵國/大學副教授(台北市)】

2010.07.09 03:26 am

 

教育部研擬將小學學制改為五年,不過我認為,應提前至五歲入小學,仍保留「六三三」制。

 

現行六三三制,從民國十一年至今已八十八年,確有檢討的必要。

 

我國兒童由於物資營養充裕,各種啟發及助長智力的書籍、教具、玩具、電視媒體環繞四周環境,兒童受到外界多元的激發,早已使現在五歲兒童在生理、體能及智力的成長與啟發超過數十年前的六歲兒童。也許現在的五歲與六歲兒童間在心智與生理及體能上存有些微差異,但較之數十年前的六歲兒童在心智、生理及體能均應有過之。五歲六歲有些微差距,但五歲進入小學至廿一歲大學畢業,其存在之差距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

 

提前至五歲入小學,仍保留「六三三」制,則大學生可提前至廿一歲畢業,提前一年釋放出約廿萬的勞動力,可創造出數千億產值。

 

有五歲孩子的年輕父母大部分處於經濟上相對弱勢,能在經濟上節省一年幼托費用,有助年輕父母減輕經濟壓力。現在幼稚園學費月費等費用高是眾所皆知的事實,但教學內容混亂已扭曲幼教精神,提前五歲進入小學有助於孩子的正常成長。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溫作業損健康 別強迫上工

 

【聯合報╱杜宗禮/醫師(北縣新店)】

2010.07.09 03:26 am

 

最近天氣越來越炎熱,熱浪讓人心煩意燥、懶散遲鈍,工作效率似乎也降低了。氣象學專家預測明年夏天常態高溫可能達四十度,因此放高溫假之提議也跳出檯面來,企業界期期以為不可,認為會妨礙生產與競爭力。

 

人體對於溫度之控制在下視丘,當體溫超過正常值(約卅六至卅七度),神經系統啟動降溫措施:使皮膚血管擴張、蒸發及流汗率上升、抑制熱的產生等,使得體表散熱而降溫。體外散熱包括離開熱源、使用風扇、涼爽衣物、補充(鹽)開水等方法。當然在冷氣房內工作的人,就比較不需擔心高溫之痛苦。

 

但是許多勞工在夏天工作時,還是需要特別注意高溫之危害。中暑,就是最常見的戶外職業病,其特色是中心體溫高達四十至四十二度,且有心跳加速、過度換氣、譫妄、癲癇、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昏迷等情形。

 

中暑又可分為傳統型與勞力型兩種,前者年齡較大、有慢性病,初期可大量出汗、死亡率高;後者較年輕、健康,乃於濕熱環境中大量勞力後所致,身體反常不出汗,發生較急。治療方式為立刻降溫如冰水等,以及支持性療法如打點滴、血壓控制等,並送醫急救。

 

環境之綜合溫度熱指數超過廿五點九度,即可能屬於高溫作業,如鍋爐、鋼鐵、鑄造、蒸氣、燒窯等,必須遵守作息時間規範以及做必要之健康檢查。其次在炎炎夏日中從事冷藏、冷凍作業的勞工不在少數,從冰塊製作、冷凍蔬果、乳類、魚類、肉類、甚至超低溫技術的鮪魚保存法,一如實驗樣品之冰凍,工作人員的健康安全保護也不可不注意。因為出入冷熱溫差過大的工作環境,容易造成血壓急速變化,如不幸導致心臟病或中風可以被認定為職業病。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指考開冷氣?請再三思

(2010/07/07 00:21)

Nownews DworkinFu

大學指考在每位學子揮汗如雨下完成考試,教室內的氣味也是五味雜陳。因此,日前大考中心規劃明年起將使用冷氣。惟筆者認為,如此開冷氣的方式,除增加考生的負擔外,同時也與減碳政策背道而馳。或是說,如果大考開了先例,那麼。炎炎夏日中接踵而來的國家考試是否也可以比照辦理? 

按氣象局的統計資料顯示,近十年來臺北及高雄七月的平均氣溫在28.3~30.8度間,在相對濕度上,近十年來平均也多為70%~80%。而人體最適宜的相對濕度介於40%~60%。濕度越高,人體因排汗受到抑制,悶熱感隨之升高,情緒也因生理機能的調節而發生波動,並可能出現煩躁、疲倦、食慾不振、偏頭痛等症狀。且依這幾天的觀測,其酷熱指數多處於危險等級甚至是極度危險,恐有熱衰竭及中暑之危險。 

再者,倘若開放使用冷氣,萬一冷氣故障、停電、溫差等突發狀況,考試之公平性該如何維持。且對於過敏體質的人,吹冷氣反而是一大困擾。與其如此,不如不要開冷氣,宜把調整學期,延後考試,納為教改的一環。一可兼顧考試公平,二可保障應考人之人權,三則響應環保減碳之政策。當然,除非臺灣一年四季都是如此高溫及悶熱,無法挑選更適宜的季節外,否則無為了考試而全面開放使用冷氣之必要。不過若執意開放,則所有在七月及八月間的國家考試也應比照辦理。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指考開冷氣 國考呢? 

【聯合報╱傅延文/研究助理(台北市)】

2010.07.05 01:53 am 

四日民意論壇有讀者投書表示大考沒有不開放使用冷氣之理由。倘若大考可以開放使用冷氣,那麼在七月及八月間所舉行的國家考試是否也得以比照辦理? 

依台灣的氣候環境,實不宜在七月及八月間舉辦如此大型的考試。透過延後考試及調整學期,以改變過去的習慣。因為基於應考人之人權,早就不適宜於七、八月間舉辦這類大考。 

再者,倘若開放使用冷氣,萬一冷氣故障、停電、溫差等突發狀況,考試之公平性該如何維持,與其如此,不如不要開冷氣,而將考試延後,調整學期。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化,錢呢?

(2010/06/24 00:41)

Nownews DworkinFu 

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明年預算砍半,許多大學都準備減少人事開支,估計將有數千名研究助理、約聘人員失業及減薪。此外,其他國立大學如中正大學等校同樣也面臨經費被大幅刪減的命運。 

除了人事支出的縮減外,在國際化方面,同樣也受到影響。例如:教育部鼓勵國內公私立大學校院選送在校成績優異學生赴國外著名大學校院研修的『學海飛颺計畫』,其補助額在簡章上註明平均為新臺幣30萬元,而在公費留學生請領公費項目及支給數額一覽表中,美國地區則是一萬七千美金至二萬美金。惟日前學校所公布的補助額,美國地區只有新臺幣19萬至20萬。但在美國生活,除大都市外,其餘城市的生活費至少也需八千至一萬五千美金。 

大學經費不足的原因無非是教育部分配給各大學的經費大幅縮減,導致各大學的發展受到限制。因此,政府既然鼓勵學生出國,卻又無法提供足額的經費,美意大打折扣,這樣的計畫難有成效,結果也只是浪費了學生的時間。 

因此,政府宜積極整併大學,務必將資源集中,同時減少對於國立大學的學費補助,提高國立大學的學費,增加教學助理及研究助理等名額及薪資,並將學費挪用到研究及教學上。 

而最令人擔憂的是,若其他情況不變,則於2015年預估招生缺額將達到11萬,屆時就算編列再多的百億計畫(如果政府有錢的話),也只是導致臺灣的高教程度及資源落差越來越大,最終受害的還是年輕學子們。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充實黃金時間…當志工

 

【聯合報╱翁偉哲/法務助理(台南市)】

2010.07.08 02:54 am

 

打工固然可使大學生習得社會經驗,但若家中經濟許可,不妨擔任志工,幫助更多弱勢族群。

 

筆者於大二起即於法律扶助基金會擔任志工,雖法律系課業繁重,但仍盡量抽出時間前來協助。除了學習到許多法律實務經驗外,更在幫助弱勢族群的過程中得到了快樂與知足。如一次幫一位行動不便的老先生倒茶水,並導引至櫃台接受服務時,他突然微笑著的對我說:「社會上有你們真好。」讓我一直感動到現在。

 

大學生固然該盡自己身為學生的本分,但實不宜將自己完全封鎖在教科書中。偶爾走出去,多與人互動,多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可以讓自己在大學四年的黃金時間中,更增添許多的色彩與回憶。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咱的社會-學術價值 不止於國際露臉

2010-07-08 中國時報 【江才健/知識通訊評論發行人】

 配合最近的中研院院士會議,總統適時送出支持學術大禮,前時引起利益分際爭議的中研院院士,也以報效社會問心無愧自況心跡。這幾個不同層次的事混在一起,描繪出一個學術良心事業,社會仰望景從的圖像。

 

 其實人類追求知識,本來有一種意義和價值,過去歷史中也由社會和權力體系中得到一定實利,然而學術成為一種由國家體制支持的活動,是近世方有的新生事物,尤其二戰以降,更是以其能提供社會裨益為其合理之依歸。但是支持學術和科學研究的合理性,最近頗多引起討論,尤其當此一體制繼續膨脹,甚至某些時候形成利益共生結構,其中已不是一句學術良心可以道盡。

 

 以我們好以之為範本的歐美社會為例,最近以來美、英學術社會,對於支持科學研究正當性的質疑,便是一種主流思維,英國《自然》雜誌最近也專題討論此一問題的真實與表象,譬如說過去以人類壽命延長來證明生醫研究的正當性,便被認為失之簡化,忽略了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同樣科學研究創造的經濟利益,也是由一些單向參數的數學模式推論得出,其實中間頗有一些爭議。

 

 那麼到底該如何支持學術?支持到如何程度是合宜的?這應該沒有一個標準,正如碰上金融風暴,收入減少,咬牙也不可能無限制支持學術,這與尊不尊重學術無關。學術的尊嚴建立在研究者本身面對知識的態度,不在其得到經費的多寡,今日許多研究,動輒耗費大額經費,因為不如此無法擠上國際競爭行列,爭得發表露臉。

 

 回到一個根本的問題,除了國際上露臉,學術研究還有何意義?執著知識不懈精神給社會和學界的典範,其見解成果給文化社會帶來的真正衝擊,才是深遠價值所在。表明心跡和爭取經費,都不在其中。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減碳 產業與生活同著手

 

【聯合報╱蕭慧娟/環保署溫室氣體減量管理室執行秘書】

2010.07.08 02:54 am

 

七日「 吹冷氣、石化廠哪個令人碳氣 」一文,顯有誤解,特此澄清。

 

國光石化尚未完成環評審查,而本署審查國光石化及其他重大開發案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減量規劃,須以不影響國家減量目標達成的前提下進行,即須以國家GDP為高成長時,較二○二○年的溫室氣體基線排放量基線(BAU)排放量減少至少百分之四十五,做為各開發計畫對等的規劃標的。

 

依開發單位所提環評報告書資料,國光石化在採用最先進最佳可行低能耗製程技術,並選用乾淨燃料,不使用燃煤、回收廢氣經壓縮分離回流製程或用作燃料,不導入燃燒塔及回收廢熱發電取代外購電力等減量措施後,預估全廠之總排放量為每年一二二九萬噸;相較於未採用最佳可行技術前整體預估最多可減少一一八一萬噸二氧化碳,減少百分之四十九點八排放量,已超過須減量百分之四十五的要求。

 

另投書提及政府一方面要求民眾隨手關燈,一方面又興建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工廠的困惑處。節能減碳為新政府之施政主軸,為符合二○二○年國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及追求永續發展兼顧環保與經濟的精神,本署規劃溫減相關工作,就是透過產業與生活兩方面著手。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博文專欄-一場沒希望的戰爭

2010-07-07 中國時報 【林博文】

 

 新任美軍兼北約聯軍駐阿富汗指揮官大衛.裴卓斯周末已在首都卡布爾就職,以取代被歐巴馬炒魷魚的大嘴巴將領麥克里斯托。裴卓斯是個很會公關的政治將領,在國會山莊和新聞界都有很好的人脈。他在就任典禮上表示:「我們必須打勝仗,這是我們最清楚的目標。」但是所有的跡象顯示,美國和北約聯軍(加起來約十五萬人)不可能在阿富汗打勝仗,阿富汗自古以來就是埋葬外來侵略者的大墳場(見圖,美聯社)。

 

 新任美軍兼北約聯軍駐阿富汗指揮官大衛.裴卓斯周末已在首都卡布爾就職,以取代被歐巴馬炒魷魚的大嘴巴將領麥克里斯托。裴卓斯是個很會公關的政治將領,在國會山莊和新聞界都有很好的人脈。他在就任典禮上表示:「我們必須打勝仗,這是我們最清楚的目標。」但是所有的跡象顯示,美國和北約聯軍(加起來約十五萬人)不可能在阿富汗打勝仗,阿富汗自古以來就是埋葬外來侵略者的大墳場。

 

 布希總統於二○○一年冬天揮兵入阿以清剿塔里班(神學士)和賓拉登的基地(蓋達)組織,九年來打得非常不順,可說毫無進展。採訪伊拉克戰事多年,現又在阿富汗報導戰事的《紐約時報》資深記者代克斯特.費金斯(Dexter Filkins)五日說:「阿富汗戰爭的每一個階段,幾乎都打得遭透了。」上個月就有一○二名美軍和北約部隊陣亡,為開戰以來最慘重的月份。

 

 麥克里斯托過去在伊拉克戰場指揮秘密特種作戰,據說表現不錯而獲其上司裴卓斯推薦於去年六月出任駐阿富汗指揮官,同時亦從三星中將升至四星上將。麥氏一上任就向歐巴馬要求增兵,最好八萬,至少四萬,歐巴馬最後給三萬,這三萬仍未完全補足。但麥氏顯然是個「口水多過茶」、「說比做還多」的指揮官,他在阿富汗南部進行的清剿塔里班行動,收效極微。他準備在康達哈發動的較大規模的戰事,因得不到當地民眾的支持,乃一延再延。

 

 阿富汗戰爭難以獲勝的原因太多了。第一是阿國總統卡札太腐化、太狡詐,他靠買票和作票而當選總統,他的弟弟是個大軍閥,以販賣鴉片和官位為主,並詐騙中情局大筆經費。卡札最近還說美軍和北約打不贏塔里班,他希望與塔里班媾合。美國在阿富汗有卡札這樣的「盟友」,還需要敵人嗎?美國駐阿富汗大使艾江山早就一再警告白宮、國務院和五角大廈,在卡札統治下的阿富汗是個沒有希望、沒有願景的國家,卡札心裡所想的只是個人的權力與家族的財富。比裴卓斯早一年畢業西點的艾江山(Karl W.Eikenberry),做過駐阿指揮官,對阿富汗政情非常了解。他也是第一個揭發卡札選舉舞弊的人,卡札恨他入骨。中將退伍改當外交官的艾江山,能說流利中文,曾留學南京大學,其妻候景苑,一九四七年生於東北,在台灣長大,十九歲赴美。

 

 不僅卡札厭惡艾江山,連他的西點學弟麥克里斯托亦跟他不和,經常說他的壞話,但艾江山比麥氏更懂阿國國情。由於麥氏到處批評艾江山和奉歐巴馬之命出任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事務特使的郝爾布魯克,再加上軍方與共和黨聲援郝氏,華府一度盛傳將換掉艾江山和郝爾布魯克這兩位文職官員。撤換艾江山也許有點可能,但要換掉能幹而又跋扈的郝爾布魯克,並非易事。因郝氏是國務卿希拉蕊大力推薦(郝氏為希拉蕊角逐總統初選時的最高外交顧問),而郝氏從越戰時代即投身外交,經驗極豐,又擅長談判和內鬥。柯林頓時代末期南斯拉夫戰亂的和談即由郝氏主持全局。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頂尖大學 別挖私校教師了吧

 

【聯合報╱賴鼎銘/世新大學校長(台北市)】

2010.07.07 02:34 am

 

五年五百億經費因為馬總統的出馬,又再度復活!但我們覺得非常不以為然的,毋寧乃是;同樣的戲碼一再重演,一開始傳出經費要被刪減的風聲,造成各校惶惶不可終日,最後總由最高領導出來否認,順便送上大禮!

 

這樣的作法,教學卓越計畫也如法炮製過!但遺憾的是,教學卓越計畫由五十億減為廿五億,就沒有看到總統出馬講話。難道教學就不重要?這對強調教學的私立大學,真是情何以堪!問題還在於,為什麼每次都要讓校長提心吊膽,想盡各種辦法、利用各種關係,才讓經費過關?這種缺乏制度的行動模式,相信沒有一個校長可以接受。

 

另一方面,彈性薪資的推動,對私立大學來說,恐是另一場噩夢的開始。可想見地,又有一批私立學校的優秀教師會被頂尖大學鎖定、挖角。以世新來說,最近三年,就有十位深具潛力的青壯教師,被國立大學挖走。經費的馬太效應,已造成師資、設備、學生的弱勢區隔愈來愈明顯。作為一個私立大學的校長,我只有一個卑微的請求:請教育部要求拿到五年五百億的學校,不要再挖私校的教師了!有辦法請向國外挖角吧!私立大學辛苦培養出的人才,如此被挖走,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對私立大學來說,政府隨興的補助,讓人愛恨交集。我們不知何時計劃會停止,不知何時令隨人改,這種種不確定性,是辦學者所最不願面對的。我們需要的仍然是公平的競爭機制,逐漸弭平公私立學校的學費差距,讓私立學校有一較長短的機會!私立高職可以補助學雜費,不知私立大學何時也可以援用,讓經濟弱勢的學生可以無憂地接受大學教育?甚至讓國立大學的學費調漲與私校一樣,藉此考驗公私立學校何者的競爭力比較強?

 

對獲得鉅額補助的頂尖大學,也有幾句話想說。幾天前回南部,看到炙熱的南部,村辦公處為了有效利用一個月四千元的辦公費,連冷氣都不敢開!拿了這麼多錢的頂尖學校,如果不能出類拔萃,如何愧對鄉下這些揮汗如雨的公僕!如何對得起看得到吃不到的弱勢族群!


ppar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